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清铭是生物影像学家,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9年和1993年分别获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大学教授、校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曾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骆清铭在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获取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建立的全脑介观图谱绘制体系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为研究神经元类型、神经环路和脑疾病模型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此外,骆清铭还提出了一种脑功能多通道近红外光学成像方法,检测到视皮层神经活动的快信号;提出了一种时间衬比分析方法,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空间分辨率提高5倍。在光学分子成像领域,他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探针存在双光子高阶光漂白效应,构建了多种基于荧光蛋白的分子探针,实现了活细胞中多对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并行成像检测。
新闻多一点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新增院士64名
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2019年新院士名单22日出炉。11月22日,中科院公布64名新院士具体信息,根据统计,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新当选院士中有6名女性。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最终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
此外,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名。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12个国家,其中美国8人,法国2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2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杰哈·莫罗(Gérard Albert Mourou)、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arl Barry Sharpless)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