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张广军
个人信息
人生点滴
成就贡献
院士风采
媒体报道
我要编辑
张广军_期刊论文_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期刊论文
  • 基于双圆特征的无人机着陆位置姿态视觉测量方法

    2005年 -张广军- 《航空学报》

    摘要: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位置姿态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建立了机载摄像机的运动和投影模型。设计了新型双圆图案着陆平面靶标,采用双圆的8个公切点,产生21个具有透视投影不变性的特征点,并提出了在复杂背景中全自动双圆特征的图像提取新方法及标记特征点的方案,实验表明,768×576像素大小的图像,特征提取及标记耗时小于9ms。仿真试验表明,摄像机距离靶标10m左右,噪声偏差达到1.5像素时,单轴位置RMS误差小于6cm,单轴姿态RMS误差小于0.7°,所提出的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能够满足无人机自主着陆位置姿态实时测量的要求。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学模型

    2004年 -张广军- 《仪器仪表学报》

    摘要:介绍了红外二氧化碳传感机理和 RBF(Redial Basic Function)神经网络 ,并将带遗忘因子的梯度下降法应用于 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调整。利用 RBF网络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学习、泛化能力 ,通过采用高精度样本数据训练 RBF网络 ,最终建立起了基于 RBF神经网络的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基于圆结构光的内表面三维视觉检测模型

    2004年 -张广军- 《仪器仪表学报》

    摘要:首先介绍基于圆结构光的内表面三维视觉检测原理 ,并针对微小型构件内表面 ,提出了基于圆结构光的内表面三维视觉检测方案。在此基础上 ,采用摄像机针孔成像模型和坐标变换 ,建立了圆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通用模型及简化模型 ,并对检测模型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和仿真研究。最后基于 5~ 15 mm的内表面三维形貌检测 ,获得了分辨力为 3μm的理论分析结果


    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中光条椭圆中心定位方法与仿真研究

    2003年 -张广军- 《仪器仪表学报》

    摘要:针对在圆柱类工件形位误差的结构光三维视觉检测中 ,光条椭圆弧短 ,造成椭圆中心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利用由两个视觉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对加长光条椭圆弧的方法 ,并针对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存在的光条椭圆弧对不能严格共面的问题 ,从算法上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 ,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 ,得出了仿真结果 ,给出了每种方法的适应范围。研究工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依据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共[26]条 首页 上一页 第下一页 末页 共[7]页
Copyright © 2008-2017 中国工程院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