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礼赞·科学家精神”活动赢得科技界一片叫好。活动通过故事讲述、话剧片段、书信朗读等形式,缅怀大师事迹,重温高贵的精神,继往开来,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向科学大家的致敬,也是激励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号角。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标记一个时代科学成就的,往往是勇攀高峰的探索者群像;而彰显他们魅力的,又通常是求索中留下的精神印记。大概谁都不会否认精神的力量:包括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怀着科学报国的热忱,历尽艰险、饱经坎坷,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他们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几代航天人前仆后继、攻坚克难,续写了“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北斗导航的壮丽篇章;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肩负创新使命,积极追踪科学前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倾注了几乎所有的心血和感情。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科技事业得以高歌猛进,民生福祉得以因此而大有改观。这些令人敬仰的科学大家,虽然从事领域不同,性情各异,可为民族振兴而无私奉献爱国精神,对科学的忘我求索的创新精神则是一致的。这一风范,历久弥新,构成了我国科学精神遗产的宝贵内核,也逐渐内化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是人类解释未知、拓展已知、追求真知的创造性活动。或许有人说,科学研究面向的自然客观世界,与情感价值无关,应是超越民族、国家的,可事实上,科学研究绝不单单是冰冷的实验分析和严密的理论推演,与攻克难题相伴随的,同样有对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责任担当。伟大的科学家往往不仅具有过人的科研能力,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同样闪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国科学家前辈凝聚的形象,留下的遗产,如同精神的路标,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指引着我们该去往哪里。礼赞科学家是动人的乐章,今天,我们学习、传承科学前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使之薪火相传、内化于心,可能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当前,我们也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自觉弘扬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传统,在自己的岗位坚守和耕耘。礼赞科学家精神,于当前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科技正由跟跑、并跑走向领跑,开始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是凝聚人才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更需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的精神,从而汇聚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变迁,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冲突,科研生态和学风也受到一定的冲击。比如,一些科研人员不是把心思用在科研上,而是热衷于装大牌、编故事、争项目、求奖励、当院士、做院长,甚至不惜学术造假、包装成果、经营关系,把金钱和权力当作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些做法和价值取向,不仅败坏了学术空气、损害了科学家形象,更是与创新求索的科学目标背道而驰。此时,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营造风清气正的学风尤为重要。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在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既要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足够的保障,破除后顾之忧;同时也要也树立精神标杆,引导科技工作者远离浮躁之气、戒除名利之心,凝神聚力、潜心科研。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遗产,是我国科技事业再创辉煌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一脉相承优良科学传统一脉相承,再多的科研经费、再先进的仪器设备、再庞大的科研队伍,恐怕都要大打折扣,这点尤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