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报国是我们心头鲜明的烙印

2019-10-01   中国江苏网   阅读量:28

  中国江苏网讯 8月8日,在首都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礼堂,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暨首次学部委员会议召开。继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我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这次当选责任重大,我将在这个平台上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医疗卫生健康的政策提供咨询,为医学科技发展的智库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953年,我出生在江苏南通。1977年,我跨进南通医学院大门,毕业后留校任教。干的是人体解剖,当时许多人不愿意干,我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那时候,条件相当简陋,在一间原本用作仓库的不到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实验。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科研材料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最贵的就是一台1000多块钱的冰箱。

  但当时的科研氛围让人感动,整个团队都放弃所有节假日,起早贪黑,每个人一年要干两三年的工作。支撑我们的是一个信念:在世界医学科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就这样,南通医学院一群年轻人,在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的事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很荣幸,我是其中的一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热”中,我也很想出国去深造学习,但是我打定主意:我的根是在国内,学成后一定要归来报效祖国。我的父亲是位离休老干部,他经常对我说,晓松啊,你有本事要回国服务。当时,我还很年轻,不是很理解父亲的话。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得益于国家的人才政策。如今已经成为院士的我,才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殷切期盼,科技人才一定要为家乡、为国家服务,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贡献力量。因此,我们培养年轻人,也鼓励他们要爱母校、爱家乡、爱祖国,培育他们强烈的家国情怀。

  1987年,我获得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那一年是34岁。1990年,我和课题组创造了“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的新技术,解决了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当年的金秋时节,我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重建显微外科会议。走上讲台,用英语向不同肤色的400多位各国专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因为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国外不少大学都向我抛来橄榄枝,但都被我婉拒了。别人问我,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傻不傻?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走,一走整个团队就没有了,南通医学院的优势学科就没有了。在我看来,一个学科能够形成特色,至少需要三代人的积累。我不敢忘,不敢忘记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不敢忘记父亲那句“有本事要回国服务”的叮嘱,不敢忘记祖国这片土地的浓浓恩情。

  1995年,我获得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一荣誉更加坚定了我的研究方向。此后,我们开始啃下一块“硬骨头”——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这是百余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2006年,在完成了大鼠、犬、猴等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国家863课题资助下,着力推进组织工程神经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进入临床,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这一研究成果,攻克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的组织工程神经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走在了世界科学的前沿。

  科学报国,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最鲜明的烙印。我要始终在科研道路上执着攀登,目标是要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和产业发展中心,让中国的神经再生研究永远站在世界最高点。

  记者 王拓记录整理

  视频/音频 王悦谋

 

8月8日,在首都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礼堂,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暨首次学部委员会议召开。继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我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这次当选责任重大,我将在这个平台上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医疗卫生健康的政策提供咨询,为医学科技发展的智库建设作出应有贡献。这一研究成果,攻克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性难题,使我国的组织工程神经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走在了世界科学的前沿。视频/音频王悦谋。

8月8日,在首都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礼堂,中国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