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中国青年报】吕志涛院士:辍学之痛让我珍重学业

2016-01-04   东南大学搜索   阅读量:40

2016-01-04

如果没有中学时不放弃学业,一心向学的时光,就不会有从小山村走出的院士吕志涛

□“独门秘籍”――在吕志涛的床头,常年放着圆珠笔连带活页纸,一旦突发奇想,就算是半夜,他也会爬起来记下,以防隔天醒来忘记了灵感。

“现在社会上的不良浮躁风气,年轻人不可沾染,应该早日学会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学问”。在吕志涛的家乡,解放前素有“七分山地,二分水田,还有一分是河滩”的说法,乡村被山丘环绕,青山秀水,却贫瘠逼仄。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走3里路去上学,初中时还曾辍学一年半在镇上帮工,吕志涛的求学之路艰难坎坷。半个多世纪过去,他回想起一路求学经历,对小学和中学时推荐他考学、帮他出学费、鼓励他战胜困难的校长和各位老师感恩在心,念念不忘。贫困让他过早地学会担当,也让他在学习中抱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愈发勤奋努力。从小山村里的穷孩子,成长为中国“预应力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笃信,成才并取得成功靠三个法宝:天才、勤奋和机遇。

吕志涛深知自己不是天才,是凭借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走到今天。他坦言,如果没有中学时不放弃学业,一心向学的时光,就不会有从小山村走出的院士吕志涛。初中时一度辍学帮工

吕志涛1937年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一个贫困小山村。家境贫寒,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以糠麸度日。吕志涛近10岁时,体重只有30斤。但吕志涛的母亲一直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她东拼西凑地借钱让儿子上了学。邻居有个爱读书的亲戚,每年春节期间来做客总是带本书,有空时就翻看,成了吕志涛的榜样。五年级时,吕志涛就读的镇小学所在地被选为新昌县沃西中学的新校址。小学校长鼓励吕志涛等5个较优秀的学生提前报考沃西中学,跨级一年,吕志涛幸运地被录取了。好景不长,读完初一后,吕志涛家中实在无力供他上学,还急需他回家赚钱贴补家用。他含泪离开学校,开始了迫不得已的打工之路,这一停就是一年半。一年半中,学校老师陆陆续续来访,劝说吕志涛返校学习。直到有一天,校长张纲维亲自找上门,“吕志涛一定要继续读书,他将来一定是个人才!”父亲说,不是不让他上学,只是家里确实有困难。校长一下急了,“有什么困难,我来解决,他的学费我来掏!”对于吕志涛而言,这是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承诺。就这样,在校长的支持下,吕志涛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更懂得珍惜和努力,休学一年半的他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完成初中学业,一举考入县中――新昌中学。高中学校距离家乡35里路,吕志涛每周往返一次。在途中,需要经过一条河流,河面上用六七根杉木搭起一座桥,“现在很多成年人估计都不敢走,但我们从小练出来的,都不怕。”

其时,新昌中学有一批重点大学毕业的教师,“水平很高,讲课讲得很清楚,不管问什么问题都能答出来,而且还很关心学生。”吕志涛回忆,这个阶段遇到的好老师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与思想基础。“人站在小船上,船停在平静的水面上,人从船头走到船尾,船发生了什么变化?”吕志涛拿起手中的报纸折叠船只演示,高中时那道让他解得津津有味的物理题,“其实它考查的是动量定理,估计现在还有很多人解不出这道题。”因为没有额外的习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物理老师,自己总琢磨些开放性题目,时常考考他们。这极大地培养了吕志涛的开放性思维。高中时第一次见到化学实验室,少年吕志涛颇为好奇。化学老师白深炳是个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即使是简单的化学实验,也能让大家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而作为班主任,白深炳更是与吕志涛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上大学后,吕志涛还与他保持通信,告知老师自己俄文学不好的苦恼,白深炳回复两三封信件,鼓励吕志涛战胜困难,“他鼓励我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没问题的’。”当时,吕志涛还很喜欢代数课,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2006年看望当年的数学老师时,年迈的老师一下子叫出他的名字:“吕志涛,我记得你啊!”

