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农业部:经严格审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2016-04-26   央广网搜索   阅读量:4

商家炒作“非转基因”的营销骗局不攻自破近年来,国家对转基因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国转基因技术也在逐步完善成熟,在4月13日国家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明确表示,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发展转基因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任何一项新技术被普遍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转基因也不例外,农业部倡导理性、客观地认知和探讨,“不信谣,不传谣”,消费者更不要被一些商家炒作的“非转基因”营销骗局所蒙蔽,为一份所谓的“安全”买单。我国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体系全球最严实际上,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心与误解,无非围绕着“转基因是否安全”这一疑问,而产生疑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部分人对转基因专业知识的匮乏与曲解,导致主观上对转基因有偏见二是部分商家利用人们对转基因的误解,大肆炒作非转基因,甚至不惜制造谣言诋毁转基因技术,误导消费者。针对这一问题,在4月13日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对转基因的安全问题给出权威回应: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其安全问题就备受国际瞩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制定方面,我国也紧跟国际步伐,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先生介绍称,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应配套制度的规定,我国实行严格的分阶段的评价,制定了既对转基因产品又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评估的安全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已展开,直至获得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证书,期间需经历五个阶段,这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前后进行了11年的安全性评价,包括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食品安全等的评估。同时,在评估时,除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外,我国还增加了像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因此,不管是从技术标准上,或是在程序上都是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有权威结论: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发布会上,吴院士强调,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国际上是有权威结论的,即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从科学研究上讲,通过安全评价得以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其从研发、种植、生产、加工、上市等一系列程序都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isaaa)近日发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0年来,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经增加到28个,其中有20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全世界累计种植近20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2倍,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以世界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国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每年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植的面积接近30亿亩,除部分出口外,多数满足国内消费,至今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带来的健康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上已经有数十个国家消费了20年的转基因产品,但其间并未发生过任何安全性问题。在众多事实和数据面前,我们可以看到,草率地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是不科学、不理性的。网传“转基因识别指南”没有科学依据,纯属误导消费者从国际到国内,转基因技术都是大势所趋,但关于转基因的谣言近几年却甚嚣尘上。发布会上,吴孔明院士指出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转基因识别指南”里很多东西没有科学依据,基本上都是随意编造,目的只是为了诋毁转基因产品,误导消费者。像小麦、水稻、水果、蔬菜和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其实都不是转基因品种,我们不能因为过去没有见过,就妄下断言甚至制造谣言。农业部新闻发布会阐明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才能上市,上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传统食品是等同的,经过安全性评价以后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事实上,安全的转基因产品除了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收益外,还能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残留对人和环境的破坏。数据表明种植转基因作物使得杀虫剂的喷洒量减少了至少50%,这与我国提倡的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吻合的。科学看待,莫被“非转基因”营销骗局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