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重庆大学建校八十周年:让科技之光熠熠生辉

2009-09-28   华禹教育网   阅读量:144

    引言 2009年10月12日,是重庆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的纪念日。在世界和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重庆大学以她80年对科技的不断探索和对科技发展的情结,较强劲的科研创新实力,见证了科技进步的足迹,谱写了重大人为国家、为科技不断前行的壮丽篇章。 

   【科技基础】

   重庆大学诞生于1929年10月12日,是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的年代下“实业救国”、“教育报国”、“复兴华夏”的产物。无论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重庆大学都充分发挥人才基地优势,为改变我国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手笔让重庆拥有科教园地

   上世纪初,国难深重,社会凋弊,科学研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拥有悠久历史的偌大一个重庆城,竟没有一所正规的现代高等学校。1929年,以沈懋德、吕子方、彭用仪等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及学界、商界名流克服重重困难,参照世界近代大学的要求,筹办并成立了重庆大学。因此,重大的创立一开始就烙上了“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鲜明记号。

   “崇尚科学、振兴中华”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重庆大学的创始人为此高瞻远瞩,提出了“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让当时只有不到百名师生的大学在900多亩的土地上发展建设。这一大手笔,目的是为建立“完备弘深之大学”,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奠定基础,以实现科教兴国的理想。

   科教之花在抗战烽火中绽放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学利用政治和经济中心西移、大学内迁、学者云集陪都的历史机遇,先后聘请了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吴宓、柯召、吴冠中等著名学者任教,师资力量在当时国内知名大学中都是屈指可数,一时间学校的科研氛围空前活跃,科教成就十分突出。

   70多年前,被誉为我国近代数学泰斗的著名数学家、时任重庆大学理学院院长何鲁教授,为一位名不见经传、又无任何学历的年轻人所写的一部著作《堆累素数论》认真审阅后,建议教育部授予旧中国唯一颁发的“数学奖”,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数学家的华罗庚教授,该著作是他的成名之作;1947年秋,我国著名无线电通讯专家、地球物理学家,时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冯简教授多次辗转到达北极成功地进行了9天的科学考察和实验,成为我国述评北极光、北极地、北极人的第一人;1941—1945年由重庆大学主持建立的中国第一座35千瓦短波电台,成为陪都与国际联络和传播抗战信息的唯一枢纽,这台被称为“重庆之蛙”的电台向全国及世界发布:日本天皇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到新中国成立时,重庆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6个学院,20个系,1个专修科,3个研究所颇具规模的综合性大学,极大促进了旧中国和陪都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科教兴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奉献只为爱国家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期间,重庆大学原有的6个学院,有5个半学院被用于支援其他高校的建设,一大批专家及教师被调往其他单位,充实教学科研队伍。

   1952年春夏时节,重庆大学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年仅31岁的青年教师徐僖(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运用自己设计的设备工艺流程,研制出我国第一批五棓子棓酸塑料,这一技术,结束了我国塑料生产靠进口的历史,引起了中国科学界的轰动;1954年时任重庆大学地质系主任、国家一级教授丁道衡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周恩来总理热情招呼他,“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的人来啦。”丁道衡对白云鄂博大型复合矿的发现有力地回击了外国人的藐视和狂妄,此后他们不得不对中国人另眼相看;1953年,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乐森璕教授带领重庆大学学生在龙门山地区野外实习时,首次发现三亿年前的古生物——节甲类鱼化石(后被命名为“乐氏江油鱼”)而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院系调整后的重庆大学继续发扬坚韧不拔、开拓不止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为改变我国工、农业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贡献了力量,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聂荣臻等来校考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风雨历程中一路走来的重庆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把科研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正是因为有科教兴国信念的支撑,志存高远历代重大人的无私奉献,才为重庆大学今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环境】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世界。重庆大学以前瞻性的眼光,通过合理的科学选择,对ICT技术、生物基因、镁合金材料研发等前沿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世界科技舞台上,为国家抢占“制高点”,充分地展示了应有实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艰苦环境 从无到有的跨越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举国欢腾,鲜为人知的是,重庆大学研制的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ICT)装置,为确保‘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被业界称《为‘嫦娥’作‘体检’》。”现任重庆大学ICT研究中心主任王珏教授说。

