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兰州大学黄建平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坚守只因热爱丨我们的教育故事

2022-06-13   甘肃省教育厅   阅读量:48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个人的发展

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甘肃省教育厅特推出专栏

我们的教育故事

用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

一帧帧视频讲述您

成长路上的喜悦收获

教书育人的坚守感悟

家庭教育的幸福瞬间

支持教育的情怀担当

...…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是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精神写照。近年来,广大高校教师传承黄大年精神,踔厉奋发,把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行。在甘肃,兰州大学黄建平领衔的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今天我们了解这支团队的故事。

    “我出生在西北,所以无论有什么困难,也都想把它建设好。”一句“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承诺,是黄建平志在报国的理想和对西北大地的眷恋。三十余载从教路,半生西部情。2003年,黄建平放弃美国的安逸工作和优厚待遇,毅然归来,将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带回母校兰大,积极开展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用毕生所学回报祖国、以德行修养为国育才、倾满腔热血潜心科研。心有大我,百折不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黄建平给学生授课

    在黄建平带领下,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科被教育部评选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大气科学教师团队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本人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培养了一批能够坚守西北、开疆拓土、奉献国家的青年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国家杰青1人,优青5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成就背后是团队负责人黄建平作为一名西部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初心和家国情怀,也是团队成员们凝心聚力、同力协契、相互扶持的坚守和担当,优秀的团队成就优秀的个人,也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

    张镭——从教40年,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也是黄建平的最佳“合伙人”。说到教学,张镭教授略带腼腆地笑言:“我也没有什么特色之处,就是认真、负责任吧,认真二字最重要,教学就得认真认真再认真”。在张镭心中,认真就是一节课一节课地讲好、一道题一道题地批好、一个实验一个实验地教好、一次答疑一次答疑地做好,“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做好了,整体上才能好,这没有捷径可走,而且教学这件事要长期坚持,积累才能出效果。”

    根据学科特点,大气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有较多数学和物理相关知识,例如张镭讲授的《边界层气象学》和《空气污染气象学》,“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把物理的现象归类描述出来”,不仅要求学生弄清楚物理过程,更要能用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然后再回头进一步对照理解物理现象。如何把这样高深难懂的课程讲清楚,张镭摸索出了自己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初学者,完完全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从备课到讲课自然就能朝着讲透彻讲明白的目标努力了”。穿插讲授学科前沿是绝大多数老师讲课过程中的一贯做法,张镭也不例外,“你学了这个东西理论上有什么意义,应用上有什么价值,或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变化,这都要给学生讲清楚。”学生们评价“张镭老师是我们敬爱的师长。”他先后获得兰州大学师德标兵、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国家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而在张镭的心目中,对照自己上大学时候老师们的言行举止和学识水平,“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以后要做的更好”。

黄建平在野外做试验

    刘玉芝——兰州大学首批萃英学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在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访问交流。2006年博士毕业后,她第一次来到兰州,见识了漫天黄沙和四月飞雪,黄建平教授极具亲和力地接纳,打消了她的不安,坚定了来此工作的信心。此后的日子里,学习备课,打磨课件,练习讲课,直到充满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写论文,申项目,夯实科研能力的同时,也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力。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申报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招收第一位研究生,作为主持人独立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刘玉芝在教学科研方面都有了深厚的积累,指导研究生获得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深入开展了青藏高原气溶胶-云物理方面的系统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2019年入选兰州大学首批“萃英学者”,2020年,《National Science Review》刊发了刘玉芝为第一作者的题为“Attribution of Tibetan Plateau to the northern drought”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封面论文进行重点推介。该论文为认识华北干旱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在区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预测华北干旱具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黄建平团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跟随团队成长的过程中,有乐趣也有责任,有挑战也有压力,面对未来,刘玉芝说:“《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此勉励自己!”

2019年6月黄建平带领学生在塔中科考

    胡淑娟——兰州大学首批萃英学者。具备计算数学和气象学专业背景的她,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大气科学问题,在大气环流动力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中高纬度大尺度Rossby波及低纬度Hadley环流与Walker环流的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全球水平型环流、经圈型环流及纬圈型环流的定义,构建了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模型,与大气运动的原始方程组相结合,建立了大尺度水平型、经圈型及纬圈型环流动力学新理论,构成了全球大尺度大气环流动力学的完整理论框架。她负责的《大气科学中的数学物理方法》课程获批兰州大学2021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并推荐申报2021年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所建成的慕课资源已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学银在线平台”。

    回忆过去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她认为,在团队中总能及时得到关怀和帮助,给人一种坚持的力量,能静心思考,并逐步解决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建平的勤奋和敬业。“我是笨鸟先飞”,她不止一次听到黄老师这样说。一次会议间隙的闲聊中,黄老师谦虚地说他自觉“能力有限”,写文章或者申请书,一般人只需要改三五次,他都至少要改到十几次以上。

    胡淑娟深有感触的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独特的眼光以及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我会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全身心投身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管晓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她的工作风格是“不断离开舒适区”,正是因为这样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管晓丹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陆面过程及气候变化形成机制的研究“渐入佳境”。

    她认为,在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中,保持平常心非常重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能真正离实现自己的理想愈来愈近。“自己在最初的科研探索时期曾经有过很多烦躁和焦虑甚至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时刻,慢慢才开始找到了方向和感觉。我想,只要沉心做好自己的事,结果往往都不会很差。”这也是管晓丹从她的导师黄建平身上学到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

