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李国豪校长与同济对德交流传统的确立和深化

2013-04-09   凤凰网   阅读量:51

“同济有李国豪,李国豪在同济。”李国豪校长的名字是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只要提到同济大学就会想到李国豪,说到李国豪也会自然联想到同济大学。作为享誉全球的桥梁与大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长一生创立的丰功伟绩绝不仅限于同济大学。学界经常称道的“悬索桥李”、“李氏理论”等等,是指的李校长作为科学家为国际桥梁工程和力学界作出的卓越的理论贡献。说到新中国的重大工程建设,人们也会历数李校长为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大桥、黄浦江大桥、虎门大桥以及宝山钢铁总厂和洋山深水港等的建设倾注的智慧和心血,其中体现的是李校长作为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李校长作为社会活动家同样贡献卓著,他曾经担任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两届理事长和三届名誉理事长,先后推动发起创立了上海力学学会、中国桥梁和结构学会、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多个组织,并担任这些组织的首任理事长、会长或主席。在土木工程届和力学界李校长无愧于一代宗师的称号,他是新中国科技界、教育界的杰出代表。然而正如前任校长、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2005年在参观“名誉校长李国豪追思图片展”之后的留言“同济之魂”,李校长归根结底属于同济大学,是同济大学的骄傲和永远的精神化身。关于李校长的成果和事迹等,其他作者从不同角度做了记述,这里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仅就李校长为恢复同济大学教学和推进学校对德文化教育交流作出的卓越贡献做些回忆。1978年,在李校长的倡导下,同济大学确立了“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并于当年11月向教育部提出正式书面请示,得到了、方毅等8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同意。此后,李校长即领导全校师生开始了“两个转变”的深入实践。1979年3月中旬开始,李校长亲自率领我校代表团对德国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为时6周的友好访问,具体商讨相互交流合作有关事宜。此后不久,我校即先后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德国高校建立了全面校际合作关系。开启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先河。与此同时,李校长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动开展德语教学。也是从1979年开始,学校选拔了200名大学新生、18名青年教师集中进行强化德语培训,承担了全国各地选送的100名留德预备生的德语教学工作。同期,先后有16名德语教师加盟同济,开创了新时期国内高校的德语教学之最。以此为发端,学校成立了留德预备部和德国科教情报研究室(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的前身),在进一步规范强化德语教学的同时,开展了对德国科技及教育体制信息的全面搜集和系统研究。在李校长的呼吁和影响下,一批德国著名企业和知名人士还在德国组织建立了“同济之友”协会,致力于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同济大学的对德联系。此后,随着同济大学与德国联系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学校又陆续建立了中德学院、中德职教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德国学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及协调机构。李校长在推动同济大学成为我国对德交流和联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方面作出的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为同济大学的后续发展创造了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并得到了德国政府和科技及文教界的高度评价。1982年2月,李校长成为第一个获得德国歌德奖章的中国人,1987年5月,他又被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这些都是对李校长在中德文化交流上作出卓越贡献的表彰。李校长之后,同济大学历任校长很好传承了对德联系的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同样得到了德国方面持续的肯定。1999年吴启迪校长被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2005年万钢校长被授予下萨克森州十字勋章就是很好的证明。李校长不仅在担任校长期间积极倡导和推动同济大学的对德联系,即使成为名誉校长之后,也一直影响并推动学校的对德联系。他强调,担任同济大学校级领导班子的成员,一定要了解同济大学的历史、高度认同同济大学的文化传统,如此将更有利于同济文脉的传承创新,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济大学与德国的深厚渊源。因此,李校长认为,在同济校级领导班子中保持一定比例有德国学习、工作背景的成员是非常必要的。1992年李校长率团访德,时任校长高廷耀、校长助理吴启迪是代表团成员。1999年李校长访问德国时,特别鼓励万钢回国工作,期间,万钢随代表团参加了三天的活动。不仅如此,在李校长的倡导并率先垂范下,校级领导也一直有在学校下属的对德联系窗口机构中兼职的传统。李校长本人在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之后一直担任名誉所长,对德国问题研究所的发展始终如一倾注了极大热情;中德学院成立以后,一直由校长兼任院长;德国学术中心主任则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这些机构通常肩负着跨学科、超院系的职责,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兼任所长、院长或主任,不仅表明学校对这些机构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必要时便于协调和支持。德国学术中心也是在李校长直接关心和推动下成立的。2001年5月,李校长与时任德国驻沪总领事龙贝格共同为德国学术中心揭牌。德国学术中心是集教学、科研、培训和对德联络与咨询于一体的跨专业机构,协调学校开展对德联系,安排与德语及德国有关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参与协调学校内部各单位的对德学生交流与合作,支持学生赴德交流。此外,为了给学生更多的直接支持,在李校长的呼吁和倡导之下,由校友出资设立了同济大学赴德留学专项贷款基金。令人欣慰的是,前几期受资助的学生的还款率达到了100%。犹记得2005年2月22日下午,那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我专程去华东医院拜望李校长,并向他汇报学校近期一些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凡是同济的人都知道,虽然李校长人在病房,他的心一直在学校,时时刻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因为身体原因,按照惯例,每次我们去看望李校长,总是以我们口头汇报工作为主,尽量让李校长少说话。但每当谈到关键点李校长总会插话,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天我着重向李校长谈了百年校庆筹备的一些设想。李校长插话说,筹备工作要突出学校特色,要定出发展目标,并特别强调要保持对德、对欧交流的特色。那天,李校长虽然身体比较虚弱,但整个气色还不错,听人说话的兴致也很高。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与李校长的最后诀别。第二天下午,因为一个突发的变故,李校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李校长在那天交谈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成为他对同济大学发展工作的最后一次指导。李校长逝世两年之后,同济大学隆重举办百年校庆,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作为组织筹备校庆活动的学校班子成员,我对此感到欣慰,这是对李校长逝世两周年纪念的最好告慰。回顾和梳理李校长对确立和深化同济大学对德交流传统的期冀,我的心中仍有一丝小小的遗憾。2007年,学校曾经做过一次系统设计,准备参照德国教育模式在全校相关学院学科全面开放本硕连读。这一设想最早也源于李校长的倡导,在他看来,培养工程师仅有本科阶段是不够的,可以引入德国教育模式实行本硕连读。此举对同济大学而言,可以一并解决本科生来源学校水平参差不齐的困扰。遗憾的是,这一方案一直没有获得批准而未能全面实施。但从现阶段学校正在开展的改革举措来看,我们仍在积极尝试原先设计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研究生招生、卓越人才培养以及试点学院改革等。记得2007年同济大学举行百年校庆时,有近600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校长和教授、政府官员及企业高管应邀出席了各项活动。国内一所重点高校的校长参加并目击了这一盛况后发出由衷的感慨:同济真是一所开放的国际化大学!可以肯定地说,同济大学发展到现阶段,如果没有广泛深入的对德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的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全方位的合作,它在国际国内的声誉和影响力一定会逊色许多。传承对德联系,始终是贯穿于李校长的治校思想,渗透在他孜孜以求的生命中。他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以及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的嘱托,不仅是对同济历史渊源的铭记,还来自于他对同济大学的那份责任感,可以说是他生命之所趋,心之所向,情之所在,技之所长。每想至此,我都会深深地感动!21世纪的前10年已经过去,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大学的国际化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我校正积极筹备与德国大学共建博士生院,在中德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同济将再次领跑。我们将以发扬同济传统的实际行动纪念李国豪名誉校长诞辰100周年。(作者为同济大学董事会主席,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