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钱江晚报:“郑州桥”的胶水,有点冤

2011-09-09   央视网搜索   阅读量:32

“耗资3000多万元,不到两年桥面两侧80个石栏杆掉了26个,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安全!”近日有网友爆料,河南郑州夏意桥的桥柱和柱头之间竟然是用胶水粘连而成,只要稍一用力推动,这些数十斤重的石柱头就会掉下来。  这个“桥糊糊”只是小弟。前两年,投资5000万、名噪一时的南京汉中门大桥也难免胶水糊桥的命运。这几年,胶水技术又有大发展。桥梁专家余钟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桥面的花岗岩铺装、桥体岗岩栏杆的柱头装饰都属于后期装修施工。而用石材胶粘接是一种常规做法,应用广泛,它的功效不同于普通胶水。  也许专家说可以用胶水粘桥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专家作为理论工作者,往往只能猜到开头,不能猜到结局。  著名桥梁专家范立础院士就曾经说过,“科学不可能认识到终点。如果以前的规范做得不够谨慎,对风险估计得不足,那么在新规范里就要改进。我国的规范几乎是多年不改,而美国的规范每三到四年修订一次。”专家们依据的规范是什么呢?按照交通部门设计规范,室外受雨淋的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最小设计厚度尚不到国际通用规范规定的一半。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仅为美英的68%和60%。这么个标准放在过去可能会顶上个几十年光阴,即使胶水粘合质量不过关也不会立马就塌了,但是放到当下,车辆数量大爆炸加上河流污染日益严重,这座“郑州桥”必然老得更快。  在规范上尚且如此,在管理养护招投标环节上,专家的话语权更加堪忧。例如,胶水糊上去往往没干透就“抢进度”,片面追求政绩的结果还导致了“早强水泥”在我国的普遍应用。在施工阶段,层层转包,装备落后,人海战术,节约造价也都超过了专家们的“理论头脑”。这个时候不能怪胶水,也不能怪专家,科学模型无法考虑“腐败”和“政绩”这些变量。  离奇的变量太多,责任的坐标缺失,科学家也只能徒唤奈何。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外滩“外白渡桥”当年的外国承建公司来函给中国政府部门,称到某年某月某日,该桥寿命已到100年,“我们对该桥的责任已经终止”。而在缺乏“目标使用年限制度”的中国,谁敢对一座桥负上100年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