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教师节特别报道丨刘永坦院士:叫我刘老师

2020-09-10   黑龙江日报   阅读量:67

    临近教师节这几天,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纷纷为老师发送祝福信息,刘永坦院士就收到了不少。这些祝福信息无论长短,都是写给“刘老师”。实际上,哈工大鲜有学生称刘永坦为刘院士,他们更喜欢叫他刘老师或者“坦先生”——而这,也是刘永坦院士最喜欢的称呼。

图片

    两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些常人看来的至高荣誉,却不是“坦先生”最看重的“高帽”。他最中意的还是那顶名为“老师”的帽子。“叫我老师,老师是我最看中的身份!”他常常这样说。

    刘永坦从教的六十年,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六十年,但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六十年。他一直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同事和学生爱国奉献,是以科研促教的典范。在学生们心中,有“坦先生”指路,千难万难都敢闯一闯。

教师节,让我们看看坦先生如何带学生。

图片

    在科研攻关的日子里

    坦先生坚持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锻炼学生

    说到刘永坦院士,就一定要提“雷达站”,他带领团队师生在威海荒芜的海岸边建起的雷达站,成功研制建立了我国第一部新体制远距离雷达实验系统,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

雷达站,其实也是一个别样的教学中心。

    新体制雷达涉及了信号发射、接收、信息提取等各个环节,每一处他都要求学生必须实现理论技术的创新,在实践中获得检验。所以,学生们都称新体制的研究是一项“打铁”的活,反复锤炼成千上万次才可以通过。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坦先生反对学生选那些华而不实、脱离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空题目”,主张“真刀实枪放到真实的环境里去锻炼”。他的博士研究生们的课题都来自具体科研实践,都是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图片

    杂波问题就是对海新体制探测领域中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如果解决不好,甚至可能让雷达变成“睁眼瞎”。为了解决它,刘永坦带领师生一起分析杂波的来源、特性,组建若干学习小组,齐头并进、多点出击。

    一名学生回忆说:“那一个月的较真碰硬,使我真正走进了信号的世界。在那里,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号鳞次栉比,坦先生每解释完一种信号特性,我就按照新体制雷达要求进行仿真、计算。一天一夜连着一天一夜,一个结论推翻另一个结论,在每天睡觉不足6个小时的连轴转中,写过的程序已经不知有多少行,下巴上的胡子也一个劲地疯长。

    在巨大的研究学习压力下,团队里每个成员都绷紧了弦儿,开碰头会,汇报课题进度与学习心得,所有人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讲意见、摆事实、谈思路,有时甚至“吵”起来。坦先生却端坐在那里,面带微笑、细听争论。

    他在育人中秉承:科学问题,自然是越辩越明晰;问题答案,自然是越争越透彻。

    坦先生更是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将科研与学生培养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把国防尖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带进课堂,同时把学生带到国防科研一线,真刀实枪地锤炼团队协作攻关精神和攻坚克难能力。他特别强调要用实际数据验证理论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理论要经得起考验。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培养的学生不仅在理论上站得高,还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学生中涌现出了将军、院士、大学校长、教授和国防院所总师、高科技技术公司创始人等一大批栋梁之才,其中有些已经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图片

    在家养病的日子里

    坦先生依然不忘指导学生

    从教60年来,刘永坦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课程。有两年,他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连续讲授4门课,近300学时。

    开始率领团队进军新体制雷达研究之后,作为主帅,刘永坦承担着比别人更加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在基地做试验的劳动强度也远非常人可比,常常由于赶不上吃饭而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疼痛难忍的腰间盘突出曾让他几个月难以行走。

    有一年,刘永坦旧病复发,腰像是断了一样疼,却仍然坚守教学岗位,照常默默地忍住剧痛为学生讲课,旁听青年教师试讲课。直到有一次从课堂上下来,一位研究生发现他脸色苍白,知道老师病痛又突发了,才不顾反对送他回了家。

    在家养病的日子里,刘永坦又多次让教研室的老师把研究生邀请到自己家里来,和学子一起讨论论文的修改,并给予精心指导。

    因此,在哈工大师生眼中,坦先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他有时就住在校园里,对慕名合影的学生他从不拒绝,都会满脸微笑来配合,看起来就是一位普通的长者,衣着朴素,精神矍铄。

    坦先生只要不出差就会定期和学生交流讨论,态度和蔼,一点架子都没有。有一次,他与博士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天色已晚,于是便请学生们集体改善伙食。席间,刘永坦会就学业困境与具体问题进行交流,聚餐往往会成为精彩学术讨论的延续。

    学习上,坦先生是“火眼金睛”的——他的历届学生们都说,做坦先生的学生,功底不扎实是不行的。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东西逃不过坦先生的“火眼金睛”。有没有仔细查阅文献资料、做足功课,坦先生只要和你一讨论,立刻就“原形毕露”。

    生活中,坦先生又是“明察秋毫”的。他始终关心学生每天工作多久、睡眠多少、作息是否规律等生活情况,甚至是感情问题也常常促心交谈。当听到谁有困难或遇到什么烦心的事,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还经常慷慨相助。很多学生都说,与刘永坦接触的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全方位的指导。

    坦先生说,“有的人聪明,学什么东西立刻理解,是好事。而有的人或许不够聪明,但做事踏实,他可能会走得更远”。

图片

    课堂上实验室中

    坦先生把爱国作为教学科研的核心

    辛勤耕耘六十年的教师生涯,他一直用实际行动教育和感染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爱国奉献刻苦钻研。

    刘永坦始终站在国家立场,从学科特点出发,将培养优秀的国防科技事业急需的领军人才,作为自己报国志向的追求。一边搞科研、一边上讲台……

    刘永坦说:“对祖国的爱,都是很具体的,具体在每一天怎样去做人、做事和对待工作上。”

    刘永坦经常跟团队师生说:“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使命。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我们做,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刘永坦经常和学生们说:“是国家的需要,让他找到奋斗的方向。”

    这些都不是“空话”,坦先生一直都在践行。84岁的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如今依然初心不改、奋斗不止,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雷达的国度中驰骋四方,不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度。

    坦先生用一辈子献身国防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把爱国作为教学和科研的核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思政课上到了每个学生心灵最深处。

    坦先生就像一团火,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学子,点燃了他们不负韶华的报效之心。

    强大的爱国向心力,让坦先生变成了“磁核”,源源不断的把人才吸引到祖国的北疆。张宁教授,从团队组建开始就跟随刘永坦一起攻关;许荣庆教授,从MIT林肯实验室进修回来,加入团队……

    在这块“磁核”的吸引下,近40年来,刘永坦的报国心、强国梦在不同时期吸引着同心筑梦的青年学者来到黑龙江,来到他的身边。刘永坦亲手培养、带领这群敢啃硬骨头、放弃优越条件的年轻人,将热血与青春播撒在龙江大地。

    记者:衣春翔

    编辑:李航

    责编:杨晔审核:李国玉统筹:陈长辛

    监制:刘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