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中国核工业的精神传承

2015-01-18   中国科技网搜索   阅读量:35

中国核工业的精神传承本报记者ampnbsp陈ampnbsp瑜ampnbsp刘ampnbsp垠ampnbsp“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中国种的是蘑菇云,收获的是鹅卵石。”ampnbsp但就在苏联毁约停援5年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漠深处爆炸。若赫鲁晓夫早年有知,或许会为当初的断言懊恼不已。ampnbsp60年来,核工业人书写了一部自主创新的创业史,一部跨越发展的开拓史,一部献身国防的报国史。ampnbsp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核工业如何不负坚守一甲子的艰辛?又该如何将光荣与梦想,沉淀为砥砺的锐气,化作建设核强国的动力?ampnbsp“我们不仅要回顾物质成就,更重要的是传承精神。”在年近八旬的胡思得院士看来,60年的成就不仅是研制了多少核武器、建成了多少核电站,还应该包括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ampnbsp1999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24个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ampnbsp“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10年前,中核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郑庆云归纳提炼了“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ampnbsp“这都是一代代核工业人用青春汗水铸成的历史丰碑,是事业之魂,力量之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仁宇院士说。ampnbsp自力更生实现“两弹一艇”强军梦ampnbsp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mpnbsp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ampnbsp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ampnbsp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我国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西方科学家评论: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ampnbsp彭士禄院士率领团队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没有用外国的一颗螺丝钉!ampnbsp两弹一艇,一曲改变新中国命运的交响乐,是数十万人用生命合奏出来的。ampnbsp他们当中有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参加建设的核科技专家;有身背婴儿翻山越岭的铀矿工作者;有在狂风黄沙中住地窝子、在风雪高原吃青稞的基地建设者;有一大批和职工一起住帐篷、住地窝子、住干打垒,把条件好点的房子让给科技工作者居住的核工业管理者;更有面对死亡视事业高于生命,以身许国的核科学家。ampnbsp今天他们的许多感人故事仍被传唱。ampnbsp空难时,郭永怀为了保护装着数据资料的公文包,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被烧焦;氢弹实验降落伞未打开,邓稼先第一个奔向随时可能爆炸的爆心;曹本熹进入沙漠荒原搞核燃料生产,晚年却一直跟人合住一所房子直到去世;王承书隐姓埋名一辈子研究铀同位素分离理论,却在遗嘱中倾其所有交最后一次党费和捐给希望工程……ampnbsp第一代核工业人留给世人最深的启示是:自力更生,以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和感天动地的革命豪情,实现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弹一艇强军梦。ampnbsp二次创业中传承发展ampnbsp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的研究员级高工姚益轩刚和团队摘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ampnbsp近30年地浸生涯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疆吐鲁番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浸试验工地。ampnbsp工地地处戈壁深处,夏季最高气温在48摄氏度以上,24小时不间断的风沙刮得试验队员吃住用的寝车摇摇晃晃。ampnbsp由于风沙和高温,空调不工作,想在寝车里整理一点资料、探讨一些技术问题都十分困难,想睡个安稳觉更是一种奢望。ampnbsp但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学习新知识,思考新观点,探索新方法,找寻新材料,研究新设备。ampnbsp团队里另一名获奖人、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地浸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建华印象深刻的是,刚毕业的他在每晚的例行碰头会上提到的一个细节引起关注,大家赶紧开上拖拉机到试验现场,借助微弱的手电筒仔细研判,忙完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后来的试验证实,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细节”。ampnbsp“正是专业上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浸采铀技术才得以不断完善、进步。”李建华说。ampnbsp这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在核工业二次创业中的传承和发展。ampnbsp1983年6月1日,秦山核电站开始从蓝图走向现实,核工业二次创业的大幕拉开。ampnbsp为快堆坚守近半世纪的徐銤院士被认为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楷模。ampnbsp“那么多优秀科学家为了国家利益,放弃国外优越环境,我们只是跟着学。”徐銤说,“我坚持46年,不光因为对快堆有感情,更重要的是从老一辈科学家那里学到了对事业的执着。”ampnbsp在这一阶段,涌现了一大批素质过硬、勇于创新、成绩卓著的技术、管理和技能人才,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核科研、设计、建设队伍,为核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ampnbsp精神的“基因”不会随时代改变ampnbsp在过去十年里,郑庆云行程上万公里,做过50多次关于“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和创业精神”的讲座,讲座对象“大部分是青年”。ampnbsp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无需再像老一辈那样吃苦,但会有很多过去不用面对的困难和矛盾,“比如老一辈人不用顾虑买房买车问题,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一般问题组织上会帮着解决;老一辈人不用担心丢了工作无处安身,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老一辈人不会有很多情感和心理困惑,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人需关心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ampnbsp“时代变迁,两代人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会有差异,但‘爱国’‘敬业’的基因没有变,也不会变。”郑庆云的感受,来自于课间青年们的反馈,也来自于课后青年们写的一些感言。ampnbsp“真是受到了一次净化心灵的教育!”ampnbsp“我印象最深的是事业和使命两个词!”ampnbsp“老科学家们太可敬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严谨学风永远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ampnbsp“无论是在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年代还是现在,‘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都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科研道路,发展高科技的精神支柱。”胡思得说,当年可能需要住帐篷、住“干打垒”,现在科研工作环境、条件改善了很多,但仍然会面对一些全新挑战:核工业的任务并不比当年轻,核电站、核技术应用等领域仍有很大进步空间。“精神绝对不会过时,它仍然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法宝,是核工业的一个法宝。年轻同志,特别是核工业的年轻同志要把‘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把这些精神发扬光大。”ampnbsp(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ampnbsp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