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意匠清华七十年——关肇邺院士校园营建哲思”展览开幕

2018-11-23   清华大学   阅读量:39

    编者按 清华校园,历经百年鼎革以有今日恢宏的人文气象,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心血积累。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时间跨度之长、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堪称居功至伟。

    194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理学院的关肇邺,在偶然听到梁思成先生一次演讲后,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毅然从燕京大学退学,转考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与清华校园相伴已整整七十年。七十年来,关肇邺先后主持设计了清华大学主楼、图书馆(三、四期)、理学院(理科楼、生命科学馆、天文台改扩建、化学馆扩建)、西阶、医学院等十余项重要的校园建筑,为新时期清华校园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至为关键的文脉基调。

开幕式现场

    11月1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意匠清华七十年——关肇邺院士校园营建哲思”展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萃集了关肇邺院士七十年来参与清华校园营建工作的全部成果,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图纸、实景照片与视频的形式综合展出。此外,本次展览还包括关肇邺院士的设计手稿和访谈视频等珍贵内容。

关肇邺院士与各位受邀院士、领导亲切会谈

    开幕式前,校长邱勇亲切慰问了关肇邺院士,并对关肇邺院士展览的成功举办表达了祝贺。关肇邺院士对校长给予的支持和肯定表达了感谢,对受邀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对同方部改造项目表达了期盼。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

    展览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致辞

    开幕式上,副校长尤政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尤政表示,关先生对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情怀。在清华度过的七十年,也是关先生勤学、耕耘、创新、实践的七十年,清华大学主楼、图书馆、理学院、医学院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与深情;关先生在每一个领域都持之以恒、深耕细作,不仅有数量,更追求品质。足可反映关先生为清华大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亦反映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勤学精神。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朱小地致辞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朱小地代表中国建筑学会致辞。他表示,关肇邺先生传承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的精神,对中国建筑的思想精髓有深入的研究。关先生提出的“尊重历史和环境,追求和谐及得体,反对豪华与新奇”的建筑价值观,是整个中国建筑界共识的理念。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在致辞中表示,关先生的展览主题鲜明,线索清晰,在他所营造对象的对面进行表达,在他所处的叙事的环境中进行陈述,因而犹如历史的回声。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对展览筹备的总体情况予以介绍。他表示,关肇邺先生的作品非常丰富,此次展览仅选择了他的建筑作品的主线,采取长卷的形式,将关先生七十年的成就分为6个部分予以呈现,布局错落有致,体现了关先生“得体”的重要思想。

各位院士、领导嘉宾为展览开幕剪彩

关先生在导览现场为观众们讲解

    开幕式上,校领导、吴良镛等10位院士共同为开幕式剪彩,展览正式开幕。关肇邺院士与周榕教授为与会嘉宾作展览导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持开幕式

嘉宾论坛现场,从左到右分别为:周榕、李兴钢、邵韦平、黄星元、何镜堂、王瑞珠、关肇邺、何玉如、胡绍学、刘力、梅洪元、崔彤

    导览结束后的嘉宾论坛由周榕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王瑞珠,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绍学、黄星元、何玉如等先后围绕展览内容、关肇邺院士工作的方法、执业精神、建筑创作历程及作品等方面,分享了个人解读与感悟。

    关肇邺院士在清华校园的建筑实践,充分体现出他尊重历史和环境、追求“和谐”及“得体”、反对“豪华”与“新奇”的建筑价值观。出自他笔下的清华建筑,兼寄科学精神与人文魂魄,严谨沉稳而不失巧思灵动;融贯中西智慧与古今意匠,谦逊平和而愈增清华庄严。关肇邺院士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关肇邺院士的校园营建哲思,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清华人的集体想象力格局,也为浮躁年代的中国建筑界留下了足堪导航的思想指南。

清华新闻网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