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校物理学系双聘教授林海青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月,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战略伙伴,拟建立“前沿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林海青等9名教授双聘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主要任务是合作培养学生博士后,利用双方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学科发展。2018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签署《研究生课程建设与互选协议》。根据该协议,从2018年秋季学科开始,林海青教授牵头的教学团队,为北师大物理学科研究生开设了《高等计算物理》英文课程。
林海青,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1978年3月入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1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Research Associate, 1987-1989),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Research Associate, 1989-1991),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1991-1995) 进行研究工作。1995年8月起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历任副教授、教授,2003至2010担任系主任。2009年8月组建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任讲座教授、中心主任至今。一直从事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的研究工作,2003年因在“发展和应用量子多体问题的计算方法”方面的贡献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曾担任香港物理学会会长(2009-2011)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 (IUPAP) 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席 (201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