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苏州市学术年会暨苏州院士回乡活动举办

2014-09-19   和讯网   阅读量:121

9月12日,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苏州市第八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苏州院士回乡活动开幕。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珍,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湛谦,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等8位在外地工作的苏州籍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等4位在苏州工作的院士应邀参加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省科协副主席阮仁良、苏州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海鑫、副市长徐美健、市政协副主席姚东明出席开幕式。市委副秘书长王国荣宣读2012-2013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表彰决定,市政府副秘书长焦亚飞主持开幕式,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纪顺俊作第八届学术年会主要情况介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讲话王志珍代表受邀回乡院士致辞,她认为苏州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同时发出了苏州院士们不仅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的心声,表示愿尽自己所能参与各项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积极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更好地利用自身学识特长回报家乡人民,并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丽、繁荣、富强。开幕式上,柴之芳院士作了题为《辐射是把双刃剑》的年会主题报告。报告从福岛核电站事故谈起,提出了对我国核安全和核电发展的启示和思考,人类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开发利用核能,我国核电方针已转变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背景下,必须提高污染少的核电在我国电力发展中的比重。柴之芳院士还介绍了辐射在肿瘤治疗、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辐射的剂量情况说明辐射无所不在,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们的健康没有影响。苏州市第八届学术年会开幕式暨第三届苏州院士回乡活动现场年会开幕式后,院士们参加了第二届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暨2014年全国科普日苏州主场活动开幕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颁奖,并为学子们签名题字。薛永琪院士寄语苏州市青少年朋友“创新铸造未来”。黄崇祺院士题字“登高才能望远,知识就是力量”,宋湛谦院士勉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院士们分赴苏州各市、区、高校、中小学开展学术报告、科普讲座、考察调研等活动。王志珍院士赴苏州甪直中学作题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我能做什么》的报告,程耿东院士赴苏州科技学院作题为《谈谈土木工程与工程力学》的讲座,翁宇庆院士考察指导江苏苏南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黄崇禧院士参加常熟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等。院士们还参观苏州博物馆、“苏州工业园区20周年成果展”等。本届学术年会围绕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引领战略而开展,历时两个多月,与往届年会相比,呈现出4个新特点: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年会紧贴八大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建议献策、院士企业行等专题活动,52个高峰论坛和分会场中,有21个涉及苏州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智能机器人等相关领域,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学术理论和技术支撑。二是促进创新人才聚集。年会通过组织开幕式主题报告、5个高峰论坛、18个分会场,总共52个系列活动,包括45位院士、100余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奖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多位国外专家和学者在内的50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显现聚智聚才的双重效果。三是促进创新资源融合。年会由全市68个科技学术团体、22个市级部门和单位、10个市(区)科协,以及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共同参与,并与第二届苏州院士回乡活动、第二届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同期举办,整合了学术、科普、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促进了资源共享。四是促进交流更加活跃。年会不仅表彰奖励全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365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93篇,三等奖256篇,还以院士报告、论文张贴、技术指导、项目对接、建言献策、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邀请学术权威或领军人物作报告,满足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各类人群的需求,预计将吸引1.5万余人次参与。(苏州市科协办公室徐路尧周黎明编辑:唐釜金)江苏省科协供稿
黄崇祺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属塑性加工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