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任凭风浪起,创新好行船——同方江新依托院士工作站实现逆势而上

2017-06-01   创新品牌网   阅读量:30

    2017年年初,江西省2016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出炉。“我国首制、亚洲最领先物探采集作业支持船‘海洋石油771’号高端海工船完工交付”新闻位列第八。入选理由是该船建造精度和重量控制、超长轴系对中安装、船舶减震降噪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噪声及震动指标均比相应规定降低了10%以上,生成并成功申报了10多项专利技术。

沈闻孙院士出席江西科协在同方江新举办的“现代造船工艺技术”学术沙龙


    跻身十大新闻榜单的主人就是位于湖口县石钟山下,长江岸边的同方江新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近几年,同方江新在国防科技工业界、在国内造船行业里捷报频传,声名鹊起,这缘于公司引进院士专家团队的高端智力资源,运用差异化发展策略,有效实施科技创新,贯彻“用高新技术造船,造高新技术船”发展思路抢占市场。“海洋石油771”号高端海工船就是同方江新发展思路与策略的集大成者。

院士把航向
——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

    从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是同方江新最为困难的五年,受全球船舶市场低迷影响,同方江新船舶制造也走入低谷。尽管公司努力转型,船舶制造能力迈上2万吨级的制造水平,但囿于制造技术及工艺与市场需求不接轨,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公司管理层已敏感意识到同方江新已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必须调整航向,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正在此时,九江市科协领导送来了福音,市委人才办、市科协推动的院士工作站建设为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2013年6月,同方江新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高级工程师沈闻孙作为首席科学家入站,实现了企业与我国船舶制造高端科研力量的无缝对接。
    同方江新院士工作站成立后,已是80多岁高龄的沈闻孙院士预判船舶市场发展趋势,把脉同方江新发展方向,提出适合中小型船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他立足大船企不造中小型船舶,中小型船企造不好大型船舶的客观现实,细分出“双高”海工船、公务执法船和边防执法艇等多方市场领域,帮助同方江新重新找到市场定位,一举扭转过去把万吨级民用商务船作为主打产品的市场定位,确立把百吨级和千吨级执法船、执法艇及海工船三大系列产品列为公司主攻方向。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沈闻孙院士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效果明显,公司军品市场、公务执法船市场、海工船市场、商船市场多个领域全面开花,300吨、500吨级系列渔政执法船,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高端海工船订单接连不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喜人成果。目前同方江新占据北方沿海300吨级渔政执法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占据包括60米级海巡船在内的国内各类公务执法船市场份额的二分之一。到2017年,公司手持船舶订单7.5亿元,在造和持有船舶产品12型38艘,其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双高”船舶订单5艘,产值高达4亿元,生产任务排到了2019年,超越同行成为江西船舶工业行业名副其实的“船老大”,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60家重点造船“白名单”之一。

院士解难题
——成功攻克10多项技术难关


    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船舶制造市场中,特别是在全行业进入寒冬的背景下,能够逆势而上的一个关键就是凭借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智力优势,转化应用院士专家最新科研成果,突破10多项关键技术与工艺,打开了产品升级换代的通道。
    减震降噪降温是当今船舶制造行业的一个综合性工艺技术瓶颈,也一直困扰着同方江新的市场开拓能力。院士工作站建立后,在沈闻孙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转化应用院士团队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成熟工艺与实践经验,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达到减震降噪降温效果。采用弹性底座和浮筏来减少船体震动的“双层隔震法”,在船壳上铺设一层用以吸收噪音和震动的新材料,在设备仪器舱铺设一种用抗物棉轻质材料制成的浮动地板,这三道工序的创新与应用使船体的震动和噪声得到明显改善。有一次,北方某渔政局领导来厂上船验货时,船已开出数百米他却浑然不知。
    院士专家团队指导企业在长轴系对中安装过程中,采用提高安装精度、控制误差的核心工艺,较好解决了长轴长时间高速运转导致高温死机停航的问题。该工艺技术在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双高”物探采集海工船应用后,有力支持了船舶长时间工作或航行需求,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为满足公务执法船市场需求,同方江新采用院士团队的“美观造船术”,不仅突破了传统造船理念,而且实现了造船技术的转型升级。现在同方江新出厂的船舶无论是在船体装饰,还是在舒适实用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改进,仪表仪器设备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从工作间到操作平台都装修考究,工艺精细,就像把星级豪华的宾馆搬进了船舱。为了解决船体焊接留下的“疤痕”,公司采用院士专家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光顺对接技术,通过精密计算,使得一直困扰船企“瘦马”难题被一举攻破,所有出厂的船舶再也见不到原来的“结疤”,无论外观还是内在质量均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祝建华(右二)与沈闻孙(左一)院士在展厅亲切交谈

院士育人才
——科研团队整体提升


    2013年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同方江新在培训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为江西省船舶制造行业树立了示范带头作用。
    沈闻孙院士多次来公司传道授业解惑,利用讲座、沙龙等多种形式与企业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2014年7月8日,沈闻孙院士及专家团队冒着酷暑,再次来到同方江新,召开了一次面向全省船舶行业技术骨干的技术交流会,着重针对“海洋石油770/771”、“海洋石油751”等“双高”船建造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指导,就诸如长轴系安装校中工艺、船舶压载水舱保护涂层(PSPC)施工工艺、20MPa以上高压空气管系施工工艺、船舶减摇水舱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船舶阀门遥控系统优化、埋弧自动焊拼板焊缝气孔原因分析和消除措施、有限元分析和软件模拟拉锚试验方法等专业难题逐一与公司科研骨干进行交流,释疑解惑。
    2015年8月,沈闻孙院士来公司,先后多次与企业高管和科研人员一起座谈交流,结合我国在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货船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科研成果,对货舱整体舱口围吊装、软件模拟合拢技术、多自由度推进系统轴系对中安装等进行了详细解读与指导。
    沈院士的悉心指导换来的是企业人才脱颖而出,科研团队的整体提升。公司总经理祝建华、副总经理刘道艳先后入选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高端专业人才,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陶秋琨被评九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知识产权成果从无到有,近两年已申报专利10多项;获得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7项。

院士创品牌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同江方江院士工作站的成功运作,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同方江新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工作站2016年被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技术支撑品牌。有了院士专家团队的倾力扶持,同方江新的知名度、行业美誉度比肩国内大型船企,品牌效应带来订单纷至沓来。2016年12月,在江西省军民融合推进会上,全省船舶行业中的四个签约订单,有三个被同方江新揽下,而且这三个项目均为国内军民品首创高新技术项目。其中成功中标清华大学海洋工程试验母船建造项目意义重大,表明同方江新首次跻身科考试验船舶细分领域,助力企业“走向深蓝”船市;与高校合作的“无人艇作战平台”研发也正等待着同方江新的科研将士们去徜徉。
    任凭风浪起,创新好行船。同方江新依托院士工作站的智力优势,不断创新发展,坚持“用高新技术造船,造高新技术船”的发展思路,结出了累累硕果。从内河沿海到湄公河畔,从浩瀚的太平洋到寒冷的北冰洋,到处留下了同方江新高新技术船舶披波斩浪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