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

2019-09-12   清华大学   阅读量:59

    意匠清华

    2018年11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意匠清华七十年——关肇邺院士校园营建哲思”展览显示,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心血积累。在对清华校园作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时间跨度之长、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堪称厥功至伟。

    1948年,关肇邺因听了一场梁思成先生题为《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演讲,放弃了燕京大学一年的学历,正式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始学习。从此,他在水木清华园里的建筑生涯开始了。

    1952年,关肇邺毕业留校任教。1956年春,当时26岁的他担负起清华大学教学主体楼群的设计重任,在既缺乏指导又缺助手的情况下,完成了这组7万多平方米大型建筑群的方案设计。清华主楼建成后,其独特的简约古典风格成为全国高校竞相效仿的样板。2009年,这一作品入选中国建筑学会评出的“建国60周年优秀建筑创作300项”。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工程检索大厅内景(正面为书库,两侧为开架阅览室)

    关肇邺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吴良镛先生在《关肇邺选集》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在关先生的创作生涯中,清华大学图书馆设计是很关键的。”

    清华大学图书馆旧馆于1919年和1931年分两次建成,面积约7700平方米,分别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担当设计。1982年,关肇邺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工程逸夫馆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解决了“新”与“旧”、“主”与“次”、“群”与“己”、“文”与“质”等多重矛盾,达到了“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的设计目标。这组建筑被公认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经典,先后获得1993年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工程设计金奖、首都20世纪90年代十佳建筑奖等荣誉。2000年,关肇邺又领衔设计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四期的扩建工程,2006年,设计了新西阶教室,都完美地延续了清华的文脉。

    从1992年设计清华大学理学院开始,关肇邺在20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清华西区内的生命科学楼、天文台改造、化学楼加建和医学院一、二期建筑的设计,最终把清华西区打造成红砖坡顶、具有整体和谐风貌、广被称道的清华“红区”。出自他笔下的清华建筑,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魂魄,严谨沉稳而不失巧思灵动;融贯中西智慧与古今意匠,谦逊平和而愈增清华庄严。

和而不同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图书馆三期,与一期和二期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对校园的核心建筑大礼堂形成衬托之势,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一项杰作。第三期新馆面积2万多平方米,约为前两期建筑面积之和的3倍,体量巨大,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是突出的难题。

关肇邺将三期新馆5层的高大体量退到后面,而把与老馆相同的二层部分放在前面,继续加强了对礼堂的衬托作用;主要入口没有按一般做法置于明显突出的位置,而是隐退到庭院之内,以避免对老馆入口形成抢夺或压倒的态势;外观采用与清华园老区统一协调的红砖灰瓦,门窗形式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取消了挑檐下复杂的牛腿等装饰;几个主要入口处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和砖拱形设计。这样,新馆就在空间、尺度、色彩和风格上保持了清华园原有的建筑特色,富于历史的连续性,但又不拘泥于原有的建筑形式,透出一派时代气息。

正是这样一个“争当配角”的设计为关肇邺赢来了诸多好评,有建筑师将之誉为“神品”。关肇邺在《建筑学报》上撰文“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阐明他的设计理念。清华图书馆三期是对这个理念最好的诠释。

关肇邺在设计清华图书馆四期时,仍然采用红砖墙、坡屋顶,与前三期保持一致,拱形门廊亦保留了清华的文化元素。靠近三期的一侧(南面)采用玻璃幕墙,从里面可以看到三期建筑,延续文化传统。而大门则朝向北边开,下沉广场斜向45度角的拱门与对面杨廷宝设计的明斋入口恰成对称,依然是得体与和谐的理念。

北京大学图书馆

同样的设计理念也体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扩建设计中,但却以截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北大图书馆位于燕园中心区,周围都是大屋顶的传统式建筑。原有图书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实用主义的方盒子、平屋顶,在燕园的整体环境中显得突兀。在关肇邺看来,新设计应对整体环境起到统领作用,采用大屋顶形式是理所当然的。但设计竞赛进行的1995年,北京刚刚取消了“夺回古都风貌”的硬性指令,之前的若干年间北京的每栋新建筑几乎都被带上古典屋顶,否则很难获得批准,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因此,在北大图书馆扩建的竞标中,竟然只有关肇邺一人的方案作了古典大屋顶的处理。关肇邺勇于不跟风设计大屋顶,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地点需要这样一座统领全局的建筑,并与环境协调。

“我始终怀疑把‘创新’作为衡量一个建筑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志的观点。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只有有助于建筑的完美之‘新’,才是有意义的。”关肇邺说,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其核心价值观在“和谐”二字。“和谐”反映到建筑设计上,就是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要和周边其他建筑发生着关系,不仅要满足它的使用功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带来审美感受。和谐不等于对早期建筑的简单模仿,新建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而不同。

关肇邺的重要设计作品还包括海南大学教学办公建筑群,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河北省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馆,中国工程院办公楼……出于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应对,这些建筑虽然大多内容相近,都属于文化教育类,但形象均各呈面貌,初看上去很难判断是出自一人之手。但细读关肇邺的每件作品,建筑师的精神气质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其中——那是一种并不奢华却文雅的气质。不追求外形的新奇突出,不夸张炫耀,着重于总体的和谐,在朴素的外貌风格中表现更深层的思想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霜的磨砺。

壮心犹烈

关肇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他设计的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获20世纪80年代“首都十佳建筑奖”,清华大学理学院楼群获1997年度“首都建筑汇报展十佳建筑”、教育部2000年度优秀设计二等奖,北京大学图书馆获1998年度“首都建筑汇报展十佳建筑”、教育部2000年度优秀设计一等奖、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奖”,海南大学第二教学楼获海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清华医学院获北京市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08年原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设计竞赛方案获国际建筑师协会授予的特别奖等。

仅仅用建筑作品来体现关肇邺大师的成就是远远不够的。在关肇邺自己看来,他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一名建筑师。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资深教授,教学工作实际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也使其建筑创作的类型、规模、深度等受到很大限制,关肇邺对此却甘之如饴。

1984年,关肇邺晋升教授,开始培养研究生。为了对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充分指导,他每年只收一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博士研究生,同时在读的不超过5人。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弟子当中,若干人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蜚声中外。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关肇邺要求自己以及学生们能够跳出建筑学的小圈子,站在文化和社会高度看待建筑。关肇邺曾借用《画论》的分级法来谈建筑,将建筑分为4等:产品、作品、精品、神品。欲达到“神品”水平,只是努力学习建筑还不够,还有赖于多种外围文化的熏陶滋养,以及思想、品格、情感、胸襟等的全面提高。

关肇邺年届九旬,至今仍然壮心不已。1996~2000年,关肇邺以《天安门广场空间改造》为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天安门广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创造性的改进方案。2018年,《天安门广场优化改造设计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关肇邺在清华园的第十二个作品——动振楼改造项目将在2021年完工,届时逢清华大学110年校庆,将为校庆献上一份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