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彭司勋:我国药学界的“一代宗师”

2023-08-09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阅读量:57

    彭司勋(1919.7.28—2018.12.9),湖南省保靖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48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1950年9月,他冲破美国当局的阻挠回到祖国的怀抱,曾担任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化学制药、药物化学专业创建者之一,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5部,其中主编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化学》教材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创办《药学教育》等杂志,主编《中国药学年鉴》等丛书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长期从事心脑血管活性物研究,发现多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心血管活性物质,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对我国药学研究、药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新药研究漫长而又荆棘丛生的道路,有一位药学大师,为了人类的健康和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迎难而上,竭尽一生致力于推动和探索此项艰苦的工作。他就是我国制药化学、药物化学专业早期的创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彭司勋。早年,他冒着战争烽火到重庆求学,从此开启了药学人生。从马里兰大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再回到母校执教,彭司勋始终坚守“精业济群、兴药报国”的志向,在药学领域辛勤耕耘。他始终以国家需要作为科研的出发点,奋进不辍,终成一代药学大家。

    与药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1919年7月,彭司勋出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彭家在当地是一个旺族,也是书香门第、医药之家。他的父亲彭勇诺曾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担任过保靖县县长,曾在当地创办竞择小学和县八中等学校。而他的四叔彭勇炎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是一名耳鼻喉科专家,妹妹彭司琪是湘雅医院的老护士长,弟弟彭司惠是武汉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外科医生,包括他的妹夫、弟媳和堂妹都从事医生职业。彭司勋自幼在这个虽然偏远但却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香之家生活、成长,长期熏陶和耳濡目染,为他日后成为一位药物化学家奠定了基础。

    1925年,6岁的彭司勋进入竞择小学读书。1931年,小学毕业后,为了继续读书,他考入了离家150公里之外的沅陵县朝阳初级中学,在这里度过了充实而又愉快的初中学习时光。1935年6月,中学毕业后,彭司勋进入长沙的兑泽中学读高中。在此期间,他比较喜欢地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还特别喜欢阅读记者邹韬奋访问世界各国写的《萍踪寄语》和回国后写的《萍踪忆语》两本书,使他在当时萌发了“有机会就周游世界”的憧憬和愿望。由于路途较远、交通不便,他在长沙读高中三年期间没回过一次家。1937年6月,彭司勋高中毕业后来到武汉报考大学。但不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军舰明目张胆地开到了武汉江面,武汉局势开始紧张起来。他不得不离开武汉回到保靖,开始在竞择小学承担自然和地理两门课的教学工作。在教书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感到自己所学不深、懂得不多,还是想考大学继续深造。于是,1938年8月,彭司勋与同乡5人在抗日战争愈加激烈的情形下毅然辗转跋涉来到重庆报考大学。当时,由于想学一门技术或当医生为民服务,他选择了学制四年的药学专科学校,从此与药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8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四年,也是彭司勋在大学艰苦学习的四年。当时,药学专科学校从南京迁到重庆后办学条件极其艰苦,不仅教室十分简陋,就连同学生们住的地方也是几十人一间的简易宿舍,夏天闷热难熬,冬天寒风刺骨,还经常要躲避日寇空袭;吃的米饭则是掺了沙子和稗子的“八宝饭”,菜很少,一点油水都没有。但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磨炼了彭司勋的顽强意志,更加明确了他以药学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立下了要为祖国药学事业贡献力量的铮铮誓言。19岁开始与药学结缘,彭司勋从此便踏上了“精业济群、兴药报国”的“医药之旅”。

    当时的旧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经济上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根本谈不上自己的制药工业。医疗药品几乎都是靠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质量也不可靠。彭司勋在上海药物食品检验局工作期间所目睹的种种情况,更加激发他振兴中国药学事业的爱国热情。

    义无反顾回国投身国家建设

    1948年彭司勋获得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赴美留学奖学金,1948年8月18日,彭司勋告别上海的家人前往美国深造。抵美后,他先是进入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学习,后又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在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彭司勋选修了高等有机化学、杂环化学等课程。除上课之外,他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还经常到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华侨日报》《世界时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中文报纸,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局势。据彭司勋回忆:“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留学机会来之不易,在美国,学习环境比较好,自己也很用功,很少参加校外活动,理工科的学生都想多学习一些科技知识,回国参加建设。”1950年6月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国政府号召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此时,刚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的彭司勋再也按捺不住急切回国的心情。他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为新中国的成立欢呼着,另一方面则期盼自己能回国从事药物学研究事业。他坚决提出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面对导师和同学们的挽留,他统统谢绝了。许多人还担忧地问:“你了解共产党吗?你回国干什么?”彭司勋坚定地回答:“作为海外学子,唯有知识可以报国,我辈当义无反顾!”

