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揭秘世界第一位女中将聂力

2014-06-03   youth.chinamil.com.cn   阅读量:202

聂力和她的父亲聂荣臻。聂力,世界第一位女中将。她是元帅的女儿,为中国国防科技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她只有4岁时,却随母亲被抓进敌人监狱,受尽了折磨;以后寄养老乡家,因生活所迫,又做了小工,和父亲见面时,已是15年后了。她留学苏联,参加中国的导弹控制研究等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少将中将。她有一个幸福家庭,其夫为上将,俩人看重事业,认为爱情是事业的促进剂。1930年9月,在上海一个共产党员的家庭,一女婴响亮的呱呱哭声在白色恐怖中显得有点毫无顾忌。她就是聂力。那时候,父亲聂荣臻做党的地下工作,被大家称为李先生。这位哭声嘹亮、脸蛋红彤彤的漂亮小女孩,出生在一家美国人办的慈善医院里。父母高兴地给她取名叫李丽。当时,母亲张瑞华在上海做地下党的交通员,在那种紧张的生活环境里,张瑞华一滴奶也没有。小丽丽不喝牛奶,老是哭。聂荣臻白天在外面奔忙一天,夜间常抱着女儿,在前楼走来走去地拍着,一直到小丽丽睡着他才躺下来休息。张瑞华知道聂荣臻喜欢孩子,可是又担心他太劳累,好不容易才使小丽丽养成喝牛奶的习惯。1931年4月,由于叛徒顾顺章向国民党当局提供了中共中央机关和主要领导人的住址,聂荣臻到了苏区,张瑞华因丽丽太小,不能一道走,留下来继续做地下党的工作。一次张瑞华领着丽丽到公园,看到一个照相的,便给丽丽照了一张两寸全身照片。就是这张女儿的娃娃照,伴随着聂荣臻度过了硝烟弥漫的岁月。父女整整分别15年,父亲思念女儿时,就拿出照片来看看,一直把女儿的照片带在身边。1935年秋,组织上安排张瑞华去天津转苏区与聂荣臻同志会合。为了行动方便,也为了孩子的安全,小丽丽被寄养在上海郊区嘉定县毛齐华同志的亲属家中。1945年抗战胜利后,聂荣臻和张瑞华想念女儿,不知孩子在哪。后来组织上派在上海工作的地下党员毛齐华回家乡,终于找到了丽丽。聂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女分别15年后的第一次相见。那年,聂力正好16岁。1950年3月,还是中学生的聂力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高中毕业,第二年又考上留学苏联的预备班。那时聂力已经24岁了。“我这么大了,还去苏联念大学吗?”她请教彭真叔叔。彭真鼓励她:“我18岁才上高小,你们现在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啊!”聂力牢牢地记住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教导,她迈进了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的大门。1960年,聂力从苏联回国,和一批留学生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她穿上绿军装,从实习员、技术员当起,走上了国防科研道路。她参加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研制,作为下厂工作组成员参加了生产自动驾驶仪等具体技术工作。人是要有信念的,在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史上,信念始终是动力。她相信中国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能把导弹、原子弹等国防尖端武器搞上去。有了信念,她不管干什么,都要干出个样子来。1971年,聂力从七机部调到科研处工作。1974年,聂力调到国务院、中央军委“09”、“718”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任副主任,1976年年底,该办公室由海军移设国防科委。1977年她又调到国防科委科学技术部海军局任副局长。当时,为了完成洲际运载火箭的全程飞行试验和发展航天技术,海上活动跟踪测量船队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这一战略任务。1979年,测量船的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很快安装完设备。聂力根据叶帅的诗,给起名“远望”号。经党中央批准,洲际运载火箭于1980年5月至6月之间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向南太平洋发射,进行全程飞行试验。中国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聂力成为国防科技界第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1962年春节,聂力和丁衡高在广州留园喜结良缘。丁衡高回国后,一心扑在国防科研上,他长期参加并负责导弹的自动驾驶仪、陀螺仪、加速度计、惯性平台的研制工作。十年动乱开始后,他从不参加派性斗争,不管别人怎么“文攻武卫”,他却总是拿着拖鞋到研究室、车间去搞科研生产。1978年,他主持研制成功的“静压空气轴承”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丁衡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国外舆论称为“国防事业专家”,他还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起,丁衡高任国防科工委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93年7月24日,聂力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更感到“任重道远”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