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预制菜言论不科学,应协同治谣言

2024-03-02   新京报   阅读量:91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祝凤岚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表示今年继续围绕食品安全建言献策,对于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问题,他建议加大对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

    “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屡禁不止,既不利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全国两会,孙宝国带来“关于强化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塑造风清气正舆论环境的提案”。他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目前主要体现在固有认知误区被反复炒作、对食品领域“新兴产业”的报道解读易“以偏概全”、个别直播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方面。

    孙宝国介绍,近年来一些顽固谣言如“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方便面24小时不消化”“喝牛奶致癌”“食品添加剂有害”等反复出现、屡禁不止,且存在传播范围广、迷惑性强、有外力持续推波助澜等特点。

    预制菜备受争议,一些错误的、以偏概全的言论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传统的肉冻、鱼冻就是预制菜,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孙宝国表示,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恰逢其时。但预制菜产业化遇到诸多“成长的烦恼”,尤其是出现对其不科学、不客观的报道时,舆情走向没有回归理性,反而“以偏概全”,使得行业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愈发加重。

    孙宝国认为,建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牵头,协调多部门联合开展行动,从国家层面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顽固谣言清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发挥食品领域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解读;加强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多媒体科普宣传。

    同时,加大对不实信息、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开展食品安全谣言专项整治行动,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的科学把关。对于一些长期散布不实信息、谣言的机构及个人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强化各信息发布机构自我监管责任。

    此外,孙宝国认为,应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食品安全谣言的治理,建议依托网信办、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科协等相关单位,明确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的目标职责、责任单位和工作机制,尽快塑造风清气正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