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空天利剑从这里诞生

2018-10-26     阅读量:56

 

永定路位于北京西郊,全长不到4公里,因东北方向是永定河而得名。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人心中,这条路与浩瀚空天紧密相连。

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仅仅一年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在永定路应运而生,而这也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前身。从那一天起,永定路便与“二院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是祖国利剑诞生的摇篮,这里是铸造空天神盾的沃土。从1957年到2018年,一代代“二院人”肩负国家民族的重托,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谱写出祖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壮丽篇章。

国之勇在于剑,国之强在于盾。多年来,“二院人”率先完成我国多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树起了我国地空导弹研制史上一个个重要里程碑。

追随真心,无问西东。经过数次的修缮,你可能早已无法在永定路上寻觅那段峥嵘岁月的痕迹,但航天人强军报国的精神情怀一直在“二院人”心中传承。为了铸造大国利剑,他们一路风雨,一路砥砺前行。

“拼了命也要把导弹送上天”

耄耋之年的钟山院士一有空,便会在二院门前的永定路上走一走。

“当年,我们就是从这条路走进二院,开启了导弹研制人生。”上世纪50年代末,作为“哈军工”优等生的钟山,和从全国选调来的青年学子一道进入二院,投身我国导弹研发事业。由于使命责任重大,钟老那代人倍感自豪。

“自从他们来了,这些办公楼经常通宵都是灯火通明。”一位在永定路上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回忆,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但心里明白:“这是在干大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防空力量薄弱。尽快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防空利剑,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摆在“二院人”案头上的这张“白纸”,需要他们用青春、智慧和热血描绘。

当时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不少设备都要自主设计,甚至装备的尺寸都要手绘。“大伙都憋着一股气,拼了命也要把导弹送上天。”为了争分夺秒地赶进度,很多科研人员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往往是累倒了爬起来再接着干。

随着一枚枚导弹升空,我国实现了自主研发导弹“零”的突破,空天防御力量明显增强,但这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段距离。随后,二院受领新一代空天防御导弹系统的研发任务。

对整个研发团队来说,他们既要攻克研制技术难关,还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要敢尝试,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钟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不仅成功破解难题,而且形成一系列可行性的经验做法。

破局成长,逆境飞扬。一代代“二院人”不断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国际领先的空天防御技术。如今,由他们研发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系统,不仅列装部队,而且远销海外,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航天人的‘金字招牌’”

每天一早,王保森都会走到车间的一台老旧小车床旁,将一块废料安上,一手比对刻度调整参数,一手操纵摇把。只见废料打着转儿从原材上落下来,不一会儿,一个似螺丝钉的物件“脱壳”而出。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凝聚着王保森四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导弹的零部件需要大量的车削加工,如果工艺‘差之毫厘’,那结果必将‘谬以千里’,必须保持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虽然已是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但王保森做事态度一贯严谨细心。

上世纪80年代,王保森退伍后,抱着航天报国的愿望投身航天事业。当他准备施展能力与才华时,等待他的却是一份普通的磨刀工作。

当时王保森认为这份工作太没技术含量,然而在一次次实践中,他发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一定程度上决定导弹的装配质量和发射的成败。从那之后,王保森开始潜心苦练这手绝活。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让王保森找到了成功的秘诀。

某型号导弹发射车起竖油缸凹凸球之间的精密要求很高,而当时的机床加工精度有限,团队试了几次都无法克服误差缺陷。为此,王保森专门改进了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摸索出一套专用的刀具修磨技术,最终达到了凹凸球尺寸和精度的双重 “苛刻”要求。经测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甚至高于设计精度。

“没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打造航天人的‘金字招牌’。”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二院有很多大国工匠,更有不少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们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加速器。

“马景来工作室”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景来命名的班组。这个班组人数虽然只占全车间总人数的1/10,但每年完成的任务量却占车间总量的20%,其中全国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比比皆是。

“没有师父的倾心传授,就没有今天的我。”航天科工集团高级技师曹彦生,被誉为导弹翅膀的“雕刻师”。在他眼中,是师父马景来为它插上腾飞的翅膀。

铝合金薄壁舱体加工是马景来的绝活,他加工的精度达到一丝,也就是0.01毫米。马景来一边毫无保留地把拿手绝活传授给徒弟们,一边鼓励大家共享经验和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很多老同志收藏多年的刀具、新职工编制出的优化程序都会相互分享。

名师出高徒。良好的环境加上自身的刻苦学习,让徒弟曹彦生一鸣惊人:25岁时斩获全国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组亚军,26岁便带出了全国数控技能竞赛冠军常晓飞,成为“金牌教练”。之后,出师的常晓飞在班组文化的熏陶下,又带出了2名全国冠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二院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并以“核心人才工程”和“全员素质工程”为重点,为各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真正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现如今,一大批在行业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领军人才正成长壮大。

“没有人才,防空利剑就是一把钝刀”

去年,二院建院60周年,有一批特殊客人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装备使用一线的部队官兵。

此次前来,他们除了“贺寿”,还有一个目的:拜师。

“没有人才,防空利剑就是一把钝刀。”某导弹列装之初,很多部队意识到,装备靠配发,人才靠培养。因为缺少专家指导,很多列装的装备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成为困扰战斗力生成的难题。

“没想到二院的院士、专家能主动走近我们。”时任某防空旅的领导谈起这段经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让官兵尽快“上手”操作装备,以钟山院士为代表的专家队伍经常来到部队“传经送宝”。

一次在野外为某部官兵讲解装备使用技巧时,专家组不仅让官兵们很快进入角色,而且还结合部队实际,帮助他们建成了一套数字化野战情报系统。在后来的首次实弹演习中,该部发射的导弹全部命中目标。

“部队官兵是装备的用户,他们最有发言权。”有一年,部队官兵主动找到钟老,一口气提出了1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装备的发展、改进、安全和性能。那一刻,钟山院士欣慰不已:原本是专家和技术人员考虑的事,没想到被官兵们研究得如此透彻。这也更加鼓舞“二院人”继续为部队官兵“深度服务”。

某部导弹主操作手小刘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拜院士为师。那年,小刘所在部队列装某型导弹不久,就迎来了二院专家的现场技术指导。因为怕再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在钟老离开之际,小刘提出了“拜师”的意愿。钟老和专家们一听,欣然接受。在一次实弹射击中,某发射车出现故障,不停地报警。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小刘立即联系上了钟老。在一番指点后,问题迎刃而解,实弹射击顺利进行。

无独有偶。在一次试验间隙,二院某科研团队走进驻地部队调研,一名战士提出,“怎样才能让救护车不‘怕’海拔高”的疑问,引发他们的思考。

回来后,该科研团队做了大量论证后,将民用医疗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通过空气增压方式,使其研发的增压方舱式医疗救护车,不仅可以在高海拔地区构建车内中低海拔的环境,而且还实现了在高海拔地区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护和快速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