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一生都向自然学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

    一位学生已评上副教授,不想再读博士,因为“会累、会变老”。李坚说:你不辛苦,就不会变老吗?

说明: https://rmrbcmsonline.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ueditor/image/20220104/a_662899286861672448.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把祖国富强放在科学研究的首位,通过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开辟了木材学研究领域的“新疆域”,为祖国的林业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初次来到李坚家中的客人,常常惊讶于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竟居住在一栋老旧居民楼里,面积不大、装修素朴。李坚就在这栋楼里坦然生活。他最爱吃东北的蘸酱菜,闲暇时喜欢到操场上散步,他最愿意和充满活力的年轻学生们在一起。他说:“房子、票子都是身外之物,不应迷恋。自然的生活最好。”

说明: https://rmrbcmsonline.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ueditor/image/20220104/a_662899286861672449.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特殊材料制成的院士

    每天早上7点多,78岁的李坚都会出现在办公室。只要他没有出差,这个习惯就基本没有改变,就连过年也不例外。这样的作息时间,让那些刚跟随他一起学习、喜欢晚睡晚起的年轻学生有些吃不消。李坚的开山弟子、和他已经共事30余年的刘一星教授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院士”来评价他,“不管工作多么繁累,从来看不到他疲倦,总是精力旺盛的样子”。

    制成李坚的“特殊材料”,就是他的执着和坚韧。“你看自然界的种子,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哪怕落在石头缝儿里,只要自己努力,也会生根、发芽。人要向自然学习,只要有坚毅的精神,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李坚说。

    1943年,李坚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一户农家。小时候父母给他取名“李财”,希望他将来能够挣钱养家。尽管求学的过程非常艰苦,但是兄长却坚定地支持他读书。初中时,兄长把他的名字改成“李坚”,希望“坚”字能够时刻提醒这个寄托着家庭希望的弟弟——用坚强面对人生的挑战。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意气风发的李坚梦想着行进于高山峻岭,为美化祖国山河大展拳脚。在高考时,他选择了东北林学院木材利用系,从此与木材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的大学生真正是凤毛麟角。成绩优异的李坚相信,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等待自己。可是原本确定的美好,却在1966年毕业时发生了逆转。

    “文革”到来,使成绩最好的李坚被分配到最为边远的黑龙江省泰康县造纸厂。昨日的天之骄子,今日却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人。李坚拿着派遣证,尽管难免失落,但却没有说出一个“不”字。“那时完全是服从组织分配。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李坚收拾好行囊,到泰康县开始了“三班倒”的生活。

    在泰康的日子里,李坚认真工作,每年把先进的奖状捧回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地读书。经过大学的熏陶,他对木材科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祖国需要木材、祖国也需要人才。

    如果说一腔热血可以让生命在逆境中燃烧,那么12年的默默坚守,考验的则是一个人的毅力。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年,李坚就以他十二年苦读的积累成为东北林学院木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说明: https://rmrbcmsonline.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ueditor/image/20220104/a_662899286861672450.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喜欢自然的李坚

    “求学”是李坚一直以来的愿望,可是为了实现愿望,他的家人却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当时李坚已经成家,并育有三个宝贝女儿。他和妻子每月收入加起来只有89元,支撑五口之家已十分勉强,一旦他回到学校读书,日子将更加捉襟见肘。

    妻子陈淑清了解李坚,知道他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成。她说:“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再念书。”一个周日,李坚从学校回家看望久别的妻女。妻子跟二女儿说:“你爸念书吃不上什么,去买10个烧饼,改善改善生活。”等了很久,女儿回来了,却只拿回6个。原来,长年吃不上细粮的女儿经受不住烧饼的诱惑,一边走一边吃下了整整4个烧饼。至今回想,李坚还忍不住和女儿开玩笑:“还想吃烧饼吗?想吃多少,爸给你买多少!”

    如果说生活上的清贫,李坚可以一笑而过,那学业中的挑战,则是他必须翻越的一座高山。

    刚入学时,一直学习俄语的李坚连英文单词都听不懂,这样的零基础却要挑战研究生课程。一位从小学习英语的同学不相信李坚能够跟上进度,不服气的李坚就和他打赌:“毕业时,我的英语成绩一定比你好。”这场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打赌,却以李坚的获胜告终。“除了刻苦,没有捷径。”那时的李坚,每天兜里都揣着单词卡片,晚上为了抵抗困意,就在脚下放一盆凉水,“困了就把脚搁进去,精神了再接着学”。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李坚的人生历程中,努力是抹不去的底色。正是这一抹底色,氲氤了人生,让这颗撒在石缝里的种子最终绽放。

