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陈俊亮院士:留学期间两次“挑导师”,科研兴奋点被激发

2023-10-15   中国科学报   阅读量:113

    文 | 牟焕森 于晨祥 卢爽 陆璐 

说明: 图片

    陈俊亮(1933年10月10日—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至今。1961年获得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国内第一代有线数据传输设备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纠错编码研制负责人。1983年参与研制国内最早的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基本理论。20世纪90年代创建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国内智能网通信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智能网技术发展及产业化作出卓越贡献。

    从陈俊亮在高中时自己决定转校、留学苏联时又主动选择两位导师可以看出,他一定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学术道路。主动思考、打破常规、不随波逐流,这些词用于描述陈俊亮的学术成长是那么贴切,这也是他能在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在。

说明: 图片

1998年,陈俊亮讲解程控交换机。

决意转校,考上理想大学


    1933年10月10日,陈俊亮出生于浙江宁波,4岁时全家移居上海。他自幼聪颖,加之家庭比较富裕、父亲言传身教有方,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一直不错。1939年9月,陈俊亮就读于上海私立阜春小学。1945年9月,就读于私立圣芳济中学。圣芳济中学是教会学校,基本以英语授课,因此他的英语基础很扎实。1949年7月,初中毕业后,陈俊亮于9月继续在圣芳济中学就读高中。

    小小的收音机让陈俊亮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目标。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添置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收音机无疑是高技术产品,这个“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机械盒子,能播放出各种美妙动听的音乐,对陈俊亮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生性喜好刨根问底,为探个原委,常常摆弄和拆装收音机。高中读完一年后,陈俊亮决定转校。他打算转到以理科教育闻名的南洋模范中学,以便能考取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去搞清楚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原理。

    1950年,他通过南洋模范中学的入学考试,9月进入该校就读高中二年级。1951年,陈俊亮顺利考上了交通大学,如愿成为电机系的学生。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进入电讯工程系学习。

    初入大学,陈俊亮和以前一样,基本上是“玩中学”,如课余时间主要是在玩。没有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习上。二年级下学期,他突然觉得应该好好读书,自此课上课下刻苦努力,考试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时他注意到班上有几名同学尽管成绩不突出,但善于提出问题,他开始反思为何自己提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并深入思考如何提出好问题。

    经过4年大学学习,他打下了良好的数理知识基础,形成了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未来事业发展做好了学术准备。

“自选”导师,研究感兴趣的领域

说明: 图片

1959年,陈俊亮(左)在苏联列宁格勒红霞工厂实习。

    1955年8月,陈俊亮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有线通讯工程系电话电报教研室工作,任电话学课助教。

    当时的电话学教科书一般只介绍继电器电路的工作过程,至于电路设计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和原理一般不介绍。但陈俊亮没有浅尝辄止,而是主动深入钻研,很快就对继电器上接点电路的问题有了深入理解和把握,燃起对有线通信的学术兴趣,渴望进行深入研究。

    1956年,在有线通讯工程系系主任蔡长年教授等院系领导的支持下,陈俊亮得以破格参加留学苏联的选拔考试,并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1957年11月,陈俊亮踏上留学之路,到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学习。

    陈俊亮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特别在选择导师上,他没有循规蹈矩,而是主动挑选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

    最初学院分配给他的指导教师已年过七旬且远离学术前沿。陈俊亮主动打听,得知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里有一位比较年轻的副教授哈尔凯维奇,便提出申请要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学院批准了他的申请,这样陈俊亮留学伊始就在哈尔凯维奇的指导下学习。

    陈俊亮勤奋好问,学习刻苦,哈尔凯维奇很欣赏这名年轻人。哈尔凯维奇在苏联科学院兼职,只要有可能,就带陈俊亮参加数据传输讨论班及各种学术活动。当时陈俊亮因对硬件设计比较痴迷,学习了“开关理论”。

    在苏联科学院学术交流中,陈俊亮欣喜地发现罗津斯基副教授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完全一样,他便和导师坦言想向罗津斯基请教。哈尔凯维奇很开明,支持陈俊亮的选择,于是他开始更多地与罗津斯基接触,向他学习和请教。

    在两位导师的指导、启发和与同学的研讨中,陈俊亮开阔了学术视野,数字电路设计的科研兴奋点被激发,研究成果一发而不可收,3年多时间陆续公开发表了7篇论文。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副博士毕业论文,论文答辩成绩优秀。

    1961年6月,陈俊亮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9月,陈俊亮满载而归,随身携带的不是时尚稀罕物,而是大量珍贵的图书和资料。

翻查资料,研制纠错编码方案


    1962年,被陈俊亮称为有“知遇之恩”的蔡长年将他调到信息论科研室,专职进行科研工作。

    1965年,陈俊亮参加蔡长年总负责的邮电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6401”工程会战项目的“快速电报传输”子项目,被任命为该子项目的“纠错编码”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研制我国第一代有线信道600/1200比特/秒的数据传输系统。

    陈俊亮以前没有研究过纠错编码,他从头学起,认真研读重要的书和期刊。

    那时正值他新婚,可是为了抓紧时间早日攻关成功,他夜以继日,全身心扑在研究上。终于在1966年初成功研制出了样机,即国内第一代数据通信设备的纠错编码系统。

    1967年,北邮接到了一项代号是“701工程”的绝密科研任务,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这项任务是给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研制无线短波(HF)信道150比特/秒、600/1200比特/秒的两种无线数据传输通信设备。

