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科学脊梁·钱学森丨忠诚奋斗一生 从国家需求中做研究

2021-05-28   央视新闻   阅读量:8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征程中,科技工作者始终是国家、民族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志愿书中的承诺。这里面,既有 “两弹一星”元勋,又有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有在新时代为实现伟大复兴而攻坚克难的创新力量。

    近日,4亿公里外的火星上再次传来好消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绕、着、巡的三大工程任务圆满达成。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每当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时,一位老人的名字总是会悄然浮现在许多人脑海中,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誓言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钱学森 1958年9月24日

    中国人自古就对天穹之上充满猜想。1911年出生的钱学森公派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二十八岁时,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他决定回国效力,当时,他从事的工作90%属于军事机密。1950年,钱学森被拘禁,尽管后来被保释出狱,但一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1955年,钱学森千方百计发出的求援信辗转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信中写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段路,他走了五年。简单安顿好家人后,钱学森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之中,在东北考察时,他见到了开国大将陈赓。

    钱学森生前采访:陈赓大将就跟我谈谈,他说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的,中国人怎么就不行呀,所以就回答很干脆, 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能矮一截?

    1956年的春节刚刚过完,钱学森起草完成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并能得到中央批准,为新中国造出第一枚导弹的重任也落到了钱学森的肩上。

    中科院院士 俞鸿儒:他每个礼拜六礼拜天就是一个大会,就是培训这些干部,包括(现在)这些总师,因为咱们没有人啊。

    导弹与火箭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当时他所率领的队伍,大多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这种尖端武器一无所知。他为此专门编撰了一部基础教材导弹概论,正是这部经典著作启蒙了第一代从事导弹和火箭研制的中国人。

    1960年11月5日,仿制的东风一号近程导弹飞行7分37秒,横跨550多公里后精确命中靶区。

    1962年3月21日,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首次试验,21秒时尾段着火,69秒后坠地起火,实验失败,这让所有参与研制的科研人员一时难以接受,情绪低落。

    钱学森在让科研人员振作的同时,也把压力扛在了自己肩上。为了找到发射失败的原因,钱学森在干燥、酷热和缺水的戈壁滩上反复考察,经过两个月的分析检测,故障结论报告长达67页,两年后,东风二号再次发射,导弹飞行1000多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飞行30分钟,穿越6个时区后,稳稳的到达了万里之外的太平洋。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直到今天获此殊荣的人只有钱学森一个人。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钱学森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晚年的钱学森,始终密切的关注着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最新动态,在这位老人的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背后,正是自己30年的付出与坚持。

    2003年10月14日,神舟五号飞行590秒后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接续的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一次次证明中国人的科技实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当年的坚持。他不仅为中国航天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也为新中国力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勾勒发展方向,培养领军人才。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 党委书记 刘桂菊:钱老这一辈子,他从回国,帮我们国家开创了这种航空航天的事业,开展了这种自动控制,包括物理力学,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在进行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面向国家需求。其实建力学所他就是按这个思想来建的。其中最重要一点就制定了力学所的办所的方针是工程科学思想,要把工程和科学结合起来,就是国家的需求在哪里,从需求当中找问题,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来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

    我国新概念高速船模型时速大幅提升

    除了大家熟悉的空气动力学外,钱学森还引领了我国水动力学的研究。他曾亲自在清华工程力学班讲授水动力学课程,并在60年前针对《力学学报》一篇水翼理论文章,提出时速超过90公里以上的应用,必须用“超气蚀”翼面。这一远超当时研究范围的概念,如今得到验证和应用。在钱学森亲手创建的中科院力学所,科研团队开发的新概念高速船模型时速大幅提升,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近期也发表在流体力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上。

    据研究团队负责人王一伟介绍,航行体在水中高速运动的时候,表面的液态水会相变成水蒸气,产生空泡。与此同时,当这种带着空泡的航行体在水面附近运动时,不管是穿出、穿入,还是平行水面航行,空泡都会由于水面的扰动发生脱落、溃灭,影响航行体的结构安全和操控稳定。

    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 王一伟:做这个方向都是为了服务于我们国家水下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或者一些大的航行体的水下发射。然后,一般我们的水面的船最高速度大概就是60节,也就是(时速)90、100公里这个样子,但是再高的速度,它就会表面会产生汽化,会产生空泡,所以想把船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我们的船的运输能力,或者是说它的速度指标,也需要在跨介质高速水动力学,就是说空化和自由面相互作用这些问题上,做相应的基础的研究,才能使我们突破这种关键技术。

    为了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科院力学所秉持钱学森先生的工程科学思想,始终面向国家重大装备中的共性基础问题,面向实际应用。

    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 王一伟:希望能够将来为我们国家或者是整个领域的船舶的提速,来对它的设计和应用作出支撑。

    (总台记者 雷飚 梁治)

(编辑 陈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