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雁城大家·聂建国:追逐土木工程强国梦

2019-02-06     阅读量:42

作者:文倩芸,朱红丹,李智彬   摄像记者:   特约记者:

【导语】
雁城衡阳,才俊辈出,走出了一大批院士,他们不仅是家乡衡阳的骄傲,更是国家的栋梁。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期间,让我们重温《雁城大家》系列,聚焦这些从家乡走出去的院士专家。开篇我们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是如何追逐土木工程强国梦的。
【快剪】明快时尚音乐
  各大城市各种桥梁+高层建筑
  院士在各个地方拍摄桥的一组+学校+实验室+研讨论坛……
【现场】
5924-5925
  点火+切+下锅
【现场】
5927
  做豆腐是我的拿手菜,姜要稍微早点, 葱不能太早
【正文】
忙碌工作之余,聂建国喜欢烧菜,在家或出差,有时间他会自己下厨,做几道刺激味蕾的湘菜。在他看来,研究美食和组合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恰当时间,科学计算,去繁就简,最佳搭配,完美!
【现场】
校园骑单车伴随轻快铃声
【正文】
8月底的清华园,绿荫楼阁,伴着军训声,迎面一阵青春。红褐色的土木馆坐落于一片法桐和白杨之间,被爬山虎抱个满怀。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院士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
【现场】
实验室
  0.02 0.03 0.03
【正文】
一个个建筑和桥梁结构模型正在接受各种荷载考验,钢筋与混凝土交织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里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实验大厅。与普通实验室不同的是,它更像是真实的、繁忙热闹的建筑工地。在这个“工地”里,常常能看到“工头”聂建国头戴安全帽行走其中,耐心询问实验进展,细致指导学生科研。
【同期声】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博导 长江学者 樊健生 B85A4894 -0345
  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待在办公室 实验室||老师 同学 研究生找聂老师交流很方便
【同期声】
聂建国学生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 许立言 0850
  很多时候 我觉得聂老师不仅是作为一个导师||他更像为人父母 给大家关怀 细到到饭桌上夹菜 到办公室敲门这样的细节 都会给我们点滴的指导
【正文】
聂建国的办公室就在实验室2层,几个大书柜,加上两张桌子和一个小沙发。狭窄的办公室只能原地活动,各类专业书籍成了最好的装饰。电脑里,聂建国最宝贝的就是他从全球各地拍摄来的桥梁照片,不论去哪儿,相机如影随形。
【转场】相片转或声音
【现场】
CO4A5669赣江特大桥
  高铁组合结构桥梁,上面混凝土压重 把混凝土做厚一点大跨轻盈, 多漂亮
【正文】
结构工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聂建国始终坚守一线,穿梭于各地施工现场,与混凝土和钢材为伴。每到一地,聂建国都要挤出时间去看看当地桥梁,拍摄各种建筑和桥梁结构照片,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爆破专家 谢先启 0314
  (出差中)发现好的桥梁结构 好的造型 乃至有问题的桥梁 他都亲自下来 把它照下来 带回去进行研究 然后再不断创新和改进
【正文】
正在建设的赣州赣江特大桥是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昌赣客专的节点性工程,全长2155.64米的双塔式斜拉桥,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座大跨度无砟(zha上声)轨道高铁斜拉桥。建设中最难的就是要满足时速350Km运行并铺设无砟轨道的需求,传统的混凝土梁过于笨重,易开裂,钢架梁又造价高,且刚度和动力性能差,聂建国研究成果——箱型钢-混凝土结合梁,成为符合要求的最佳选择。
【同期声】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院总工程师 严爱国 0240
  混凝土抗压能力强 钢材是抗拉能力强 采用组合结构以后 刚好发挥 让混凝土承压 让钢材部分承受拉力 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
【正文】
1+1大于2,这是聂建国坚守组合结构的初心。上世纪80年代初,组合结构并不是当时的热门研究方向,瞄准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1994年聂建国在清华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留校任教,选择了组合结构作为他的主攻方向。多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聂建国始终如一地钟情于组合结构的研究,不因艰难的道路而垂头沮丧,不因个人的利益而停滞脚步。
正如他所预见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交通枢纽、桥梁隧道、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对新的结构形式和体系产生了巨大需求,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为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聂建国1130
  我们搞结构的人 需要在适用 安全 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0925我在(上世纪)90年代做(组合结构)的时候 (有人)说这个东西好像也没看到前景 怎么还在做||我就觉得做好一项研究就是追求一个梦想 我就希望在组合结构这个领域 把我们中国做到世界最强
【正文】
怀着这样的抱负,聂建国团队瞄准新型大跨重载组合结构这一前沿课题开展持续研究,最终解决了传统大跨重载结构中的多项瓶颈难题,取得大跨双向组合结构、大跨组合转换结构、系列节点构造技术和综合抗裂系列技术等多项技术发明,带领研究团队获得了土木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聂建国 1440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相同的 但是每个人对时间的利用率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 我就每天早上七点半 八点以前到办公室 晚上11点左右离开办公室||1558所以做研究我是觉得真没有捷径可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现场】
在地铁检修库测量跨度
【正文】
多年来,做研究,聂建国始终坚持清华所倡导的“不唯书、不唯他、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倡导工程科技要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和国情,科研成果只有在大型复杂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才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聂建国2606
  我做任何一个工程我都要去现场 实际上我去了以后 我又能够发现新的问题 我一直强调做研究应当是源于工程 服务工程 高于工程 引领工程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爆破专家 谢先启 0503
  他从机场到现场以后 就蹲到现场跟我们工程人员一起解决问题 当时我们民工都不在现场了 因为温度太高了 我们劝他早点回去 以免中暑 他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不回去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不回去吃中饭 就在现场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赢得了时间
【正文】
据统计,仅北京就有300余座桥梁采用了聂建国研究的叠合板组合桥面系研究成果,多项成果应用于深圳彩虹桥、重庆观音岩长江大桥、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天津津塔、深圳华润总部大厦、武汉中心等全国100余项工程,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投资和资源。
【现场】
讲课
【正文】
作为教师,聂建国承担了学院两堂特殊的课程,入学第一课专业概论和毕业第一堂专业前沿课,一头一尾,正好是本科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两个时间点。虽然只有2节课的时间,但聂建国一般要准备60-80小时,他希望这两堂课能成为清华土木人永久的回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未来所肩负的责任,直面自己未来事业的挑战。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聂建国0215
  新生入学讲话的时候 我送给他们12个字 专业良知 社会责任 担当精神|| 0245我们一定要通过我们学到的专业 有一份良心去为社会服务
【正文】
人生当架几座桥?和桥梁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聂建国架起了两座高高的桥,一座是“科学技术之桥”,另一座则是“育才为人之桥”。
【同期声】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专家 聂建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我还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我期望将来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性能 更好更适用 更安全 更经济 更耐久 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