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为患者抚平“伤疤”

2017-04-03   新华网   阅读量:157

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院士(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人物简介:盛志勇,浙江德清人,1920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曾任解放军304医院副院长、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等职,早在1996年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科研成果奖58项,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是我国烧伤医学专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多年从事创伤、烧伤的研究和防治,为我国创烧伤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把我国烧伤救治水平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国内外烧伤专家评价他“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作为一名军人,他上过战场,经历过炮火洗礼;作为一名医生,他救人无数,见证了我国现代烧伤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他就是我国著名创伤外科学家,烧伤学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出生世家 少年立志悬壶济世

    

        1920年7月1日,盛志勇出生于上海市杨树浦,父亲盛清诚就是一名医生。他刻苦求索从不懈怠,终因成绩优秀,得进梦寐以求的南京金陵大学学医。并与就读金陵女子大学的罗静安结为伉俪。191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盛清诚夫妇俩在上海杨树浦开办了一家叫做“沪东医院”的小诊所,不计得失,为工人减免治疗的费用。父母悬壶济世的医德的深深影响到了年幼的盛志勇,小小年纪便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为全中国的百姓治病。

 

原沪东医院位于福禄街和平凉路交界路口。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图为原沪东医院位于福禄街上的门,后已改名。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求学之路 战火纷飞中磨练成才

    

        1936年,16岁的盛志勇如愿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据盛老日后回忆“上学时每周要学习48个小时,很多人半夜还泡在图书馆,我常在被窝里看书,来不及脱衣服就睡着了。”

        1937年,受战乱侵扰,医学院被迫迁入海格路中国红十字会医院左侧的临时院舍内。学生们也开始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医学专业的学习。

        1939年,上海医学院开始内迁,即将进入大学四年级的盛志勇于当年9月与其他同学跟随吴绍青教授一起前往昆明,开始了临床课程的学习。在昆明的这段时间,盛志勇除学习基础知识,还需跟随教授到门诊分科临诊,并在病房见习。1940年暑假,盛志勇和其他几名同学从昆明回上海,由于此时的昆明也常受到日军空袭,遂未能再返回昆明。他们向医学院提出申请在上海继续第五、六年的学业。1942年盛志勇医学本科毕业,旋即留在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担任住院医生。

    

        远渡重洋 学成归来为国效力

    

        经著名外科学家沈克非教授举荐,1947年,盛志勇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做访问学者。

        1948年,盛志勇修业期满决定回国发展,他的导师普斯(Edgar J.Poth)教授对他极为赏识,舍不得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希望他能留在美国。盛志勇再三考虑认为美国的确工作条件好,但他始终放不下大洋彼岸的祖国和亲人,1948年12月31日盛志勇毅回到上海,因局势混乱,一直在其父亲的沪东医院上班,直到上海解放后,才于1950年回到中山医院。

    

        慷慨赴难 枪炮声中潜心钻研

    

        盛志勇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位优秀的战士,每当国家出现危、急、险、重的情况时,他都置生死于身外,慷慨赴难。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盛志勇加入志愿医疗手术队,在齐齐哈尔第二陆军医院救治志愿军伤员。前线伤员抢救急需大量新鲜血液,他协助沈克非教授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心血库,成功研制出了向前线输送新鲜血液的保温防震箱,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伤员生命。大批志愿军伤员运送到后方,用于止血的明胶海绵出现短缺,盛志勇从冻豆腐中受到启示,成功研制出了淀粉海绵,填补了战伤止血的空白。

    

        深入基层 游走在险峻之间的白衣战士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闻听噩耗的盛志勇第一时间率领一个抢救小组急赴唐山,参与到抢救伤员一线。这是一次与死神做殊死较量的战斗。一位老太太两条腿被楼板死死挤压住,身子被挤进床下一个狭小的空隙里,在震后15天里,仅靠偶然的雨水和自己的尿奇迹般的存活下来,但心跳已经非常微弱。盛志勇闻讯赶到后,凭着几十年的丰富经验,硬是把她从死神手中抢救了回来。唐山抗震救灾归来后,盛志勇撰写了《唐山大地震中大批伤员的医疗救护及创伤治疗的回顾》的报告,此报告在第46届美国创伤学会FITTS讲座上宣读,引起国际创伤界的强烈关注与反响。

