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公园城市不仅是“表皮的绿”

2019-04-22   新浪   阅读量: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公园城市不仅是“表皮的绿”

每经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刘艳美    

2018年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来到成都,受聘为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顾问专家。2019年4月22日,时隔近一年,他再次来到成都,在首届公园城市论坛上,分享一年来对公园城市的研究。

当下,很多人理解公园城市就是在城市中建设更多公园、更多绿地。在吴志强眼里,公园城市远远不仅是让眼睛看到绿色,“更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整个生活系统、整个生产系统,能够道法自然,学习自然生态的生生不息,能够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这是真正的要义所在”。

三个问题

近年,各研究机构、城市主政者讨论了很多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空间、资源等。但在吴志强眼里,各种城市病的核心是三个问题。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吴志强多次表示,城市是地球上人工建造的最大智慧生命体,“但今天为止,我们一直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从1851年开始,工业革命为城市带来大量污染。今天看到那些漂亮干净的工业城市、文明城市,包括欧美、日本等国家,其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将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解决。“我们自古就讲天人合一,现在要做得更全,就是天城人合一。”

二是系统性不够。“城市是一个生命体,而现在它各个部分之间不协调。”吴志强说,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个发展角度,历史文化来了,拼命搞历史文化;经济来了,拼命搞经济;住宅来了,拼命搞住宅,“一个系统促进而其他系统瘫痪,这是造成城市病的最主要原因”。吴志强进一步解释:“我们的现代文明,尤其是这些年来一直在谈单点突破,而忽略了系统性。”

最后是代际问题。吴志强认为,代际核心应该在于“承传与创新”,和人的身体新陈代谢一样,城市文化在代际之间的“承与创”正是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

“城市是可以从生态中学习智慧的。”吴志强强调,维护生态是底线,而上线应该是将生态作为我们的“老师”。

家在公园

公园城市究竟怎样规划建设?吴志强强调“混合模式”,工业革命最大的问题是把空间上的要素进行大量分割。1933年,由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拟定的《雅典宪章》,主张把城市和城市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城市功能走向分割。

吴志强认为,复合才是中国城市的魅力。他提出复合发展模式的关键词——“家在公园”。这是指将生活生产所需的六大功能——职、住、医、教、文、商与公园结合在一起,在区域内实现15分钟通达。这类区域,过去称为社区,吴志强认为更有中国味道的词语应该是“家园”。

通过对全球数据整理分析,吴志强发现,人的生活最需要的日常支持就是上述六大功能。但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里这些功能被分割、拉开在很远的地方。“这头工作,那头生活,整个生活单元距离大大增加,这成为现代城市中共性的难题。”

“如果把这些日常需求最根本的六大功能与家园组合在一起,这个城市会变得非常智慧。”吴志强说,它把一个日常能源、时间、距离上的消耗划到一个最小单元,此时不仅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便了,整个城市的能耗也大规模下降,这就是一个聪明的模式。“你去观察,自然界的生命不会把资源故意浪费在大量运输上,它的基本生命运行过程,是一个最小的能耗单元。”吴志强补充。

“家在公园”模式令人向往,问题是在已经开发较为密集的主城区,如何实现它?对此,吴志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主城区我们还有很多立体空间来进行提质,实现“家在公园”关键在于要素配置,“这种模式需要按照真正的元素配置来诊断每一个人、每一个基本生活单元里面缺少的要素。”

成都样本

在吴志强看来,公园城市对于成都特别的意义,正在于理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成都西北和东南生态差异很大,它绝对不能随便地去模仿一个其他大都市的形态。”早在2008年,吴志强就曾来到成都工作,走过成都不少地方。“我当时感到这里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基本关系。这也是发展的底线。”吴志强指出,成都已不再是十几年前的成都,它现在承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需要站在高远的视角来对待公园城市建设。

吴志强认为,在建设公园城市过程中,我们要诞生一批智慧绿色工业,这些工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除了建设我们自己的公园城市外,技术还可以输出到非洲、中东等,在为他人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创造我们的就业率。

实际上,努力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正是世界潮流。吴志强认为,在此大环境下,成都以公园城市“破题”,创造真正智慧的模式,可以对全世界有所贡献。比如此前提到“家在公园”,如果这种生活单元能耗最小的模式实现,这在全世界都会产生推广力。“我们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同时,也会为世界带来启发。”

(本文来自于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