   为了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限制,满足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1989年5月,重庆大学克服种种困难,抽调出了物理、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光电精密机械、科技情报等6系一馆的骨干力量,组建重庆大学ICT研究所联合攻关。经过15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奋斗,终于迎来了一个在中国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1993年5月18日深夜,在重庆大学一所颇为简陋的实验室里,我国第一台γ射线ICT实用样机诞生了!199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考察重庆大学时高兴地说:“我没有想到我们国家发射卫星、发射导弹还与重庆大学有联系,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能搞出这么好的东西”。重庆大学研制的ICT装置,先后完成了包括风云、北斗、资源系列卫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及神舟一号至七号飞船等70余颗卫星和飞船发射的运载火箭等10万余件火工产品的无损检测任务,保证了100%的航天器发射安全,还为钢铁、冶金、机械、军工、地质、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服务,用户遍及大半个中国。“当时的国际科技环境对我国科技发展不是很有利,逼迫我们立志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ICT。”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时任重庆大学ICT研究课题组组长、总工程师先武教授充满了幸福,“谁说中国人就造不出来ICT呢?”

   内外环境 助推世界制高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吴云鹏、郑尔信等教授发起,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生物力学研究室和生物医电教研室。至今,该学科先后拥有了第一个创建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一个获此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等十多个“全国第一”。

   “研究特色鲜明、国际学术合作深入、研究人员绝大多数都具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是成绩取得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在良好的科研环境助推下,才有今天的初露锋芒。”2004年从美国回来担任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杨力教授说。“我校荣誉教授、‘生物力学之父’冯元桢教授数十年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而且美国媒体高度评价了重庆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对世界的贡献。”我国生物力学和生物流变学主要创始人、重庆大学原校长吴云鹏教授为此喜形于色。

   正是外有相助、内有动力的良好环境,使得研究团队吸引了以邓林红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海归人员致力于该学科领域的跨越发展。在海外生活了17年的邓林红是重庆大学2006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受聘为学校“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回国后他与哈佛大学合作的科研论文相继在“Nature”和“Nature Materials”杂志发表,并于2008年2月当选材料科学领域的“快速突破论文”,表明其研究成果为正在日益得到科学界关注的最新的突破性科学贡献。2005年生物工程学院成功主办了中国内地生物力学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暨第五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大会主席、囊括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等四大院士头衔的钱煦教授总结时评论,“这无疑是我所参加过的所有生物流变学及临床流变学领域历届大会中最好的一次会议”。

   春风化雨 引领前沿新潮流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会发现,大到汽车、摩托,小到电脑、手机,都与一种叫镁合金的新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确立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给了我们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近年来,重庆大学瞄准了世界新材料的前沿技术研究,在镁合金及其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又一次走在了国内外前列。”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镁合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刘庆教授说。

   重庆大学的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7年经批准建设,该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是镁合金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今年9月10日获得“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以他领军的研究团队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授权12项),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部分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镁合金加工的关键设备实现了批量外销,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镁产业的发展。中心的研发成果已辐射到全国40余家镁及镁合金生产与应用企业,为我国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获得了多项国家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成为我国30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之一。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近十年来,重庆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达20项;承担“三峡库区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等一批科研项目;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一批获奖项目等,为推动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技氛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战略思想,就是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重庆大学多年来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为落实科学人才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强国进行了有益探索。

   团结氛围 体现党的凝聚力

   在重庆大学,团队的凝聚力为攻克重重难关,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科研状态,创造积极学术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9年,国家专业布点选择了重庆大学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这是一张令人欣喜的新办专业的‘许可证’,但同时也是一张给人压力需要承担责任的‘军令状’。因为我们连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专业教师都没有。”和同事白手起家筹办该专业的重庆大学孙才新院士回忆时说道。而今天,这个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获得了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高电压外绝缘研究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和国家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等成绩。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比其他高校晚办30多年的专业成为了国内一流的专业呢?是什么动力让孙才新院士带领的团队取得累累硕果后依旧奋勇争先呢?我认为是靠党组织的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廖瑞金教授说。不论在创业之初几个党员立志要白手起家实现梦想,还是在现在全体党员对艰苦工作身先士卒,对荣耀退让三分,这支90%以上都是共产党员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在激烈竞争中,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而现在,国外同行专家都没有想到中国最好的高电压专业是在落后的西部崛起!

