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清华情缘

2017-10-16   每日高校   阅读量:230

编者按

1913年10月16日,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的诞辰。有几分巧合的是,在51年后的同一个日子,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一天。「十年期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来并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代人当中,钱三强最为优秀。我们这么说,并非言过其实。」这是1948年钱三强回国前,导师约里奥?居里夫妇对他的评价。被人称为「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有着什么样的清华故事呢?

扎根在清华园的科学幼苗

1932年,十九岁的钱三强考进了清华大学。他身材不算高,身体却很结实,在清华园里,他参加过篮球队,也参加过拔河队。不仅如此,钱三强还是清华有名的男高音,在1935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曾用他那洪亮宽阔的的嗓音,唱着「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而对他来说,在清华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接触了原子物理学。在他看来,当时的清华大学是理科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是物理学在中国生根的第一个园地。钱三强所在的班级学术氛围很浓厚。当时大学里做毕业论文的人并不多,但他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做,并且做得十分认真。大多数时间里,老师都让他们自由支配,让他们自己动手做研究工作。

大学三年级时,物理系主任吴有训老师开了一门实验技术的选修课,钱三强积极参加。在这门课上,他掌握了烧玻璃的火候和吹玻璃技术的关键,也得到了吴有训老师亲自指导他毕业论文的机会。

钱三强在做毕业论文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的论文题目是《真空系统里金属钠的表面对真空度的改进》。吴有训老师给了他真空泵、玻璃管和吹玻璃管的相关工具后,钱三强就自己去做了。由于他吹玻璃技术掌握得不错,实验很顺利。然而费了几个月的功夫,就在真空系统快成功时,他一抽真空,全系统因为热应力不均匀而劈裂,水银流了一地。吴有训老师得知后并没有责怪钱三强,而是解释了后续安全处理,总结了系统破裂的原因,还鼓励他说:「第一个做出来了,一定能做第二个」。于是钱三强重新做了一次实验,果然成功了,并且他的论文还得了90分。实验常有失败,需要的是耐心总结、坚持不懈,这样的心态铺垫了钱三强的实验之路。

▲1936年春,钱三强在清华大学无线电实验室作实验

在清华园的沃土上,钱三强这棵科学幼苗茁壮成长。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毕业了。吴有训老师把他推荐到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所长严济慈的手下任助理员,研究分子光谱。随后他参加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公费留法考试,考取了巴黎大学的镭学名额,而且他的研究得到了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的主持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居里夫妇的共同指导。在清华园沃土上汲取的营养,一直伴随着钱三强。由于在清华学过吹制玻璃的技术,到法国留学时,对放射化学用的玻璃仪器,他一般都能自己动手做。

▲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

科学伴侣,相识于清华园

何泽慧与钱三强是四年的同班同学。1936年大学毕业后,何泽慧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他们的毕业照片,钱三强一直带在身边。许多个夜晚,坐在宿舍书桌前的钱三强,映着柔和的灯光,仔细地瞧着这照片里的每一位同学,以寄托思念。每当看到梳着两条长辫的何泽慧,他的心里总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留影

后排左一为钱三强,前排右二为何泽慧

他想起他们一起在清华度过的学习时光,两条大辫子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眼前。她不爱多说话,不爱多交际,但是,她在沉默好静的同时,又有活泼洒脱的一面。她打排球、网球时从容镇定,游泳时训练有素。她做起实验来也很果断利索,卷起袖子就能干。何泽慧的毕业论文分数和钱三强一样都得90分。当时全班只有四个人得了这样的高分。就这样,何泽慧在钱三强的眼里,树立了与众不同的形象。

钱三强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1937年,去到了巴黎的钱三强也只是与何泽慧作了一般的通信联系。1939年,25岁的何泽慧以论文《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年夏天,在德、法开战的前夕,何泽慧邀请以前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几位同学到德国游玩,此时,她想起了那个和她被同学们称为「金童玉女」的钱三强,心中一种莫名的感触油然而发。她拍电报联系到了钱三强和其他同学。与何泽慧已有两三年没见面的钱三强十分心动,但没几天,他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的消息,立即拍了一个加急电报给何泽慧,让她通知其他同学赶快回去。看完电报之后,同学们都走了,留下何泽慧孤身一人。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何泽慧的身边似乎少了什么,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缺少一个伴侣。然而德法战争的爆发,中断了两人的通信。

1943年,钱三强回到了巴黎居里实验室。一天下午,他很惊喜地收到了何泽慧从德国寄来的一封信。由于战争,德法之间的信限25个法文单词以内,军事当局可以随时检查,何泽慧尽量从简:「你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我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何泽慧的信虽然很短,却包含着强烈的思念和真诚的信任。战争割断了她与家人的联系,这种痛苦,钱三强感同身受。后来,他们的信越写越频繁,沉睡了六年的爱情种子,在这种鸿雁传情中开始萌芽。但两人依然没有表露感情。

1944年是钱三强出国的第七个年头,这时的他已是三十一岁的青年。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强烈的对爱情的追求,在钱三强内心里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涛。无尽的思念、万分的情丝,都囊括在一封只有25个法文单词的简信里:

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钱三强

果然是科学家清晰、明白的语言。这封信这样简单,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含蓄的试探,一开口,就是「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好像两人早已心灵相通地谈了很久的恋爱。她给他回复了这终生难忘的短简:

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齐回国。

泽慧

1946年春,钱三强与何泽慧在巴黎结为伉俪,并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成为「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钱三强领导一个研究小组(有何泽慧和两名法国研究生参加),利用核乳胶研究铀裂变,经过反复实验和上万次的观测,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一经公布,立刻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约里奥·居里先生称「这是二战后物理学上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1946年,钱三强、何泽慧在云雾室设备上做实验

回归清华,为祖国的科学服务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我们国家很需要科学技术,我应该回去为国家服务。」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钱三强与何泽慧会继续留在法国时,1948年,这对夫妇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携刚足半岁的长女一同回国。

▲钱三强与何泽慧离开巴黎回国前在卢森堡公园合影

钱三强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挽留,坚持到北平,接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和周培源邀请回到母校。1948年8月,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清华园的钱三强已由一名普通学生,变为了一名物理系教授。

早在1947年2月1日,钱三强给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信中就已郑重提出过成立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的想法,即联合北平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术力量,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原子能核学。校长梅贻琦也回复说「清华再筹得美金五十万作补充图书设备专款,时即决以五万元作原子核研究设备只用。」虽然后来研究所碍于美国方面施加的压力未能成立,钱三强从未放弃过这方面的努力。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他第二年就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

这是钱三强牵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研究所机构,后来的两弹一星工程中许多研究人员,包括王淦昌、彭桓武、于敏、周光召等都是出自于此。在钱三强看中并举荐的人才中,包括邓稼先和朱光亚在内的许多人都成为了「两弹」功臣。

就是这样从清华走出来的优秀「老兵」,抱着「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的报国梦,生动诠释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

资料来源:《裂变之光: 记钱三强》王春江;《伟大的发现: 钱三强的回忆》郭奕玲 ;《钱三强传》葛能全;《钱三强:从清华走出的“中国原子能之父”》祝嘉

图片来源:《裂变之光: 记钱三强》王春江;《伟大的发现: 钱三强的回忆》

文章来源:清华研读间

文字 | 正月

编辑 | 梦嘉

责编 | 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