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明德中学120周年华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为上明德考了两年

2023-10-29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阅读量:222

说明: 10月28日,长沙市明德中学举行了120周年办学成果展演。均为学校供图

10月28日,长沙市明德中学举行了120周年办学成果展演。均为学校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舒文通讯员马臻)10月28日,长沙市明德中学举行了120周年办学成果展演,中国“GPS”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等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级校友回到母校,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该校是长沙第一所迎来120周年华诞的高中。

说明: 刘经南院士(右一)与学弟学妹交流求学故事。

刘经南院士(右一)与学弟学妹交流求学故事。

    求学故事:首考失利后在家自学一年

    明德中学创办于1903年3月29日,是湖南省早期的近代新式中学堂,因1904年黄兴等人在校内创立“华兴会”,学校被称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学校先后走出18位院士,享有“院士摇篮”的美誉。活动当天,看到学弟学妹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表演,台下的刘经南院士不禁回想起他在明德中学求学时的经历。

    刘经南院士祖籍湖南长沙,1943年出生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因躲避战乱而迁往重庆的父母带着他回到故乡。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忆,明德中学当时是一所知名的男子中学,他十分向往去这里求学,1955年,他参加了“小升初”考试,但是几道数学应用题将他难住了。“一道题目是几个管子进水,同时又有几个管子出水,问要多久才能将池子放满。另一道题是有关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角度问题。”因为不会做,那一年刘经南院士无缘明德中学。“当时虽然我感到有点羞愧和沮丧,但是我内心很坚定,一定要继续考。”对于他“复读”的想法,他的父母认为会耽误一年,建议他去郊外的学校,但是他不同意,后来在家自学了一年。在这一年中,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博览群书,潜心钻研,不仅把这类数学题全部解通了,甚至自己学会如何出类似的题。第二年,终于如愿考上长沙明德中学。

“进入明德中学后,我发现学校很重视体育,仅篮球场就有十多个,体育课开得也很多。学校还时不时举办航模展演等活动。”除了这些,令他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老师给他和同学们讲述的黄兴救亡图存,从学校逃出清政府的封锁,在广州起义的故事,激发了他和一批学子为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做出他们这一代人的贡献的强烈爱国之情。

    明德中学的六年求学生涯,为刘经南院士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最终成为我国著名大地测量专家,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其实,受益于明德中学教育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该校办学12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黄兴、陈天华、任弼时、周小舟、苏曼殊、章士钊、陈翰笙、金岳霖、张孝骞、肖纪美等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说明: 近年来,明德中学坚持五育并举、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方略,打造了“明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全域课程体系。

    近年来,明德中学坚持五育并举、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方略,打造了“明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全域课程体系。

    办学特色: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明德经验

    “回望120年的办学历程,一次次攻坚突破,一次次创新超越,一次次涅槃重生,发展至今,学校已经形成了五大历史文化符号:‘辛亥革命策源地’‘北有南开,南有明德’‘院士摇篮’‘泰安球王’‘湖湘气韵,半出明德’。”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总校长、明德中学党委书记刘林祥介绍,百余年来,学校传承坚苦真诚、磨血育人的办学传统,也在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的办学方略,打造了“明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全域课程体系,聚焦“融通·多元·自主·共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培养具有创新潜能的出类拔萃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明德经验、明德模式。明德学子在学科奥赛、北大先修课程、北大培文杯、“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数十项学科竞赛中斩获颇丰。共有8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明德学子全面发展,成为了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入选湖南省英才培养计划的学生数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有20人入选,居全省所有中学之首。

说明: 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教师成长迅速,形成了梯队合理、名师辈出、俊采星驰的明德教师团队。

    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教师成长迅速,形成了梯队合理、名师辈出、俊采星驰的明德教师团队。

    与此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发展和教师培养,聚焦学者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教师成长迅速,形成了梯队合理、名师辈出、俊采星驰的明德教师团队。截至目前,教师发表论文及其他各类文章800余篇,多名教师出版专著,并承担20多项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在省内首屈一指。涌现了语文学科中心、英语学科中心等在省内外富有影响的特色学科。打造名师群落,学校10余名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刘林祥、王胜楚、蒋雁鸣、陈立军、郭文静、何灵芝等名师承担了省市级名校长、首席名师工作室。

    【作者:舒文马臻】【编辑:李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