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戴景瑞院士:此番别亲长安去,定叫沃野展新容

2023-03-24   科技工作者之家   阅读量:204

    有一位老人坚持每年奔赴海南,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推进玉米南繁工作,与那里结下了50多年的不解情缘。他就是戴景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等职。

    戴景瑞院士常年奋斗在作物遗传学和玉米育种的教学与研究第一线,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要的科技攻关项目,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多次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桑榆之年,他依然活跃在育种育人的一线。

戴景瑞先生在书房工作

    少年别亲出乡关,惟愿沃野展新容

    1934年秋天,辽宁省海城县蓝旗堡村一位乡村教师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没人能想到,这个名叫戴景瑞的男孩,会在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怀着惟愿苍生无饥馑的期盼离开故乡,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玉米育种领域的专家。

    戴景瑞5岁认字,8岁入学,11岁离开学校做小贩谋生,13岁重返学堂,14岁又被迫辍学打杂营生。半工半读、时读时辍,他磕磕绊绊地完成了高小学业。

    困苦的生活没有蹉跎戴景瑞一心向学的心。15岁时,他考入营口市联中,并申请到甲等助学金。适逢东北全境解放,随后新中国成立,戴景瑞极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日和求学机会,日夜发奋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

    抗美援朝开始后,他虽然没能参军去保家卫国,但也多次为志愿军献血。频繁献血加上营养不足,使戴景瑞病倒在课堂上,被迫再一次休学。在家养病的一年里,戴景瑞的目光逐渐集中到了粮食生产上。他想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增产、增收,为民谋福利!”从此便下定决心用科技革新粮食生产,使老百姓不必再为吃饭发愁。

1955年,戴景瑞在海城高中毕业时合影(后排右一为戴景瑞)

    返校后,他以海城高中400名毕业生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列车驶入山海关时,看着沿途田里东倒西歪的苞谷棒子,戴景瑞作小诗明志:

    秋风萧萧辞临溟,迢迢千里望长城。

    此番别亲长安去,定叫沃野展新容。

    根植沃野千里,静候穗下梦成

    1960年夏天,导师李竞雄派戴景瑞前往山西,考察玉米双交种生产和制种情况。在那里,戴景瑞亲眼看到老师育成的农大4号和农大7号等双交种示范种比当地品种增产30%~50%。

    他心想:找到路了,找到让大家吃饱饭的路了!从山西回来以后,他一心扑到了育种研究上,潜心编织着玉米果穗丰产的梦想。

    1963年,他发表了《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研究》,鉴定了若干常用自交系的 T 型恢复基因型,并据此提出了配制全不去雄的玉米双交种的各种可能方案,自此中国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用于玉米种子生产的方法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1964年到1978年,几个装满玉米种子的铁皮箱,跟着戴景瑞到访各地,从未离身。同时,他开始拓宽自交系的来源,收集材料,组建群体,进行轮回选择并制定了选育优良自交系的计划。

    积粪沤肥、去雄授粉、田间观察……枯燥重复的育种工作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墙上日历随着玉米一茬茬生长而一页页翻篇,由薄换厚,又由厚变薄。埋头苦干,又是十年。

    1983年初,在郑州召开的“六五”国家玉米育种攻关会上,戴景瑞提交了《高配合力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相继育成农大65、农大60、反交农大60、改良农大60、农大3138等优良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6000多万亩,增收玉米30多亿公斤,增收人民币30多亿元!

1989年,戴景瑞在沈阳试验地观察农大60田间长势

    面对纷纷而来的荣誉与嘉奖,戴景瑞却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些奋战育种一线得来的优良品种:“夜不能寐。全国多少农民种着这些种子,全国多少人等着吃这些粮食,一旦出了闪失,我就是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八五”攻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他提出了“起点要高,取材要新,选择要严,速度要快”的十六字方针。

    从跟跑到并跑,从育种到育人

    1926年,第一家种子公司在美国成立。此后40年间,欧美种业飞速发展,玉米种子从农家种转型为杂交种并迅速推广。而在中国,当时还处于玉米育种启蒙期,科技人员探索利用杂交优势育种,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直至20世纪60年代,李竞雄、郑长庚等人成功选育出10多个优良玉米双交种,我国玉米育种事业才逐渐追上世界先进步伐。戴景瑞这一代玉米育种人接过了李竞雄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努力从跟跑发展为并跑。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交种为主转型。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也预示着以杂种优势群体划分模式为基础,筛选高配合力亲本组合为核心的杂种优势育种的并跑时代即将谢幕。

    可是,从并跑到领跑的新契机是什么?

    1998年,农业部为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的研究,在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时年64岁的戴景瑞出任中心主任。戴景瑞“挂帅”后先做的一件事是联合学院老师,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凑了六百万,助力建起一座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办公楼,为后续科研活动提供了场地。

2001年,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竣工合影(前排左三为戴景瑞)

    大楼建成了,中心到底要建设成什么样呢?戴景瑞的设想是,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玉米遗传改良的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他决心一定要为中国的玉米遗传育种科学、玉米种子产业和玉米研究队伍的壮大发展奋斗到底!

    时过境迁,站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回望,有些愿望正慢慢实现,有些甚至远超预期。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一批批的新一代玉米育种人在这里成长,接过前辈的火炬在玉米育种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玉米创新团队合影(后排右五为戴景瑞)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

    从20世纪70年代,戴景瑞接触南繁开始,充分利用南方气候优势繁种加代的工作几乎贯穿了他此后的育种时光。

    “最初开始南繁育种时,海南物资匮乏,我们南繁人大都是带着铺盖卷甚至锅碗瓢盆跨海而来,自己砍柴做饭,地里种植的条件和现在也是没法比。”

    如今的南繁条件早已不似从前,设备先进的实验楼拔地而起,育种科研人员的住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可戴景瑞等老一辈育种家曾经住过的小楼仍旧保存着,作为一种奋斗历程的见证。

    戴景瑞笑着说:“和玉米约好了,每年都得见一面。我干不动了就把它们交给后来人,让他们继续未完的育种事业。”

2022年9月1日,戴景瑞生日当天在北京上庄试验地观察玉米

    时至今日,戴景瑞做到了不负当年离开家乡时许下的誓言——定叫沃野展新容。作为育种家,他在选种育种上曾无数次抉择和妥协,但贯穿人生的,是在小我和家国之间选择了后者。戴景瑞院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向着科学高峰攀登,追求真理,积极奉献,为玉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戴景瑞手写的心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