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一词被首次提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新动能?在智慧的现代工厂里,在未来感十足的实验室里,在院士专家的“最强大脑”里……新质生产力的更多可能性正在酝酿。
上游新闻特别策划《向“新”而上》——新质生产力全聚焦,继第一季“工厂原来这么酷”和第二季“实验室里看未来”之后,即日起推出第三季“院士专家聊创新”,带领大家一起和大咖探讨新质生产力。
首期,我们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复生教授,他对新质生产力有着怎样的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进生产力当“以人为本”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依然要从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体现,也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首先要体现在劳动者有创新的能力和思维,从而形成创新的技术和工具,进而形成创新的产品和企业。
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劳动者,也就是创新人才。潘复生认为,没有人才质量的提升,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的先进性便无法体现;没有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技术和企业。
因此,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首先必须培养劳动者先进的创新理念和能力。有了优质的劳动者,利用生产关系,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创新的技术和手段,才能够为先进创新产品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真正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潘复生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可体现在传统产业改造、新型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等方面。
先进生产力当体现“环保性”
潘复生认为,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相比,核心词汇是创新,但除了先进性以外,也应当体现环保性。
“所谓生产力是我们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一种能力,新质生产力同时带有了保护自然的能力。”潘复生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它在原有的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外,增加了保护自然的能力,使三者有机结合。
新质生产力强调了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的联系,当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形成了更先进的产品和企业,大家能够在更加绿色环保的环境中发展与生产,将更加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新质生产力将从创造财富、促进就业、提升幸福指数等多个方面,影响到每一个老百姓。
潘复生举例介绍,重庆大学与两江新区共建的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其研发的“镁储氢”技术,可解决氢气不好运输和储存的问题,助力我国氢能源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镁电池产品,可降低未来汽车生产成本,更高效、安全,镁电池走进千家万户,让老百姓更加放心使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应当这样做
潘复生认为,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统筹考虑,重庆应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统筹推进,首先要考虑劳动者,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思维的人才,同时要建立人才创新的平台。
人才的聚集和平台的建设,是重庆新质生产力提升最重要的一个抓手,有了这个抓手,才能形成更多的创新技术,更多的创新工具和手段。
潘复生表示,在这个基础上,重庆应同时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要科学布局,扬长避短,发挥重庆特色,做大“三大产业”。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邹飞 视频编辑 王善昆
编辑:夏洪玲 责编:林祺,周尚斗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