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用自己的力量让别人活得更幸福!”听三位院长院士在上海交大医学院谈创新

2023-12-29   文汇报   阅读量:720

    “不论你是医学生,或是科学家,都不应轻易被规则所限制或束缚”“用自己的力量让别人活得更幸福” ……昨天(12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三位院长院士现身上海交大医学院“精神传承创新引领共话交医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听三人说“大格局、小故事”,金句迭出,现场超燃。

    讲台、平台、舞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全力对接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中,不断完善学科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平台融合内涵建设,打造医学人才“强磁场”。

    谈及交大医学院大力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是如何推进临床和基础学科深度融合交叉,范先群院士表示,交大医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把研究生培养成临床医学专家,培养成医学科学家,培养成医学大师。

    “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师资队伍,所谓名师出高徒,交大医学院通过将骨干教师激励计划、首席教师牵引计划、临床和基础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破格晋升计划、双百人计划等紧密结合起来,让最优秀的学生和最优秀的老师互相促进,打造人才聚集效应。”范先群院士还谈到,在学科建设方面,交大医学院实施“四峰”工程,即打造临床研究与转化的临床医学“尖峰”工程;助力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一流学科“攀峰”工程;聚焦新医科建设,推动学科协同“造峰”工程;筑牢一流学科发展支撑体系“筑峰”工程。“四峰”工程旨在推动优势学科强势发展,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新兴学科精准发展。

    就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范先群院士认为“舞台”很关键,“我们鼓励大家创新,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久久为功。近年,交大医学院成立了免疫创新研究院、病毒研究院、松江脑科学研究院、康复研究院、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院等多个学科交叉平台,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加入,但不能仅靠他们单打独斗,需要有组织地聚合人才,发挥创新团队的力量,推进医学成果的创新与转化。”

    三位院士皆为医院管理者,更是医生、医学科学家、教育者。比如,在临床一线,范先群院士是“光明使者”,是我国眼眶病和眼肿瘤领域主要开拓者。他用“传道、授业、解惑”阐释了如何做一名好老师,传道是要能给学生讲清道理,授业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解惑则是要为学生指引方向,“优秀的学生和杰出的老师要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学科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创新不易,如何坚持

    如何看待医学创新?宁光院士由肾上腺皮质瘤的确诊小故事谈到,从攻克一个疾病到攻克一类疾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20多年前,肾上腺皮质瘤的确诊需要270余天的诊断时长,而今,瑞金医院只要4天即可确诊,这就是科学的进步,而每一段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代不记名不记利的人作出的贡献。”宁光院士号召在座医学生静下心来、安下心来去从事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的力量让别人活得更幸福、更健康。

    “人应该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的爱好和事业完全相符,那努力的方向就是对的,如果不相符,就努力把事业变成爱好。”宁光勉励学子。

    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医学追梦人的奋斗理念。问题是,创新不易,如何坚持?

    夏强院士是2023年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引领我国儿童肝移植从几乎空白到世界领先,通过创新突破解决了一个个临床难题,并将技术不断传扬。仁济医院肝移植团队帮助马来西亚培训了肝移植团队,完成了马来西亚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此后,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美等地的医生接连到仁济医院学习。

    作为“新肝宝贝”的守护者,夏强院士忆起刚到仁济医院时的场景,经历很多次失败,对儿童肝移植的念想也有过很多次想放弃,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经多年努力,使仁济医院成为如今世界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而我就很幸运,成为了万一的那个人”。夏强院士用自己的奋斗故事告诉年轻的医学生,极少有成功是靠运气的,大部分人一定付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

    如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向?宁光院士给出的建议是:“没有定冠词的创新”。他说,科学无大小,只有新不新,每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都值得探索。

    “不论你是医学生或科学家,都不应轻易被规则限制或束缚,要勇闯无人区,解决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同时谈到,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每一个医学生在学生时期就开始了知识的积累,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的积淀,并将其转化成潜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运用,从而有助于新的科研成果诞生。

    宁光院士是数以亿计“糖友”的救星,带领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数十年位居全国第一。就心目中的“一等研究”,他说,“如果你的成绩在十年之后被记住,算小有成绩,百年千年后还能被记住,才叫大科学家。”

    文:唐闻佳 童宽
    图:受访方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