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产业数字化商业数据、工业数据必须打通

2019-11-27   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42

  一天1.7亿个产业带订单,消费者和工厂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近。

  双11,一场阿里供需产销协同的检验围绕C2M在全国的产业带铺开。阿里希望找到一种所有制造业产业带都能够通用的商业模式,以此带动产业带商家共同转型发展。

  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中国消费者,唯有按需定制的C2M:需求前置、按需定制,柔性生产,而在供应端,C2M让对厂家不再盲人摸象,有望彻底解决库存和积压的难题。

  C2M的前提,是精准收集、甚至洞察、预测个性需求,然后把这些个性需求汇集,合并同类项。反馈到生产环节时,其实已经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化,才能成就高性价比的个性定制。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把全球的消费者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倒逼服务,在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下都讲究用户体验,这就倒逼服务升级,服务升级倒逼制造升级,所以整个供应链都在讲智能化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提出,数据应从制造业中来,也应该回到制造业中去。

  今年双11,阿里结合需求分析,向扬州一牙刷制造企业提出了9块9电动牙刷的建议,该款产品在双11当天尽管提早就备了超越日常20倍的量,依旧开售29分钟就卖空了。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新故事:在供应端,原本高度割裂的生产、品牌、销售环节无缝连接起来,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在需求端,则实现了低价、优质的双赢。

  杨华勇认为,商业数据、工业数据需要打通,需要一个平台,把生产的计划,订单的信息、市场的变化都变成数据、变成算法,融合在一起,包括企业内外生产以及能源的调度,都要贯穿工业的全部过程。

  现在协同制造是产业链,从用户到供应链的管理,个性化的设计需要数据的互联互通,跨界融合。场内、区域网,以后还有行业网,国内外、境内外都需要打通。

  在他看来,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该有四个阶段。“企业上云”,只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做中间件和中台战略,第三阶段是实现数据治理,最后实现全局智能,也就是工厂大脑、协同制造、智能制造,设备的制造靠机器的智能。

  整个制造业的变化正在发生。

  今年双11,阿里B2B深度赋能的2000个制造业产业带,向全国和全球消费者直供源头好货。双11当天平台产生了1.7亿个产业带订单,全国2000个产业带的5000多家完成数字化改造的新工厂,为平台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优价的新供给。

  据业内分析,1688作为内贸最大的B2B平台,在供给侧全面、深度发力,利用强大的生态效应和数字化能力,有效创造市场的“新供给”,提供“买得好、买得省”且多元化的新消费选择;由此创造的新消费,又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