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中国院士馆

王淦昌

(1907.0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激光核聚变的科学家之一,领导开展了电子束和氟化氪激光核聚变的基础研究。他提出的探测中微子的建议为证实中微子的存在做出贡献,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

  • 1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作者:王锐涛、董保存“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名家谈军事》系列节目,今天请听《“两弹一星”元勋》第六篇,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主讲人:董保存采制:王锐涛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以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今天我们讲“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院士。王淦昌是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一位科学家,他的一项发现至少帮助六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他当初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继续研究下去,诺贝尔奖非他莫属,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投身于我国的核事业,销声匿迹了17年。我们先从他的重要发现说起。那是在1930年,23岁的王淦昌跟随他的导师迈特内教授,在柏林大学的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当研究生。有一次,他跟着导师去听德国一个科学家的实验报告会,内容是关于用钚元素
  • 2

    奋斗的人生最壮丽

    原标题:奋斗的人生最壮丽在上海学习期间,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几次走访了“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的家乡——上海郊外的支塘小镇。印象最深的是刻在纪念馆墙上的那句话:科学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荣誉总是属于那些奋斗到最后的人。王淦昌一生穿过两次军装,前后时间长达20余年。然而在他穿军装的那段时光里,他的名字却是不能公开的,他的身份更不能公开。他第一次穿军装是在1951年底。有一天,王淦昌接到中央通知:立即离开四川土改工作组回京。组织派人告诉他,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总部传来一份情报,美军在战场上使用一种威力非常大的武器,几乎任何山体和障碍物都可以摧毁,对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志愿军领导想请他到前线实地考察一下。原来是这样。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感到任务艰巨而紧迫,马上说:“好的。什么时候到朝鲜?”在这之前,44岁的王淦昌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但那时的他却像士兵接到命令一样果断而又坚
  • 3

    王淦昌院士:消失17年 只为中国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今年是先生逝世19周年,诞辰110周年。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上的求新与创造,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聚变……对于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无疑,他是一位学界泰斗、科学大师。<pclass="img-containervideo-container"data-rid="mda-ja7eut1wrkf
  • 4

    怀念我们的导师王淦昌

    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全家不会忘记,茫茫的大戈壁,美丽的孔雀河,神奇的罗布泊不会忘记他——中国核工业的先驱,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1969年9月23日,我国在新疆成功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8年夏天,我在工兵124团当兵,工兵团在南山进行打洞。有一天,王老到现场检查,他进洞后仔细查看,并询问干部、战士们的身体情况。他对随行人员说:“洞中有氡气,对人员要加强防护!”后经检测,确有放射性氡气。在当时,干部、战士们热情很高,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老把各级领导召集到一起,很耐心的做工作,严肃的说:“氡气对人伤害很大,一定要科学施工,确保人员安全。”事后,指挥部组织开展了全面的安全防范工作。在全场区大联试后的平洞回填期间,有一天汽车将洞口的控制电缆轧了,会不会影响电缆性能说不准确。为了万无一失,指挥部决定,断开引爆间与引爆系统的接口,给控制系统加电。当时,回填部分有的地方只留有五六十厘米直径的小洞,人进去只能爬行,年过六旬的王老一定要进去,大家说他年纪大了不能进,他说:“别看我老头子老,一样和你们爬。”大家拗不过他,只好让他老人家和大
  • 5

    中国这位科学家为了氢弹隐姓埋名17年 错过诺贝尔奖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5月28日,是一位中国科学家110岁诞辰。他曾经享誉世界物理学界,却在声名鼎盛时悄然藏身戈壁荒漠;他的发现至少帮助6人获得诺奖,他却因为一次选择此生与诺贝尔奖无缘;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名字却在绝密档案柜中一锁就是17年……他叫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叫做枫塘湾的小镇。</p
  • 6

    纪念王淦昌诞辰110周年:核弹先驱 科学泰斗

    ■聚焦在北京西南郊的我国核科学研究重要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称原子能院)工作区内的小树林中心,树立着两位科学巨匠——钱三强先生和王淦昌先生的铜像。虽已无法准确计算走过的次数,但原子能院强流粒子束与激光研究室主任郭冰说,每次经过,自己都心潮澎湃,脑海中情不自禁回想起王淦昌先生斩钉截铁的话语“我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享誉世界的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卓越开拓者,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的首倡者……对王淦昌先生一生的成就,曾有人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先生以终身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在世界物理学和中国科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纪念王淦昌先生,2003年,一颗由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11月19日发现的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王淦昌星”。这颗翱翔太空的智慧之星,与日月同在,永远为人们所敬仰。2017年5月28日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