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戚发轫院士:“我这一辈子干了两件比较大的事”!今天讲讲第一件

2021-09-22   央视网   阅读量:16

921

简简单单的三个数字连在一起

对中国航天人来说

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29年前

刚刚拉开序幕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

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局面

而短短29年后,当我们怀揣着圆梦的喜悦

终于抬起头来,仰望星辰和大海

却很难了解到,那一代代航天人

究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

他们心中的怕与爱

装得下整个中国的未来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情感

背后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或许,只有作为亲历者的戚发轫院士

最为清楚

1970年4月24日

由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当一曲《东方红》响彻九州

中国航天事业也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谈及当年的研发历程

尽管已年近90高龄

可戚老的目光里

依旧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我这一辈子干了两件比较大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发射东方红一号

这很难忘”

1958年,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

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倡议

1965年8月2日,周总理批准了中国科学院上报的

《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

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期间

发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也就是“东方红一号”

周总理的要求简单明了: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必须比美国、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先进,

技术要新,重量要重,

发射机的功率大,工作寿命长,能听得见声音。”

1965年

一群年轻人毅然来到内蒙古的戈壁荒滩上

开始了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拓荒

大漠中流沙后移

每跨一大步都要后退半步

腿肚子一拉一紧

要不了多久腿便酸疼僵硬

即便如此

他们的脚步也不曾放缓

理想固然丰满,现实却十足骨感

当时的新中国

面临的不只是一穷二白的落后现状

苏联专家的全部撤离

更是让研发过程困难重重

要实现中国航天“零”的突破

一切只能靠自己!

夏天要做低温实验

在哪做

在海军的冷库里

穿着塑料鞋和大衣

实验完成了

塑料鞋也冻裂了,碎了

为了检验卫星天线在高速旋转中的安全性

科研先辈们在仓库研制转台

模拟太空

为避免天线甩断伤到人

大家用包装箱盖子挡住身体

从缝隙里观察实验

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实验

才搞清了尺寸和整个程序

回忆起当年的艰辛种种

戚老的脸上不见丝毫抱怨

却满是骄傲与自豪

尽管已经过去了50多年

可提到“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场景

戚老依旧难掩喜悦与激动之情

“发射的时候在酒泉基地,我是搞卫星的

点火以后一下爆了,芯箭分离

搞火箭的同志都跳起来了,高兴了

我不敢高兴,我还没有听到《东方红》乐曲

等卫星绕了半圈到了喀什站的时候

我跳起来,真是终身难忘

这个时候很幸福,成功了!”

“搞航天的人都要有一颗爱心

‘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

在戚老的记忆里

为实现心中的航天梦

那么多的科研人员甘愿接受保密需要

隐姓埋名前往戈壁滩

只为中国能够早日踏入万里星河

他们不在乎半生面壁

也不介意半生筚路蓝缕

他们怕的

是自己的努力换不来

中国航天事业的那一个奇迹

而他们爱的

也不只是面前的星辰大海

还有身后的亿万同胞

和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要准备吃苦

把自己的时间、智慧和精力献给国家

做好航天。”

这就是所谓的“两弹一星精神”

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航天精神的具体体现

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多的是需要一代代人的奋斗

和一份“传承”的勇气和力量

看着新一代的航天工作者

戚老给出最深情的寄语

“年轻的同志不要忘记过去,

要有耐心,要吃苦,

我相信你们比我干得更好。”

怎样的付出才称得上可歌可泣?

怎样的壮举才配得上感天动地?

老一代航天人的这段经历

还有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奋斗故事

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而即将于国庆假期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也恰好再现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一段故事

在举国欢庆之际,不妨走进影院

去感受父辈们的航天故事

和他们那一代人的怕与爱

也以这样的方式勉励自己

在科技强国的未来征程上

迈出坚定而踏实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