    当时陈俊亮是“靠边站”人员,根本不可能参与这项绝密的科研任务。但学校破例让他负责“701工程”中的纠错编码项目。那时国内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科研攻关必须参阅英文资料,而项目组成员都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大学期间学的是俄语,只有陈俊亮能看懂英文资料。

    图书馆已被封,成堆的书籍杂志都积着灰,陈俊亮在腾起的烟尘中查找,终于发现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BSTJ)杂志上有篇论文讨论的一种纠错编码正适合项目所需。他欣喜若狂,立刻制定方案,接着进行整体设计。1969年初,他设计的纠错编码设备在调试中获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发射上天。

抓住机遇,研究程控交换机


    1978年12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美学者,陈俊亮奔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与计算机系访学。陈俊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天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恶补”,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在1980年完成了学术论文《可诊断加权计算机系统的综合》的写作,并被“第三届国际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会议”采用,大会主办方向他发出了参会并作学术报告的正式邀请。这意味着他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同时也向国外同行展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

    留美归来,陈俊亮的科研观念大为转变,认识到做科研也需要主动出击,在授课之余,一直在积极寻求合适的科研项目。1982年,邮电部把国家“六五”攻关项目“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任务下达到上海邮电部第一研究所。1983年,陈俊亮在留苏期间结识的该项目总工程师刘锡明知道他的研究能力强,主动邀请他参与此项目,负责整个程控交换机的故障诊断。

    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陈俊亮带领其研究生鲁刚、杨放春等人积极参与。研制团队紧密合作,克服重重困难,于1986年成功研制出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这是我国第一台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实现了国产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零的突破。尽管此攻关项目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但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即开创了国内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自主研制的先河。

    研制过程中,陈俊亮提出了适合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诊断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关键部件——数字交换网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试诊断的基本策略与方法,为我国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2月,陈俊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5月,陈俊亮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不随大流,开创智能网研制

说明: 图片

1994年陈俊亮(右二)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进行研讨。


    1989年,北邮申请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得到批准,学校委托陈俊亮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陈俊亮在领导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完成了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技术相关国家项目的研究,开始思考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当时国内ATM交换机研究成为学术热点,包括陈俊亮的同事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被吸引。陈俊亮并没有随大流,经过调研及研读国际电联最新文献发现,国外有些学术机构和企业正在进行智能网的探索。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内还没有学者研究的智能网这一研究方向更有学术前途和产业应用前途。

    1992年3月,陈俊亮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一年,尽管没有经费支持,他还是果断选择智能网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重点研究方向,组织团队成员开始研究探索。1993年,60岁的陈俊亮主动辞去实验室主任一职,推荐年轻学者程时端担任。他则通过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程时端、第三任实验室主任孟洛明一起领导实验室科研队伍,逐步建立起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研究的协同制度。 

    1993年,在叶培大院士等学者的建议下,“863计划”新增了通信主题。陈俊亮抓住机会,在通信主题下成功申请到智能网项目,正式开启了研究和创建中国自主智能网的创新征程。

    由于智能网项目难度大、时间紧,陈俊亮打破常规,提出“先做项目后修课”的申请,让研究生一入学就全身心投入到智能网研究中。作为总负责人,陈俊亮吸引并组织艾波、孟洛明、杨放春、李晓峰等年轻学者根据智能网主要的软件分工,分成4组,协同开展智能网研究。

    团队历经3年努力,于1996年完成了国内第一套智能网系统——CS1的研制任务,创造性地将程控交换机与智能网节点结合在一起。该系统解决了智能网的体系结构、业务生成、软件可靠性及过载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了“863”项目验收,得到了当时最高的学术评价。

    1997年3月,陈俊亮团队和总参通信部合作,研制出了300张电话卡,智能网得以首先在军网上应用。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陈俊亮参与的程控数字交换机项目没有形成实际的生产力,一直是他的遗憾。因此,他希望智能网能够形成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第二版智能网CS2诞生之后,于1997年获得邮电部的立项支持,在上海进行智能网实验试点并在民网应用上获得成功,自此国产智能网产业化大门开启。

    陈俊亮团队先后和华为、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中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切实推动智能网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发展。

    2000年后,陈俊亮院士团队研发的我国自主智能网技术日趋成熟,其产品在国内固定电话智能网市场上占有约95%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移动电话智能网市场上,其产品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为民族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邮电部对此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首次在一个完整的技术领域将国外跨国公司的电信网络大型设备完全挡在国门之外。”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新趋势,2004年已过70岁的陈俊亮再次主动探索新的研究领域——网络智能化,致力于在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基础上开发融合的、个性化的、丰富多样的服务,同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成立了网络服务基础研究中心,推动北邮在此学术方向上的探索和人才培养,并寻求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

    作为中国服务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陈俊亮心怀全局、高瞻远瞩,与北邮教授宫云战等学者商议并积极组织申请,于2010年1月发起成立了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CCF TCSC),对促进国内服务计算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加强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陈俊亮“CCF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计算机通信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和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科学报》 (2023-10-13 第4版 印刻 原标题为《陈俊亮:点亮中国通信领域之灯》)


    编辑 | 李芸


    排版 | 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