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杨秀峰)“如何把我们矿业开发的文化和精神保留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菊兴在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向记者表示,我们的矿业开发从商朝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是有文化、有历史的传承。如今,随着一些地方矿产矿山资源开发的枯竭,建议将一些废弃矿山建成地质遗址博物馆,让我们的孩子们和年轻人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是如何被开采、利用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唐菊兴。(记者杨秀峰摄)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国地矿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牺牲了很多矿业开发的前辈,涌现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矿业人。矿业遗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我呼吁全社会要保护好地质遗迹。”唐菊兴表示:“尽管这个地质遗迹看起来像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疮疤,但是地球已经生存46亿年,她知道如何去修复自己,我们要相信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人类不要去过度关注她,她会很好的自我修复。请不要过度的破坏地质矿产开发遗迹,让我们的子孙们以此去认识地球和矿业开发,并铭记我们地矿领域先辈的付出。”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