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毁容女孩用胸换脸成功 中国式换脸表情自然
2012-09-20
央视网搜索
阅读量:80
东方网9月20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因严重毁容,心理、生理上脱离社会,只能逃避现实、“夜半歌声”……昨天,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传出消息:该院整复外科李青峰项目组经过几代人近十年的研究,对于严重毁容者的最新医疗成果——“全脸面预构和重建”技术,为整脸毁容患者尽早重返社会带来希望。这一新技术回避了异体脸面移植的诸多问题,创新性地应用传统外科技术,结合再生医学、干细胞、数字三维技术等新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并定型了利用自体组织构建全脸面技术,成功完成了一组严重毁容病例的治疗。国内外学者高度评价这一全新的里程碑式的进步。中国整形外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认为,“中国式换脸”建立了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脸面重建技术。新“换脸术”取自体细胞一位年仅22岁的女孩刚大学毕业,就惨遭硫酸毁容。严重毁容,使女孩心理、生理和社会交往上,从人群中排除,在社会性上宣布个体“死亡”……虽然先后经过10多次手术,但女孩依然睁闭眼都困难,鼻子也畸形。直到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女孩在九院整复外科成为“全脸面预构和重建”项目组的首位治疗者,成功接受了新手术,面貌大为改观,身心获得很大鼓舞……昨天,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介绍说,这种新型的“换脸”治疗技术先后分五个步骤。第一步是血管构建。从患者腿部取滋养血管网,植入拟构建脸面的部位皮下,与颈部血管吻合,植入胸前皮肤;第二步是皮肤扩张再生。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血管网下,并进行扩张,使皮肤扩张后变薄;第三步是皮肤超量再生和血管化治疗。先抽取骨髓,分离出其中的干细胞成分,将自体干细胞注射移植于预构的皮肤中,促进皮肤增生、血管生长;第四步是面部器官的构建。取出扩张器,根据脸部三维模型,设计出个性化的五官形态,将自体软骨构建的鼻、上颌骨等骨性支架植入扩张皮肤下,获得全新的脸面。最后一步则是脸面形成。将构建的脸面移植转移并覆盖毁损的面部,使肤色均一、轮廓鲜明,重建脸面。当自体干细胞注射移植于预构皮肤后等待长出新皮的过程最为耗时,平均需4至6个月,此时患者可在家中治疗,也可在康复医院。由于新皮从自体干细胞取出生长,不仅对自身没有损伤,今后新皮肤的代谢也都正常。一般来说,完成整个五步骤的手术,患者平均需要6至8个月的治疗时间。自体“换脸”减少排异反应记者了解到,脸面毁容后,传统外科技术主要包括传统修复技术和异体脸面移植两大类。这两项技术用于脸面重建,不能达到肤色均一、体现五官形态和脸面轮廓。近年来,“异体脸面移植”作为尝试性治疗,被应用于严重毁容者治疗中,在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有所报道,但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的失败率为52%。李青峰教授分析说,应用异体(即“他人的”)脸面来修复毁容者,病人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不但经济负担巨大,对人体免疫系统抑制,使人体抵御病原体能力下降,还可能增加肿瘤发生机率。长期服用药物和激素,还易造成身心影响,甚至引发抑郁等问题。此外,异体脸面移植,脸面供体十分稀缺,还可能引起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异体脸面移植很可能引起患者对“他人”脸面的厌恶,产生严重“心理”排斥。而采用自体干细胞的“全脸面预构和重建”技术,对患者而言,健康无忧。新技术让换脸者表情更自然“传统手术术后患者表情往往很僵硬、不自然,但在新技术中,移植转移至毁损面部并重建脸面的皮肤非常薄,足以和人的表情肌完全生长在一起,患者术后表情比较自然!”李青峰教授说,通过自体干细胞构建的新皮肤非常薄,且颜色均一,一般在半年至八个月后,与表情肌融合在一起。如果等到术后一至两年,表情则更显自然。专家表示,对于群发性的交通事故或严重毁容事件,患者的烧伤部位往往没有规律,情况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烧伤,将采用不同的手术。对于整张脸大部分都被毁容,且涉及五官,特别是面部中央部位,比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损毁患者,特别适合“全脸面预构和重建”这一新技术。“全脸面预构重建”完成7例前后经过10多次手术,但依然睁闭眼困难,瘢痕增生;20年中30次手术,却出现片状瘢痕、“补丁状”的脸面;毁容后牙槽骨缺失……这些严重毁容病例,经过鼻唇预构五官构建等新技术的治疗,面貌较前已大为改观。“眼睛、嘴巴一直不能闭拢,鼻孔朝天、干燥难受,这些都是患者迫切的需要。”张涤生院士说,首先要帮助这些毁容者恢复脸面的功能,使患者得以正常呼吸,重获眼视和进食等基本生活能力,然后再考虑恢复其外貌,使患者能重返社会,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意义巨大!据统计,李青峰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经历早期技术平台的建立和长期的治疗实践,该成果已在60多例不同程度毁容病人治疗中应用,代表性的全脸面和主要脸面器官的预构治疗,目前已完成7例,6例获得完全成功。先后获救人员包括曾在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中的灭火英雄、社会和媒体救助了20多年的严重毁容女孩、10多年来一直戴着“面具”工作和生活的年轻企业家以及惨遭硫酸毁容的美丽女孩等。体现未来修复外科发展趋势一直以来,严重毁容者的脸面重建,成为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几代人,没有盲目跟从国外异体脸面移植的方法,而是另辟蹊径,建立了国际上领先的、安全的、有效的“全脸面预构和重建”的新技术。“相对于依靠从他人身体上获得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的理念,这一新技术体现了未来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即综合再生医学、骨髓干细胞、材料科学等新知识,以及传统外科技术发展新的修复重建外科治疗方法!”张涤生院士认为:“这是一里程碑式的重要技术进步”,并建议称之为“中国式换脸”。据悉,目前,这一新技术已在全国20家多中心研究单位推广,今后还有望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