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三农”院士话“神农”

2022-02-15   人民网   阅读量:48

     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重塑“三农”领域实验室体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种业创新再次引发关注。

     今年是神农种业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一年,实验室如何顺利运行?首席科学家们最关注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院士,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领域的首席科学家许为钢院士。

 

谈谋划:

     “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推动种业全产业链发展”

     作为我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大战略举措,神农种业实验室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努力实现创新成果顶天立地。

     “顶天立地”四字的含义是张新友特别强调的: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重大技术攻关再到重大品种培育,“神农”需要全产业链条的创新。

     2022年,实验室如何顺利运行,张新友概括了四项重点工作:“打基础,建机构;聘请首席科学家,组建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和课题;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1+2+N+X”筹建模式(1指的是总部,2指的是植物研究中心和动物研究中心,N和X指的是紧密合作层和技术辐射层),2022年,起到总体布局和牵引作用的实验室总部要健康运转起来,植物研究中心投入正常的科研工作,动物研究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推进,同时,期待更多科研单位加入实验室建设。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立足河南实际,基于自身优势学科和优势团队,首先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科研。”张新友说。

     长期以来,我省在小麦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水平,要在基础前沿研究方面“补短板”。

     “这也是神农种业实验室的使命。”许为钢表示,要从理论研究、支撑品种选育的重大技术研究、材料创新和挖掘等方面,谋划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方向。

 

谈人才:

     “没有人才,实验室本身很难支撑起来”

     “建设好小麦遗传育种的理论研究队伍、技术研究队伍、材料创新和发掘队伍,至关重要。”许为钢认为,这支队伍需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在发挥现有人员潜力的基础上,广泛引进人才。

     “没有人才,基础研究就做不起来,实验室本身也很难支撑起来。”张新友强调。除了把省内科研人员尽可能凝聚起来,还要根据任务布局,面向海内外招聘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和骨干创新人才。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关键。”张新友说,要尽快协调处理好神农种业实验室与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的关系,实现“1+1>2”的效果,同时还要处理好实验室固定团队和协同团队的关系,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谈愿望:

     “迈出扎实一步,为争创国家实验室打下基础”

     “冲击国家实验室,河南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仅靠河南的力量是不够的。”张新友希望,2022年,实验室能与国家有关部委积极对接,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国字号研发团队开展合作,为争创国家实验室打一个坚实基础。

     “其实,愿望年年都一样,最希望小麦能丰产丰收。”正在永城察看小麦长势、指导当地春管的许为钢表示,如果说今年与过去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我们有信心也满怀希望,河南的种业发展有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整体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