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贺克斌院士:传统手段减排潜力收窄,今后减污降碳协同是关键

2023-10-30   澎湃新闻   阅读量:189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276/265/697.jpg

    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出席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蓝天观察论坛”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实习生 李昌瑞 图

    近日,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蓝天观察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就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状况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近十来年,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攀升的势头逐步被遏制。以北京为例,2013到2021年,全市年均PM2.5浓度下降了63%。

    “我们大部分城市,包括北京,PM2.5浓度已经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了,即便它短时间有所波动,但不影响它未来走向25微克每立方米。”贺克斌说。

    但他同时表示,进一步减轻空气污染的难度较大,今后需要以更严格的标准继续推进空气污染治理工作,以PM2.5为主线,带动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同时,他认为最终实现减污目标的根本出路在于减排降碳协同治理,必须跟实现“双碳”目标的努力紧密结合。

    低浓度期空气质量有所波动属正常

    根据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近日发布的《大气中国202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常规污染物浓度均值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除臭氧外,其他五项主要空气污染物整体浓度均进一步下降或持平,PM2.5和PM10达标城市比例继续提升,全国整体PM2.5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2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微克每立方米,首次降至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

    全国整体表现虽然良好,但是分区域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2022年整体PM2.5浓度均未改善。其中,长三角同比持平,京津冀与汾渭平原均同比升高。168个重点城市中PM2.5浓度不降反升的城市数量,由2021年的24个增至50个,达标天数同比减少的城市数量,由2021年的64个增至113个。

    如何看待这种波动?贺克斌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当前,我国PM2.5已经整体上处于低浓度阶段,想要进一步压减并不容易。北京市2013年PM2.5浓度89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只要认真抓,可以改善的空间很大,但现在已经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就要精打细算,进行系统治理,这就面临很多挑战。

    “就好比一名运动员训练初期进步很快,但不能要求一名高水平运动员每次比赛成绩都有进步。”贺克斌打比方说。

    他认为,在低浓度期,有所反弹,只要不是大幅度的失控性的反弹,都是正常的。空气质量受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不用太过纠结于短期数据,只要确保浓度整体是在向下走的,小的波动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也是为下一阶段发力做准备的过程。

    不过他也指出,用传统的空气治理手段去减排的潜力正在收窄,没有那么多东西去“减”了,成效自然也不会像前些年那样突飞猛进。下一步要靠“双碳”逐步发力,碳污协同,才能进一步地减排。

    需制定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

    在各类空气污染物中,PM2.5对全球疾病负担的影响最为显著。2021年,世卫组织把PM2.5推荐值从10微克每立方米进一步限缩到5微克每立方米,截至目前还没有国家达到这个门槛,但社会各界对此议题的共识度越来越高。

    对此,贺克斌说,我国在2012年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时选择的35微克每立方米的标准,是世卫组织较低档的标准。当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时,标准从35微克每立方米发展到25微克每立方米就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了。

    他指出,标准是用来引领行动的,十年前35微克每立方米的标准出台时,全国仅有不足30个城市达标。现在已有200多个城市达标,如果大家都达标了,标准那时再提升也就失去了引领作用。为防止一达标就“躺平”,应当在空气质量达到35微克每立方米之后,要根据全国平均水平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下阶段的奋斗目标,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进一步减污需要“双碳”目标加持

    贺克斌认为,治理空气污染没有别的出路,减排是硬道理,而减排跟降碳是紧密结合的。现在我国发电量的80%靠化石能源支撑,未来要努力实现“二八对调”,努力实现80%以上是非化石能源,尤其是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除调整能源结构外,工业结构、清洁炉灶、燃烧方式的调整都对降碳减排意义重大。

    “只要‘双碳’目标持续发力,结构调整到位,污染物排放量就一定会大幅下降。”贺克斌说,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早日实现“双碳”相关技术的大规模稳定应用。此外,还需要以科技为支撑,研究“双碳”可能带来的一些新的环境因素,确保前进方向是良性的、可行的,最大限度规避结构调整和路径转换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贺克斌进一步表示,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对能源的资源依赖走向对能源的技术依赖,创新、绿色、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可以和蓝天共存的。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乐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