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我想为甘肃做点事儿”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

2015-09-07   天水在线   阅读量:84

    甘肃日报记者 秦 娜

    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曾多次来我省金昌、白银等地,深入金川公司、白银公司,为我省有色金属企业提供规划咨询和技术支持。时隔几年,他又一次来到甘肃。

    9月7日,古德生作为专家代表,在兰州参加了中组部“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甘肃咨询服务活动的启动仪式,随后他就“马不停蹄”地赶赴陇南开展服务。这位甘肃的“老朋友”当初在接到中组部邀请时便欣然同意,他说:“我觉得我来甘肃能发挥一些作用,我想为甘肃做点事儿。”

    今年78岁的古德生是我国著名的采矿专家,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了颠阵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并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重填采矿法”。他曾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叶剑英”奖等荣誉。

    “甘肃近年来的发展颇有成效,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甘肃整体的发展氛围很好,发展目标高远、顶层设计细致、具体工作扎实有效。” 在了解了甘肃“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后,古德生颇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这次活动就是为了帮助甘肃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意义。

    “甘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这次来也是想在甘肃推广集约化开采的建矿新模式。”古德生说。他分析说,目前,我国中小型有色金属矿山大概占到总量的80%,长期以来“小矿小采”的模式不但浪费了资源,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小矿开采没有现代化的未来,不转型升级不但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利,甚至会影响全国矿业的发展,因此现在必须走“小矿集约化开采”的路子。

    古德生所说的“小矿集约化开采”就是由他首创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山”建矿新模式。这一模式在云南经过11年的实践,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广大中小矿群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古德生介绍,在云南个旧的600平方公里矿区上,曾经遍布了60多个小矿、228个矿点,产量非常小,在2004年被国家列入危机矿山。经过11年的不断整合,集约化开采程度大幅提高,现在共整合成4个大型矿山,产量提高了五六倍。“实践证明,小矿的集约化开采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成倍增长,云南现在锡产量居世界第一正是得益于‘区域矿山 ’”。古德生说。

    “甘肃与云南情况类似,我们必须通过推广‘区域矿山 ’建矿新模式,把我们的小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这就是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在古德生看来,甘肃目前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长远规划设计,集合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