        1969年,盛志勇随医疗队来到陕西安康贫困山区,走家串户为人民群众巡诊治病。有一位40多岁的农民患了疝气,痛苦不堪,由于离县城很远且家境穷困,整整忍受了十几年。盛志勇就在一个农家炕头吊起白布单,卸下门板,搭起手术台,为他做了手术。手术成功后,这位农民逢人就说:“在咱这山沟沟里,能碰上这样的老把式,真是我的福气啊!”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盛志勇为山区百姓成功完成了200多例手术。

    

        临床与实践 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

    

        1952年4月,盛志勇被调往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时任副院长沈克非的指导下,盛志勇结合在美国进修的实验外科专业,组建了实验外科系。沈克非推荐盛志勇出任实验外科系副研究员,他们共同开设了实验外科学课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实验外科基地和野战外科实验基地。

        1961年4月,盛志勇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调往301医院担任创伤外科系(烧伤科当时并未独立)主任,开始深入研究烧伤科相关难题。盛志勇首先开展的就是烧伤植皮的相关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包括对各种动物皮肤的实验,最终发现效果最好的还是人体皮肤。但是人体皮肤不仅获取不易,而且保存也十分困难。

        于是,盛志勇提出建立皮库的设想。他建议把平时搜集到的异体皮肤保存起来,需要时便可拿出来使用。从1972年开始,他和朱兆明教授冒着严寒酷暑到北京北郊农场学习人工储存精液的经验,到中国科学院低温研究所请教怎样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皮肤组织的活力,尽可能减轻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到首钢联系液氮的供应。对于皮肤的采取、消毒、加工、降温、复温,抗冻液的筛选配制,不同温度下冷冻对组织和细胞的直接影响和损伤等皮肤储存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实验。他们先后攻克了储皮装置研究、皮肤活力测定、抗冻液配制、皮肤消毒方法以及在不同温度下降温、复温控制等技术难关。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用液氮储存皮肤的玻璃化储存方法,建成了当时全国第一家、亚洲最大的低温异体皮库,使皮肤移植后的存活率稳定在95%左右。

    

        创新观念 治疗不能止于保住生命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病人,痊愈后的皮肤容易遗留色泽的改变。整形植皮技术再高明,也难以使得所植皮片的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的色泽完全一致。盛志勇认为,现代烧伤治疗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保住生命,而应该最大限度的恢复病患的身体机能以及外貌,解除精神上的负担,使他们达到生活自理,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还要走向社会,为社会所接受,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盛志勇和他的同事在烧伤领域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国内最早研制出适用于烧伤患者涂用的化妆油彩,解决了浅度烧伤愈合后皮肤色素沉着或脱色素的问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们根据烧伤的不同情况,总结出一套不同手法的体疗按摩规律和系列功能康复疗法,达到了无疤预防,有疤早治,促进功能康复的效果。一个个四肢疤痕挛缩畸形、长年卧床的患者,在他们的治疗下重新站起来,有的重返工作岗位。

    

        珍重生命 为患者抚平每一寸“伤疤”

    

        盛志勇在烧伤领域的潜心研究和他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都是在为那些经历过重创、烈火灼烧的苦难者带去生存康复的希望。

        而盛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只是风轻云淡地说:“我没做什么大的贡献,有些工作我自己做,许多工作是我出点子,由年轻人去做。可能是做了一些别人没做的事吧。”其实,正是他敢为人先的精神,使得国内外烧伤研究得到了一次次进步与发展,为无数人带来了健康和幸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