   正因为这个科研团队有着以党为核心的理想信念和战斗力,20余年的发展,从当初全国倒数第一的专业一跃而成全国先进,这样坚持党性的学术氛围,鼓舞和感染着一代代接班人。

   独特氛围 开辟学术新领域

   重庆大学结合地处山地环境的优势在山地城镇规划与建筑科学等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并形成独特的学术氛围。将“山地学”与“城市学”“嫁接”起来,以黄光宇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0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因地制宜建立起了我国的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推动山地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等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近5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23项,“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被国内数名院士综合评定认为居国际领先水平,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建筑学学科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山地城镇学是我们重庆大学所特有的,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重庆市作为山城和江城的特殊地形,让我们的学术研究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兴国教授说。以“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个国家甲级设计研究院为集成,国家重大工程移民搬迁住宅区规划设计技术标准集成与示范、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旧区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国家级高水平研究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创新氛围 激发科技热情

   在优良的科技环境和氛围下,重庆大学在学生中坚持以竞赛带动科研,积极开展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建立了一批包括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内的科技创新平台,连续20年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科技文化节等,在同学们中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创新热情,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团队和杰出作品在活动中涌现出来。在第六、七、八届“挑战杯”竞赛中,重庆大学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理工农医类第一名)、第六名和第四名;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获第三名。“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建模与优化”等一批作品获全国特等奖;2005年,学生作品“追逐梦想”在全国首届“多米诺骨牌挑战赛”中,获得总决赛冠军。

   “他是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大四学生罗佳文,在学校自动化学院专家的指导下,从大二起开始自己制作飞机模型,今年获得了直升机绕标竞速全国冠军和电动直升机花式大陆第一名,还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作为文科学院,我们都很震惊,同时也感到很欣慰。”该学院党委副书记欧玲自豪地说。重庆大学是首批进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11所高校之一,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6个开放性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我在基地担任助管一年多,参加组织了诸多科学研究和探讨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2008级研究生蒋茜表示愿意让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与此。

   重庆大学在机制、氛围和条件上进行了艰苦而不懈的创新和探索,拥有“985工程”建设8个科技平台/基地、“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等团队,每个团队就是一个科技攻关的战斗堡垒,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是一个科技冲锋陷阵的斗士,优质的科研氛围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障。

   【科技精英】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数十年的积累,重庆大学云集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科技精英。他们中有在特种通信系统、卫星传输型CCD电视遥感系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的杨士中院士;有我国煤层瓦斯(煤层气)基础研究开拓者、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的鲜学福院士;有专在复杂环境下为电网“看病”,解决了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高海拔外绝缘安全运行等关键技术难题的孙才新院士,等等。在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当中,一个典型人物备受重大师生的敬仰和爱戴,他就是已故不久的我国著名光电技术与仪器专家黄尚廉院士。

   就在去年的暑期,我国著名光电技术与仪器专家黄尚廉不幸离我们而去,重庆大学的师生们与科技及教育界无比痛惜。时值8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更多师生为先辈不能共欢母校庆典而惋惜,但表示要让他的爱国精神、科研态度和育人典范让更多的重大人所追忆、所永存、所继承。

   一曲不朽的颂歌

   1943年,黄尚廉7岁那年,冯玉祥将军来到他所在小学宣传抗日。“抗击日寇,还我河山!”振聋发聩的呐喊在他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从那以后,他就抱定一个目标要“强国富民”。从1954年毕业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到1965年起黄尚廉开始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再到去年7月,45年的科研生涯中黄尚廉先后提出了光栅测角系统提高测角精度新的理论体系,他带领的团队首创环形光导纤维束莫尔条纹全接收系统,研制出0.1秒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出的“复杂表格智能处理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领导并参与研制AV-100表格自动阅读机,在四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地应用于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等,于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实现了他的“国之不强,何以民富,民之不富,江山难固,强国富民,吾辈任务!”拳拳爱国心和殷殷报国志。在他离开的时候,老朋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得知后悲痛不已,在唁电中写道:黄尚廉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工程院的重大损失,他的成就和贡献将载入我国工程科技史册。

   一面不倒的旗帜

   “修身心、勤学业、伺民众、兴华夏”是黄尚廉撰写的并数十年激励自身;“扎根中华大地,情系父老乡亲”,也是他将心中的大爱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的综合性创新科技人才,其中包括11名博士后、42名博士生,还有50余名硕士生。重庆市第一位长江特聘教授饶云江博士,《电脑报》社社长、天极网首席执行官李志高博士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学生中有近30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授级专家。2006年他获得了重庆市政府首次设立的科技最高奖励———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50万元巨额奖金,用于资助奖励了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2007年71岁的他带头为本科生上专业课,往返奔波于新老校区之间,为了做好表率,总是提前一小时赶到新校区,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他不顾年迈和多病的身体始终坚持站着讲课。他还常对学生们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你们都应当站在我的肩上,攀上去,比我强,国家才有希望。”等,事实证明,他的言行已经铸造着无比崇高的师魂。

