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高校要成为吸引人才“吸铁石”

2024-03-15   深圳商报   阅读量:105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5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袁静娴)“有人问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为深圳培养人才,还是为香港培养人才?我说,我们培养的是20年后大湾区的人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表示,人才培养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新质生产力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徐扬生说,越是在人工智能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大学才越是要培养有灵魂、有情感、有担当、有温度的人才。

    “在我看来,大学的立校之本就是两条——一是融汇,即包容;二是创新。所以港中大(深圳)提出‘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融合文理’。同时,大学也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不仅是科技方面,同时也是制度和文化的创新。”徐扬生表示,大学只有具备这样的眼光,才能培养出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很多人都感受到被取代的压力。对此,徐扬生表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才更加迫切。“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培养‘战略性人才’,‘战略性人才’的根本就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徐扬生表示,也正是出于这种目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从建校之初就选择了书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里,每个学生和教授都隶属于一所书院,不同文化和专业的同学共同生活,培育宽容精神;师生共同生活,悉心探讨人生方向,“我们就是要培养心智健康、事业开阔、全面发展的学生”。目前,该校已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等7所书院。

    “高校的目标不是培养单一领域的专家,因此各种学科的交融和沟通很重要。书院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综合性人才大有帮助。”徐扬生举例说,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想创业,但是去哪里找投资呢?“书院制下,可能他大学的宿舍室友就是学金融、搞投资的。“徐扬生认为,学生时代接触的各个专业的人越多,以后发展的路上可以链接的资源也就越多,跨学科出成果的机会也会越多。

    高校除了培养人才的使命之外,还要成为吸引人才的“吸铁石”。在这一点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有创新亮点——学校采用“9+3”的薪酬制度,鼓励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不发薪水的3个月,就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到产业前沿去。“一所学校如果不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生链接,社会为什么要支持你?我们的教授去到企业里,这就推动了学校跟社会的紧密结合,共同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徐扬生说,港中大(深圳)的科研也是积极服务产业,解决产业难题。目前,学校已开展横向合作超过200项,其中与华为、京东、腾讯等知名企业成立了20多个联合实验室。

    在深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离不开高校培养和吸引的人才作为支撑。徐扬生表示,大学成长与城市发展只有同频共振,才能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