勤奋与创新塑造人才

“知识改变命运,成才必须勤奋,只要努力,都会有希望。”吕志涛把“勤奋、创新”挂在嘴边,曾在多个场合,向年轻人分享他的座右铭:“勤奋学习,创新工作。”

如果没有勤奋学习,吕志涛或许还是贫困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深知,条件并不优越的自己,绝非天才,但幸运的是,他凭着努力学习,遇到机遇,把握机遇,“如果不是我勤奋学习,实力强,老师们也不会一直推荐我、帮助我。”时代赋予每一代年轻人不同的使命,但变化中终有不变。吕志涛鼓励年轻人,在重担面前,要做好准备,勤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创新的学习和工作,要学得深,学得活。中学时,吕志涛活学活用的本领很高,“虽然没有参考书,但是把书上知识真正理解了,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理解了,就能举一反三了!”当时学习的很多内容需要牢牢记住,比如定理,是解题的基础,但吕志涛不主张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是死读书、光背书”。至今,他甚至给自己夫人带过的学生的孩子辅导高中数学题,“我还是能够解出来,因为理解了的东西在大脑里,记忆很深刻。”

在高中时,他在校园里参加了美术兴趣班,偶尔画画图。老师们夸赞他画得好,后来大学报专业时,就报了需要绘画基础的建筑学。上学后才发现,原来相比其他底子好的同学,自己画得并不算好。后来,吕志涛虽不在建筑学专业,但仍一直勤于练习,在第一学期的美术课上,甚至有很多素描作品被老师留了下来作为参考样本。从小,吕志涛外语课学的是英语,上大学时,学校改学俄语了。全班只有2个同学从未接触过俄语,吕志涛就是其中一个,连33个俄文字母都不认识。可是,俄语老师却总是提问吕志涛。这让从小就是优等生的吕志涛有些难为情,还为此哭过鼻子。从此,他几乎每天捧着俄文词典,关键词就用红笔画出来背,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100多页的俄文词典,他反反复复翻看。研究生阶段,吕志涛阅读俄文文献就和中文文献的速度一样快了。

在吕志涛看来,勤奋学习是基础,而目的是创新工作。平日里,他鼓励学生们观察、思考,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放过任何创新的突发奇想。履职要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在吕志涛的床头,常年放着圆珠笔连带活页纸,一旦突发奇想,就算是半夜,他也会爬起来记下,以防隔天醒来忘记了灵感。让他的博士生们感佩的是,即使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学术讨论中,吕志涛每每总能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点子,“背后就是老师总在坚持每天阅读国际一线的论文文献,这是他保持了多年的职业习惯”。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吕志涛修建南京电视塔时的故事更是传诵至今。设计人员向吕志涛请教结构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他用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的案例类比,确认方案成立。除了介绍其空间结构、受力性能、预应力设计和施工外,吕志涛还提出必须在他们方案的基础上,配预应力钢筋并加设横梁,以提高抗风、抗裂能力。设计人员都惊讶了,一个不接触电视塔的人怎么懂这么多?“我常看国外杂志,PCI杂志(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学报)有一期就对多伦多电视塔的设计和施工有专门介绍。”丰富的阅读,使得他能够快速把握前沿信息,创新的思想如泉水喷涌。与预应力结缘以来,吕志涛的研究方向常常是国内最早的,甚至是国际领先的。在吕志涛的带领下,如今的东南大学预应力学科是中国预应力领域的一面“旗帜”,矢志于“让中国成为世界预应力的中心”。

唯有脚踏实地,真枪实干,才能收获人生硕果。吕志涛从勤奋中受益,也愈发讨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之风,“现在社会上的不良浮躁风气,年轻人不可沾染,应该早日学会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学问”。在他看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勤奋比天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