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解剖学专家钟世镇:当好新中国医学发展的“...

2019-07-24   南方新闻网   阅读量:53

钟世镇。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李细华 摄

广东大地上,杰出科学家层出不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在广东院士联合会的协助下,赴北京、上海和广州,专访了四位有着特殊经历的粤籍院士。

南岭寒风烈,岭南寒梅艳。70年前,他们经历过因战争而颠沛流离,因贫困而家破人亡,终于迎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他们与新中国一同成长,与改革开放一同发展,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奋,成为各个专业的科学大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富强作出巨大贡献。他们的成长道路,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缩影;他们的圆梦经历,是中国人民将实现国家富强与个人理想结合的范例。

走进南方医科大学生命科学楼的一间办公室,94岁的钟世镇正在电脑前修改文件。

办公室整洁朴素,几案后方摆放着五颜六色的人体器官铸型标本,墙上悬挂着一幅“配角人生”的横匾格外引人瞩目。

“我这一辈子的努力,就是当好新中国医学发展的‘配角’。”钟世镇说。钟院士从事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虽是临床外科的“配角”,但他却将这门科学研究至极致,被誉为中国临床解剖学的主要奠基人。

时至今日,钟世镇仍坚持上班,甚至经常出差。谈及养生秘诀,他认为:“上了年纪,心态比营养更重要。”

庆祝广州解放大游行他成为队伍中的旗手

1925年,钟世镇出生在梅州五华县的一座山城中。他在私塾和教会学校读完小学和初中后,到梅县读高中。高二那年,侵华日军入侵华南,广东不少地区沦陷。18岁的钟世镇胸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雄心,投笔从戎。

“没有多久日本就投降了。在复员选择大学时,我倾慕高中同班女生古乐梅,于是和她一样,报读了中山大学医学院。”讲到这里,他露出腼腆的笑容。

战乱之后的中大,可谓“千疮百孔”。尤其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在撤退时大肆破坏,甚至将广州海珠桥炸断。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学联组织学生保护学校及公共设施,钟世镇成为护校纠察队的队长,还经常参加进步歌曲的演唱。说着说着,他唱起了熟悉的《延安颂》。

“广州终于解放了。我在庆祝解放的大游行时,担任队伍中的旗手。”钟世镇说。

在中共杰出地下工作者、中大医学院院长柯麟说服下,他和解剖学结下了缘分。他说:“起初,我是想当一名外科医生,觉得可以刀到病除。”

当时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连解剖学教师都没有。一天,柯麟找到在读大学五年级的他,要求支援低年级的教学工作。

尽管与最初愿望不同,但解剖学是为外科服务的,能把诊疗最基本的规律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救死扶伤。想通了这些道理,他便义不容辞地成为解剖室助教,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个专业。

1952年,钟世镇从中大医学院毕业,他再次追随已成为自己妻子的古乐梅的脚步,前往江西南昌第六军医大学工作,从事解剖学教学工作。

反复尝试创新人体铸型标本

1954年,第六军医大学迁往重庆,与当地的第七军医大学合并。在此后的很多年,钟世镇总是服从组织安排。

“我一直相信岗位成才,岗位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在任何岗位都要努力把它做好。”钟世镇回忆,即便是在“文革”期间被派去清扫公厕,他都会将瓷砖刮得锃亮整洁。

“文革”结束后,钟世镇回到广州,调入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工作。那时,他注意到英美国家的解剖学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而国内不少医生因不懂解剖学给病人造成伤害。因而,他继续坚持临床解剖学的研究方向。

如今,在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楼的人体标本陈列馆里,珍藏着千余件管道铸型标本。这些标本像珊瑚、似水晶,五彩斑斓,晶莹剔透。很难想象,以前这里陈列的是300多件普通人体标本,被浸泡在福尔马林中,吓到了不少胆小的学生。

让标本变得不一样的人,正是钟世镇。来到第一军医大学后,他便带领年轻人探索新型标本的制作技术——铸型标本,就是将高分子化合物用溶剂溶解后灌进人体内的管道,再用酸或碱将其他组织完全腐蚀,从而留下所需管道的形态。

“这种技术其实以前就有,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所以成型后很脆,容易折断。”钟世镇说,他经常和同事们带着自己做的标本到化工厂去,向技术人员咨询改进的建议。

经过反复试验,钟世镇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填充剂。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带领技术组的年轻人制作的骨骼和铸型标本达800多件。

“临床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临床医生需要什么,我就教会他们什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钟世镇不断开辟临床应用解剖学的新领域。

1985年,他编著了国际上第一部英文版《显微外科解剖学》,此后中国显微外科长期领先国际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他又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的研究领域,为战创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临床骨科等提供了高起点技术研究平台……

1997年,钟世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人说他“大器晚成”,他却说自己是“笨鸟先飞”。

解决航天员脊柱防护问题

在钟世镇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他与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合影。这张照片背后,有着钟世镇的一段“航天故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升空,飞天21小时后返回地面。当座舱触地时,杨利伟感到脊柱剧烈疼痛。于是,航天人员如何防护非正常着陆对人体冲击造成的伤害等问题,摆在了研究人员眼前。

钟世镇率领团队进行研究。他们一边进行病理学伤情分析,一边进行座舱跌落实验,力图找到最为精准的解决方案。

从假人跌落试验到志愿者防护跌落试验,钟世镇终于解开了“谜题”:为航天员加颈托并加强座椅弹性以减少震荡。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钟世镇说,在科研工作中,解决问题往往只需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但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新的角度和想象力。

21世纪初,钟世镇注意到西方国家已开始“人体数据库”的研究,于是萌生一个想法:中国应该也有自己的人体解剖数据库。

2003年,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我国首例女“虚拟人”的数据采集,把一具女尸从头到脚横切成8556个人体横切面,接着对横切面拍照,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合成三维人体;此后,又完成了“中国数字人男一号”的切片工作,拥有9200个横切面,最薄的切片只有0.1毫米。

“人体数据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CT影像医学、3D打印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都需要人体数据支撑。”钟世镇说,例如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能让机器人进行手术,提高精准性。

如今,钟世镇依旧坚持每天7点就到办公室,浏览新闻、阅读、准备会议资料;闲暇时,他还会散步、下棋。他笑称,年轻时的经历培养了他的好心态,即使退出演出“舞台”,也愿意为芬芳桃李摇旗呐喊。

人物简介

钟世镇,1925年生于广东五华县,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

对话

“年轻人要学会岗位成才”

南方日报:很多人认为您是“大器晚成”,对此您怎么看?

钟世镇:我当了10年助教,16年讲师,54岁时才晋升为副教授,60岁当教授,72岁时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相信,人生的道路上既有艳阳高照,也有阴雨遮天,要学会“随遇而安”,有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有接受挫折的承受能力。

南方日报:结合成长成才经历,您有何心得感受与年轻人分享?

钟世镇:孟子对人的培育成长,有一段大家特别熟悉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古训都是告诉我们,要善于承受挫折,锻炼适应能力。

我特别强调“岗位成才”,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到达工作岗位后,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适应客观”,先把岗位工作的需求加以适应,再立志改造客观。

南方日报:您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时代,您怎样理解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钟世镇:我的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华民国时期,那是“东亚病夫”时代;第二阶段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时代,第四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的时代。

经历了这些时代,我深刻地体会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是一个人,干同一个专业,因时代不同,政策不同,成就也就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都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中国更加美好作出贡献。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吴珂 林亚茗 通讯员 袁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