   一种不屈的精神

   毕业留校任教后数十年里,黄尚廉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敢创新、不畏难让他从不间断地推动着光电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使重庆大学的光栅技术研究从无到有,并发展成为全国高校专业的前列。更为令人叹止的是,早在1964年,不满30岁的黄尚廉就被检查出得了严重风湿性心脏病。1982年在苏州开会时因疲劳过度而昏倒,是他坚持让人抬上飞机赶回实验室;1983年脑血栓导致了他的下肢瘫痪,为了能站起来,在做心脏瓣膜移植手术期间他仍在赶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还鼓励医生说,你们大胆做吧,科学总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可以积累经验。他先后12次获得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发表论文290余篇。以这样的身体状况和毅力追求,在困难面前不退却,在挫折面前不屈服,在荣誉面前不自满,是他真实的写照。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为他的辞世非常痛心,他说:“尚廉老师不管上班下班,脑子里想的都是科学研究。他的一生,是为了中国光电学科和产业的发展而不停奉献的一生,是为了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不停奋斗的一生”。

   人才兴国,人才强校。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象黄尚廉院士这样的爱国爱校爱岗的教师还有很多。学校拥有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军工“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一大批以从事科研为主的科研人员,全面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实力。

   【科技服务】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多地更深入地走向群众。重庆大学历来重视科技服务社会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坚持体制创新,办学效益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25年来,以校董会为主要载体的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与地方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创新发展 走特色办学之路

   为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重庆大学长期以来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1994年1月,重庆大学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直属高校第一个校董会。至今,董事单位已经发展到覆盖渝、川、云、贵、桂、鄂等省和地区的30家企事业单位。“2007年,学校专门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仅2008年以来,我们与西藏自治区、福建省、云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中国HP(惠普)等企业以及重庆各区县等开展了校地、校企、校校的产学研合作100余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说。重庆大学先后与董事单位进行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等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合作项目400余项;承担了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项目5700余项,申请专利44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和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高质量包装用铝箔毛料与铝箔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等一批成果的应用,使得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工程机械CAD研究中心”为一些校企共建高新技术研究实体,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服务社会 以贡献促发展

   “哪里有建设,哪里有我们,哪里有现代工业,哪里就有重大人。”建校80年来,重庆大学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20余万名优秀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达40余人。远看50、60年代以邱中健、李虞庚、刘兴才、郭尚平、沈忠厚等为代表的校友们参加了大庆、新疆、长庆、胜利、玉门、大港等大型油田的勘探设计与会战以及研究工作,其中主要领导岗位负责人有三分之一为重庆大学校友,他们成为中国石油战线上的奠基者、开拓者。近看2000年以来,学校仅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就培养和输送毕业生达300余人。学校校友、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曾自豪地说:“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签署发射命令的三人中,就有两位是重庆大学培养的学生,发射中心各关键岗位均有重庆大学培养的学生,他们都是骨干力量”。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教授说:“学校一直坚持并不断加强采矿、冶金、动力、电力、材料、通信、机械、信息、光电等专业的建设,是西部唯一具有与工业体系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的大学,有效地支撑了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军工建设以及西南工业建设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半壁河山。同时,还是拥有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西部唯一与城市建设体系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的学校,有效地加快了重庆市山地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学校还发挥地方经济建设智力资源库的作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山地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圈两翼”建设以及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重庆新阶段发展"314"总体部署中都主动请缨,以实际行动率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成果转化 高效服务社会

   重庆大学科技园是2001年5月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经过8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平台建设、服务学科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园累计实现总收入年均增长59%;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60%;入库税收年均增长88%,2008年实现销售总收入39.79亿元,工业增加值12.87亿元,入库税金2.78亿元,入园企业稳定在280家。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原始创新实现了我国杀虫真菌生物农药产品研制、一批关键和核心技术以及杀虫真菌生物农药工业化生产关键设备研制的三个重大突破,并建成了世界上首个年产3000吨杀虫真菌生物农药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可满足我国5000万亩蝗灾防治需要,每年为农民减少灾害损失25亿元。归燕牌“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我国10多个省市近20万亩试验、示范,对主要蝗虫防效超过90%。

   园区200多家企业,为重庆大学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就业天地,园区中一大批学科型公司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逐步显现。重庆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也于2005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每年举办的“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吸引了重庆市内10多所高校,8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400多名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企业及社会各界的较好评价。

   重庆大学在发挥自身科技服务功能上,通过机制保障,主动与企业对接,让学校科技人员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