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少年闵恩泽留言同学:为学必先会疑(组图)

2014-09-06   网易   阅读量:32

“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蓉举行,讲述700位科学家的故事天府早报记者郑其摄影报道海外归来科技专家杨承宗的工资待遇,气象科研工作者陈学溶的科研笔记……昨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成都展出。主办方介绍,展览涉及近700位我国现当代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及心路历程,仅历史资料近千件,其中多项展品,均是首次对外亮相。展览9月18日结束。风趣外孙与院士签合同,准时下班奖啤酒在人们的印象中,院士们都是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其实他们也有着风趣的一面。此次展览上,记者便发现了彭士禄院士当年与外孙彭瑶签订的《合同书》。字里行间的幽默,让人对这位核动力学者的印象更为丰满。彭士禄院士是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曾任大亚湾核电站等重大项目总指挥。“彭士禄在80多岁高龄时,仍然心系科研,因此时常超时间工作。为了让外公早点下班,于是外孙彭瑶便与他签订了这份合同。”讲解员向观众们介绍了这份《合同书》的起草背景。这份合同书签订时间为1999年8月15日,由外孙彭瑶亲笔起草拟定,总共4条,彭士禄为“甲方老朋友”,外孙彭瑶为“乙方小朋友”。合同里,作为甲方的彭士禄被要求每天下午5点30分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如果一周内都准时到家,奖励啤酒2罐或一瓶;每天晚上一杯葡萄酒,表现好加一罐啤酒;12时以前必须睡觉。与此同时,作为乙方的外孙彭瑶需要履行的合同义务是“乙方保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增强独立能力”。合同盖章处,甲乙双方均签名确认。看着这对爷孙的合同,记者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甲乙双方愉快而友好达成协议”的画面……偶遇少年闵恩泽留言“为学必先会疑”闵恩泽院士是我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成都人。2008年,在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闵老笑着说,“我回国50多年来,好多事情都变了,就是四川口音没变。”此次展览中,记者竟然与少年时代的闵恩泽“偶遇”。在展览中,一张田友元的同学留言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张留言册上,17岁的田友元中学毕业,闵恩泽用毛笔字写下“为学必先会疑”几个字,笔力遵劲,字里行间的先进思想,使人不得不感叹我国科学家年轻时代便铭刻在心的探索、求实精神。另外,记者还发现不少著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照片。作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此次展出了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3人于1966年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合影。照片里,3人穿着中山装,齐齐望着镜头面带爽朗的微笑。此次展览的现代科学家身影里,有多位科学家与成都“结缘”,其中包括“歼七之父”中国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基达,“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金属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能宽等学术界泰斗的科研故事。兴奋八旬院士来观展,忆冬天做爆轰实验展览中,今年已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弯着腰,仔细端详着每一张照片。在看到一张拍摄于1984年的照片时,胡仁宇兴奋地指着照片说,“那是陈能宽,我们当年一起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啊,还有高潮!我站在最右边,没看出来吧。”看着老照片,胡老的话语多了起来,“当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负责爆轰实验的工作,在完成原子弹、氢弹的‘冷实验’,但我们的心,都是‘热烫’的。”在一张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的合影面前,望着照片里的周培源、钱三强等人,胡仁宇站定了脚步,“他们是我的老师,我的前辈。这些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也时常教导我们,国家要强大,就要科技强大。作为科技工作者,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贡献一生。”链接饱眼福部分展品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