    风雨如磐,风雨无阻。1950年8月29日,31岁的彭司勋,放弃继续在美国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怀着报国之心、赤子之情,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道不顾美国当局的威胁利诱和种种刁难,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在旧金山登上了回国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开启“振兴祖国医药事业”的伟大理想。在太平洋的海轮上,彭司勋心潮起伏,归心似箭,期待着早日回国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但当他们乘坐的邮轮途经香港时,英港不让登岸,将全体回国留学生用小船送至九龙,并在转乘火车时安插警察监视。当历尽艰辛踏上祖国的土地,第一次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受到祖国人民热烈欢迎的时候,彭司勋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暗暗立下了“决心要为祖国忠诚服务一辈子”的誓言。在之后的几十年,不断有人问他这个问题:“美国那么发达,你却选择了回国,你对你的选择后悔吗?”彭司勋对此置之一笑:“我不后悔。”他的回答是如此坚毅,在他内心深处始终坚信:“中国人真正的立足点是为祖国建设而工作。”

    生命之花为我国药物学事业绽放

    彭司勋将生命融入到我国药学事业中,一直致力于药学教育和科研工作。1950年回国后,彭司勋看到国内百废待兴,药物学研究事业尚处在初级阶段,科研人员普遍缺乏。他百感交集的内心深切意识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开展医药研究是当务之急。因此,他一刻都没有休息,马上进入当时的南京药学院从事教研工作。几十年来,他为祖国药学事业教书育人,并编著了大量的书籍、教材,获得了国家多项奖励。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彭司勋在药学教育方面辛勤耕耘,对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药学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实际行动阐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作为我国制药化学、药物化学专业早期的创建人之一,他主编的我国第一本药学专业教材《药物化学》,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他担任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还是《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学年鉴》《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药物化学进展》丛书的主编和有关学术刊物的顾问、学术委员。他常说,我们的工作是艰辛和谨慎的,是不能出现断层的,后备力量应该充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药物研发工作。为此,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倾注给了学生。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课前备课充分,课上讲授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力求做到“精、新、活”,课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触类旁通、加深印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他注重学生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重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每天都去实验室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并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确立到实验、写作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指导,并每月组织讨论一次,着重解决一些学术上、业务上的问题。在生活上,他关爱学生,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作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这些学生心中始终铭记着恩师的一段话:“不管你从事什么,都应切记要以民为本,科技为先,教需有人,凡事要有创新精神。”正是彭司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激励着越来越多人为我国药学事业作出积极努力。

    迎难而上,研发新药。彭司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新药研究工作。但新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环节,周期长、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往往使人望而却步。面对荆棘丛生的道路,这个经过艰苦岁月磨练的土家族硬汉子,不惧风险、迎难而上,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推动和探索新药的研发工作。他几乎每天坚持到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因实验爆炸而受伤,但他住院不到一周就匆匆出院,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他曾先后任“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新药研究基金等项目课题组负责人。早年,他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重点研究安定药和镇痛药,曾创制出多种具有镇痛或降压作用的吲哚类化合物。1975年,他根据工作需要转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试制成功了抗癌药六甲密胺,获得了江苏省科技成果奖并投入生产。后来,他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药物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是作用于钙、钾离子通道的化合物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其分子模型,曾发现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化合物各一种,在当时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推进我国新药开发尽快从仿制到创制方向转变,彭司勋倡导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物,结合定量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设计合成新化合物,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在当时得到了广泛应用。1996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心国事,参政议政。1953年,彭司勋加入了九三学社。1959年由江苏省青年联合会推选为第二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直到1998年换届历经了39个年头。他曾历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江苏省政协第六和第七届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在任期间,他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深入基层做好调研分析,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例如,1993年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他参与题为《实行药品专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的大会联合发言;他关于“加强药学教育宏观管理和领导”的提案,被编入1995年全国政协优秀提案。作为民主党派负责人,他认真落实国家方针,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注重贯彻民主集中制,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开展,从而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的工作呈现出很好的局面。

    2018年12月9日,彭司勋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彭司勋的一生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我国的药研事业之中。他脚踏在祖国的国土上,心系在祖国的药学事业中,孜孜不倦育人,勤勤恳恳著书,兢兢业业研究,为我国医药教育和新药开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责编:刘圆圆、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