    学识当为国奉献

    1984年,李坚带学生到广西柳州木材防腐厂实习,工厂请李坚帮忙解决一个难题:如何使马尾松的材质一直稳定。原来,广西生长着很多马尾松,由于这种木材易开裂、好变形,一直难以存放和应用,当时这已给企业造成了很多损失。李坚通过实验,提出化学处理与干燥工艺相结合的“马尾松木材改性综合处理技术”,当年工厂盈利300余万元。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14万公顷、过火原木1500万立方米。6月初,火灾刚刚扑灭,虽然没有接到任何上级指示,但李坚还是带着东北林业大学的老师、学生奔赴现场——“我们是林业工作者,那里一定需要我们。”

    现场的景象让李坚终生难忘——被抢运下来的火烧原木堆积如山,虫害率高达98%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虫害,不仅木材会受损失,居民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云杉小黑天牛和落叶松八齿小蠹是主要害虫,它们其实不难对付,难的是传统水浸、喷药等方法根本不能适用于这么多、这么巨大的原木。

    经过现场实地试验,李坚筛选出适于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提出了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这不仅为大兴安岭火灾减少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后来还成为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国际通用方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体现了李坚的厚积薄发。”和他一起到大兴安岭工作的刘一星感慨地说。

    经历了大兴安岭火灾,李坚开始关注木材的阻燃问题。2000年,李坚科研小组研发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突破了国际上普遍未能逾越的技术难点,最终使中国产品得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

    而项目的成功与李坚的科研攻关领导力密不可分。FRW负责人王清文在接手项目之初,有点发懵:以目前的基础和数据根本无法支撑起这样的科研题目,这可行吗?“可是做下来,你会发现,我们团队其他课题组的科研成果正好给FRW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这说明,在李老师的心里有一盘很大的棋,他会为一个长远的目标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王清文说。

    如果说一个人的冲锋需要勇气、胆识,那指挥千军万马则需要智慧、韬略和魄力。一个学科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单打独斗的科研工作者,但更离不开运筹帷幄的领头人。

    “现在是我国木材学科研的黄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生理学教授尹伟伦评价李坚对于中国木材科学领域的贡献。这不仅缘于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共识,更因为中国上下从事木材科研的机构已经破除壁垒、形成了科研合力。

    有人说文人相轻,很多做科研的人都不愿意和同行交流,害怕同行从自己的只言片语中获得灵感。可李坚却不同,他特别愿意和同行讨论自己的所思所想。每年全国木材科学年会,他都会做报告,畅谈他总结出的科研方向,让同行们大呼“解渴”。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如今,全国木材科研人员经常交流、互通有无,使这门科学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开启木材领域的新边疆

    新中国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仅有8.6%。经过70多年努力,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6倍多,2020年底达到23.04%。但中国仍然落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作为一个仍然缺少森林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不得不从森林中获取木材。因此,李坚一直有一个观点:保护和高效利用木材,就是“不植树的造林”——不增加森林面积,却“扩大”了木材资源。

    作为全国第一批木材科学领域的博士,李坚能超前看到木材学研究的诸多空白。“木材是经济建设、绿色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贡献者。木材科学研究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有作为。”一提木材,78岁老人的脸上就会绽放光彩。说到兴奋处,老人走到书柜前,拿出几种样品交给记者:“你看,这是扇贝,这是鲍鱼壳,它们为什么如此坚硬?是靠什么把这些钙物质粘合在一起?这种纯自然的物质,能不能代替胶合剂,让人们使用的木材更环保?”和李坚交流,人们总被他活跃的思维、旺盛的科研热情所感染,被他执意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与木材相联系所打动。

    上世纪80年代,作为生物木材学的开拓者,李坚就把传统木材科学,从木材解剖、木材性质和木材缺陷扩大到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木材基纳米复合材料、木材纤维素纳米纤维制备、木材基电磁屏蔽等多个领域,开辟了木材科学研究的“新视界”。

    “他有着超前的眼光、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李坚的学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清文说。从上世纪80年代,李坚就注意吸收化学、数学、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科研人员进入木材科学领域,提倡学科的交叉融合。正是这种远见,让李坚和他的团队创造出诸多第一:

    第一部应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揭示木材内部及作用原理的专著——《木材波谱学》;

    第一次运用有序聚类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优化统计理论,解决成熟材和幼龄材界定难题的专著——《生物木材学》;

    我国第一篇论述木材视觉、触觉、调湿等特性与人类和室内环境关系的论文——《木材、人类与环境》,成为唤醒人们生态意识的开篇;

    第一次提出利用生物矿化原理制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第一次采用超临界技术制备以木粉为原料的纤维素气凝胶;

    第一次将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废旧木质材料这样的“三剩物”,以及秸秆、竹子等数量巨大却被弃之不用的材料纳入科学研究再利用的范畴……

    李坚常常告诉身边的科研人员:陈旧的课题以及陈旧的方法,就不要再做了,搞科研必须有新思维、新方法,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延误时代的进步。

    2011年,李坚当选院士,仅仅4年后,他已经带领木材科研人员对多项新课题开展研究,其中很多是从大自然获得的启示:荷叶可以滴水不沾,我们能做出这样的木材吗?棉花轻柔飘逸,我们可以构筑相似的木质基仿生材料吗?

