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他们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国家作出这些贡献……

2024-03-04   CCTV国家记忆   阅读量:192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这次大会首次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获得这一奖项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图片

    袁隆平

    “谁来养活中国?”

    他用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给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图片

    袁隆平1930年出生,1949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学农的大学生。

图片

    1953年7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到湘西的安江农校担任老师。

    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彼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图片

    面对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难题,他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通过不懈地观察、寻找与潜心研究,他使杂交水稻成为了现实。

    1979年4月,袁隆平受邀到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科研会议,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

图片

    当时,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想以每个月5000美金来聘请袁隆平。但他深知个人的命运必将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回拒道: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国!

    作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袁隆平生前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图片

    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7岁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6年,吴文俊在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指引下,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拓扑学。

图片

    1947年10月,吴文俊考取了中法交换生。在法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极具天赋的吴文俊接连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在法国掀起了一场拓扑学地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吴文俊毅然回国,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图片

    1958年,吴文俊被安排参与中国科技大学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吴文俊开始了代数几何研究,就很快有了成果。1965年,他的论文手稿在《数学进展》上发表,反响很大。

    1976年冬,57岁的吴文俊开始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研究。他创造性地将一般形式的代数簇分解为所谓“三角列”形式,让很多性质变得容易计算,从而使代数几何中很多重要问题得到构造性解决。这个方法后来被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吴氏方法”。

图片

    吴氏方法的成功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极大关注。1986年,吴文俊应邀前往美国参加世界数学家大会,并在会上做了45分钟的报告,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数学!在当时的中国数学家中,吴文俊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001年,因在数学机械化领域的开拓性贡献,82岁的吴文俊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与吴文俊获得的奖项是什么?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成就的集中体现

    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

    每年评审一次,由各单位和专家学者提名

    共分五个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合作奖

    编   审:赵   斌 姜   黎

    主   编:潘羽嘉

    编   辑:史佩仑 马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