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守望稻田的“农民院士”端牢中国饭碗 让山区居民吃上本地粮

2023-11-02   央广网   阅读量:218

    央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记者 卜叶)今年秋天,云南澜沧的旱地水稻迎来丰收。这些旱地水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数十年攻关的成果。

视频来源:中国工程院知领直播

    2015年,朱有勇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云南澜沧,带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八年来,朱有勇团队先后在当地推广几十项技术先进农业技术,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旱地水稻等相继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朱有勇看来,水稻旱种是当地需要的农业成果,但这样一项技术也遭受到外界的质疑。

    端牢中国饭碗让山区居民吃上本地粮

    为什么弃水田不用、在旱地种水稻?这还要从澜沧的地理环境说起。澜沧地处云南西南,山峰绵延纵横,山区、半山区占比超九成,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居民的口粮是大米,但当地缺乏适宜水稻生长的水田,因此大米这些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口粮长期需要对外购买。

    “小时候是吃玉米饭长大的,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饭。那时候就想要是能在旱地种出来水稻就好了,山区的老百姓就都能吃上大米了。”在云南长大的朱有勇回忆说。

    寻找和培育旱地水稻并不容易。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贵州考察的朱有勇看到在大旱情况下依然颗粒饱满的水稻,这让朱有勇内心重燃希望。

    朱有勇把研究旱地水稻的想法告诉团队后,还是引发了团队的担忧。

    “团队很支持院士的想法,但是也有担忧。大部分在旱地上生长的水稻产量并不高、品质也不好,旱地水稻研究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稻作研究所所长文建成说。

    经过十余年育种攻关,朱有勇团队终于培育出适宜生长在旱地的水稻种子。然而,播种后,科研人员很快发现,这些旱地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很多传统水稻没有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两方面。

    “相较于传统水稻,旱地水稻是一项新生事物,市面上缺乏适合旱地水稻的除草剂、病虫害防治技术。”朱有勇说。

    对于山区很多农户来说,之前种植水稻的经验较少,杂草、害虫能够通过肉眼看到并采取防治措施,但是病害的发现需要更多农业专业知识。

    自2022年开始,朱有勇开始在云南多地推广种植旱地水稻。当地农户能否学会新的种植方式?“庄稼长得好不好”也成了朱有勇院士跟当地农户打招呼的问候语。

    “不断在尝试,不断在失败。这些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旱地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朱有勇说。

    2022年的秋天,澜沧的旱地水稻迎来丰收,当地农户终于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再也不用对外采买大米了。“这个米好吃,又软又香。去年种了五六亩,收了60多袋,根本吃不完。”当地农户说。

    朱有勇表示,云南山区居民的口粮很大比例需要从外地调运过来,如果局部受灾,粮食调运受阻,当地人的吃饭将面临困难。发展旱地水稻,能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扎根农业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

    2015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战,结对帮扶当时的深度贫困县——澜沧。朱有勇也是从那时来到这里。八年来,朱有勇团队先后在当地推广几十项技术先进农业技术,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旱地水稻等相继在这里开花结果。

    朱有勇团队对繁荣当地所做的努力,当地人看在眼里,慢慢地也将朱有勇和团队成员当作亲人。

    一次,朱有勇按照惯例到农户家进行入户调查,问询近期庄稼的长势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当朱有勇离开这家农户时,这家农户的儿子拿出来十几个鸡蛋送到朱有勇手中。“院士教给我们种植技术,让我们有的吃,老百姓们很开心,所以送他鸡蛋。”当地农户说。

    然而水稻旱种技术的推广也并非一帆风顺。今年年初开始,旱地水稻进一步扩大播种面积的时候,网络上一些网友的质疑,部分别有用心人士的造谣传到了朱有勇耳中。

    “网上的内容我看得少,有一天半夜我听见夫人在哭,后开才知道网友骂我们丧尽天良、骗取科研经费。”朱有勇说,“很委屈,但是我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信心,可以在多地重复出来。只要农民高兴了、农民欢迎了,我们解决农民问题了,我觉得我们农技人员也值了。”

    对朱有勇来说,他的生活和科研早已跟当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紧紧融合在一起。

    “庄稼种下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庄稼生长会非常有获得感、成就感。在整个过程中,不下雨了,庄稼着急你也急;雨水多了,它着急你也着急。这样的日子我感觉非常充实、满足,特别是看到当地人生活改善,更觉得做的一切都值得,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朱有勇说。

    当地农户接受新技术、学会新技术需要时间。为了打通农业技术到达农户的“最后一公里”,朱有勇牵头成立院士技能培训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校等,让现代农业技术顺利落地。

    八年来,朱有勇尽量多做一点、多想一点,把改变当地面貌,帮助当地农户致富视作信念,在朱有勇看来,这项工作没有尽头。

    “科技人员做一辈子科研不就是研究个科研成果吗?这就是个很好的科研平台,我们不到农村去,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我们不到农民群众中去,你知道农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会持续在一线,一代人一代人把这种作风传递下去。”朱有勇说。

    寒来暑往,丰收在望。朱有勇这位自诩“只会种地的农民”,向山而行,把实验室搬进田间地头,引入科技力量,助力当地脱下贫困帽子、走上乡村振兴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

编辑:万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