    木材仿生与智能响应、异质复合材料与智能制造、3D打印用生物质材料等很多课题,在普通人眼中像天方夜谭,即使对做科研的师生来说也会产生畏难——真能做出来吗?就算能做出来,得多少年以后才能应用?

    可是李坚却很坚定:“科学研究一定是前沿性的,做科研不是急功近利,就像一颗沉睡经年的种子,它不过是积蓄破土的力量。”

    “我希望更多的小树成为栋梁”

    一个人懂得越多,就越会发现知识的浩淼。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曾经画过一个圆,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就会更长,你所看到的未知就会变得越辽阔。李坚常说:“木材科学未被探寻的领域太多,需要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现在李坚依然保持每天阅读文献、追踪前沿科技的习惯。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我是园丁,施肥、浇水是我的责任。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营养,即使累也是幸福的。”

    让李坚觉得最为幸福的,不是自己取得成绩,而是培养一大批在全国各地从事木材科研的栋梁。现在他的学生,已经成为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甚至很多“学生的学生”都已经成为博士生导师。身为院士,李坚科研工作十分繁忙,可他每年仍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的8名研究生他都亲自指导。“因为我给他们的研究方向,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课题,这种开‘第一枪’的研究,具有高风险性。我直接指导,会让孩子们少走弯路。”李坚说。

说明: https://rmrbcmsonline.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ueditor/image/20220104/a_662899286861672451.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教授(右二)在指导研究生

    要想成为李坚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红又专”仍然是他多年以来坚持的选才标准。“这个词并不过时。‘红’就是热爱党、热爱人民;‘专’就是有雄厚的专业知识。没有热爱哪来的激情,没有知识,又哪来的力量?”李坚解释说。

    做李坚的学生很累,他每周都会去实验室检查科研进展,还要求学生们不能光做实验,更要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每天至少要写500字的总结。多年来,他每天写总结的字数保持在800至1000字。尽管很累,但很多李坚的学生说,在李坚的指导下,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许民是木塑复合材料方面的专家。许民考取博士时已38岁。之前因为父亲去世,她心力交瘁,对人生也心灰意冷。当李坚鼓励她考博时,她说自己已评上副教授,不想再辛苦读博了,因为那样“会累、会变老”。李坚说:“你不辛苦,就不会变老吗?人的一生怎样都会度过,你虚度也好、刻苦也罢,一天都是24个小时。不同的是你人生的意义。只有用积极的态度,才能收获一个无憾的人生。”这些话许民记在心里,她对人生的理解从此不同。

    高丽坤是一名硕士研究生。读本科时,母亲患上骨癌,父亲很早就离开了。所以高丽坤只能和双胞胎姐姐一边读书、一边给母亲治病,“压力大到让我看不到希望,有时站在7楼宿舍,真想跳下去算了”。李坚知道后,一面帮她联系医院,一面鼓励:“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放弃”。李坚还号召为高丽坤捐款。后来,母亲的病情好转,她本人也从自卑、自闭变得坚强、乐观。现在高丽坤已经发表了11篇SCI论文,并成为保送的博士生。

    如果说交给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钥匙是“授业”,那么教会学生直面人生、学会做人,则是“传道”。李坚常说:“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多年来,他一直践行“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低调做人”的准则,这影响着所有与他相识的人。

    每次出差,尽管有学生、同事陪同,李坚总是自己拿行李,从不麻烦别人;凡是发给李坚的短信,就连礼仪性质的拜年短信,他都一一回复……学校复印社的打字员都说,李坚老师特别随和。熟悉李坚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双手合十,身体微倾,以示感谢。这个动作在给2015级新生做报告时,每当掌声响起,都会出现。这个动作,也渐渐成为李坚学生、同事们的习惯,“天天守着李老师,自然就学会了。”他的秘书李国梁说。

    说起这些,李坚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和‘你’字都是7画,人和人都是一样的,应该尊重别人。”

说明: https://rmrbcmsonline.oss-cn-beijing.aliyuncs.com/upload/ueditor/image/20220104/a_662899286861672452.jpeg?x-oss-process=image/format,jpg/auto-orient,1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李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业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带头人。

    曾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木材保护学、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和生物质复合材料等学科领域开展科研,提出“木材仿生与智能响应”、“木材表面化学镀”、“纳米纤维素与气凝胶”等新的研究方向。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著作3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文| 孟姝轶《绿色中国》2021.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