    她说:“现在,我们也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研究生导师,也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身上的责任,我们也学着黄老师的样子去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一届一届的学生都成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谈起未来的科研理想,管晓丹坦言,最想达到的目标是争取做出更多站得住脚的国际前沿性成果。“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做到‘独一无二’,对其他相关科研领域推进作出一点点贡献。”这个目标一直鼓励着她,不断前行,永不止步。

黄建平团队成员艰苦建设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

    李积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回顾成长历程,他觉得作为团队的成员是十分幸运的,团队十分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创造和提供了大量的成长机会。导师黄建平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一流科学理念、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分享给了同事和学生们,使得他们在刚进入科研就接触到了最新、最前沿的科学领域和研究方向。他说,“黄老师很多时候都是半夜回复我们的邮件,为我们答疑解惑。即使再忙,也会抽时间和每一位同学定期讨论最新的科研进展,他以身作则的演绎了何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这成为我作为本科生授课老师和研究生导师的标杆,使我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并养成了与学生及时讨论多交流的好习惯,而学生的快速成长和收获也成为我们团队成员最大的欣慰。”

    黄忠伟——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在2006年以前用的是地面仪器,2014年前用的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台米散射激光雷达。“培养人,造雷达并开展气象研究”,当时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的目光,投注在了跨专业保研的2003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黄忠伟身上——他对雷达研究非常感兴趣。2009年秋,在黄建平的协调下,黄忠伟前往日本东北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他不仅学习了激光雷达技术,还掌握了一项“超能力”——荧光多波段测量。2011年,黄忠伟学成回国组建了激光雷达实验室和雷达智造团队。2014年1月,在总面积不到40平方米的“雷达加工车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并成为生产其它雷达的参考标准。

    近年来,由黄建平、黄忠伟领衔的兰州大学雷达智造团队不断攻坚克难,自主研发的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不仅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服务于铁路和物流运输,还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黄建平在河北省张北县气象局沙尘野外加强观测实验

    黄忠伟说:“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和科研报国的责任,把团队成员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我们的坚定追求。”

    陈思宇——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从事数值模拟协助团队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型。印象最深的是在开始确定研究方向时,导师黄建平告诉她,科研工作者要有责任感,科学无国界,但科研工作者要心中有祖国,鼓励她和团队一起发展中国自己的模式。她说:“一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如果脱离国家的需求,也就丧失了动力和生命力。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可以为西部发展、国家发展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刘晓岳——兰州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新冠疫情预测团队骨干成员。2020年的那个春节,他也许将终身难忘。作为一个武汉人,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求助信息一条接着一条,身边的朋友相继确诊,在那样压抑、封闭、被白色恐怖笼罩的生活中,黄老师号召低年级研究生临时组建疫情预测团队的一通电话给了他希望和勇气。团队组建初期,时常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新冠肺炎疫情和你们做天气气候的有什么关系?你们凑什么热闹?”但导师黄建平的坚持为预测工作指明了方向,逐渐打消了这些疑虑。一次线上组会中,黄老师指出,“你们看看传染病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组,是不是比我们大气运动方程组更简单?大气科学中的‘统计-动力’方法能够完美的运用到传染病模型的求解和优化中。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为战胜疫情做出兰大贡献!”接着,他就一步步在屏幕上推导出传染病模型的近似解。

黄建平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完善,终于在2020年的5月,兰州大学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上线了。基于“统计-动力”方法建立的预测系统,在北京、郑州、厦门等地的突发疫情中得到有效检验。2021年4月,刘晓岳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高被引SCI论文,该论文在短短5个月内就被Nature Medicine等知名期刊引用了30多次。2021年9月,团队收到了来自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感谢信。“黄老师以实际行动向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才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 ’”,进入团队5年,他逐渐体会到了黄老师时常提起的“家国情怀、科研报国”这八个字的分量。

    他说“‘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作为新时代的兰大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不计个人利益,主动请缨,为国家科技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义不容辞。”

    王鑫——黄建平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先后成长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张北斗——曾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团队的“大管家”。协助开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筹建、论证、验收、评估和运行等工作,以及协助负责学院的发展规划、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台站建设。在团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也成长为一名挑得起担子,扛得住压力的既懂专业又能进行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葛觐铭——国家优青获得者,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专注于半干旱区沙尘气溶胶和云的气候辐射效应研究,锐意进取、开拓奋进的团队为他的成长树立了思想上的标杆和行为上的规范,他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始终秉持正心修身、心存敬畏和慎终如始的态度,努力奋进取得更多的成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于海鹏——国家优青获得者,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荣获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和“全国三好学生”称号,入选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一名国防生成长为寒旱区气候变化、中高纬气候动力学、大气水分循环、气候预测研究方向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黄建平与毕业生合影

    团队和成员共同成长,需要一位有格局能凝心聚力的带头人,需要在关键或特殊时候的几次握手支持,需要坚定目标后的砥砺奋斗,面对困难时的责任担当,经受挫折后的重整旗鼓和取得成绩时的淡定从容,需要团队成员共同的坚守。“坚守只因热爱”,这是对祖国西北大地的满腔热忱,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的传承。带着这份热爱,黄建平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把文章与理想写在西北这片广袤无垠的沃土上。

    黄建平简介:

    黄建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专注于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2020年带领团队建立了世界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对全球及区域突发疫情做出了可靠的预测,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47篇,入选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8项省部级奖励,是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获得者。

供稿: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