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专家:“天河一号”不是国外技术的简单堆砌

2010-11-18   央视网搜索   阅读量:19

针对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有人质疑说,“天河一号”是将国外的技术进行简单堆砌而成的。对此,国防科技大学有关专家回应说,“天河一号”不是用国外的技术简单地堆出来、攒出来的,而是拥有很多自主知识产权。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河一号”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楠介绍说,“天河一号”从一期系统峰值速度为每秒1206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升级为二期系统峰值速度为每秒4700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确实借鉴了一些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但仅靠这些技术实现不了今天这样的计算速度,而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提升和综合优化。“在升级后的系统中,采用了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高速互连芯片,芯片性能是目前国际高端商用产品的两倍以上,使得CPU之间的通信速度大幅提升;中央处理器也首次部分采用了我们自主研制的‘飞腾-1000’芯片。”“我们在‘天河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突破核心元器件技术瓶颈,极大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廖湘科说,在“天河一号”研制过程中,我们突破了多核多线程系统架构技术,自主研制了64位8核“飞腾-1000”通用CPU,解决了超级计算机CPU间高速高效互联通信的世界难题,研制成功高阶互连交换芯片、高性能互连接口芯片。此外,科研人员还研制成功4类结点机、2套网络、15种印制电路板以及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并行程序开发环境与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从而在异构融合体系结构、基于高阶路由的高速互联通信、高性能虚拟计算域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天河一号”主任设计师杨灿群研究员告诉记者,为了让用户能充分使用“天河一号”强大的计算能力,在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对操作系统进行了并行调度、能耗管理、虚拟化和安全隔离等方面的针对性设计,专门提供了一体化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性能分析,尤其是针对异构融合体系结构,研究开发了新的编程方法。这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用户使用“天河一号”的技术门槛,扩大了应用领域。李楠说,一系列的创新突破,使“天河一号”具有高自主、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著特点,更为“天河一号”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特殊符号。(记者周润健、余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