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朱英国:为粮食安全奋斗至最后一刻|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

2023-08-0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阅读量:205

   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正面向公众展出。近期,我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朱英国院士的家人特别向中国科技馆寄来亲笔信,对展览的成功举办感到高兴,同时深情回忆了朱英国院士为中国杂交水稻事业所作的贡献。今天,是朱英国院士逝世六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跟随这封亲笔信,走近朱英国院士,感悟科学家精神,向以朱英国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致敬!

朱英国院士家人给中国科技馆的来信

    朱英国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们称呼朱院士为“水稻候鸟”、“农田院士”。

“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湖北省罗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我从小到大,每天在脑子里打转的,最折磨人的两个字就是粮食。”朱英国这样回忆道。因此,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成为他毕生努力的志向,也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1959年,朱英国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如愿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专业。196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投身于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1972年,杂交水稻研究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朱英国担任武汉大学杂交水稻科研小组组长。

追逐太阳的“水稻候鸟”

    为了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朱英国院士像候鸟一般,追逐着太阳的脚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每年秋天,朱英国院士就会从湖北仙桃到广西南宁,在严冬来临前,再转战海南,直到第二年春天。


    1972年11月20日,朱英国和邓海铭组成试验小组,即将踏上南繁之路。朱英国在日记里记下了当时他与邓海铭的对话:

    邓:英国,我们这一去得搞很久吧?

    朱:不是临时性任务,要长远考虑,短则十年八载,长则一辈子。

    邓:那我们以后不能回家过年?

    朱:春节正是海南稻苗返青,需要看守,肯定回不来。

    ……

    朱英国在给家里写信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南繁经历:“海南非常美丽,在房子里能看到树上很好吃的菠萝和椰子,还能看到田野上的水牛和远方的大海。”

    可实际上,他们一直借住在当地农民家,连电灯都没有。蔬菜要自己种,还得砍柴做饭;蚊虫毒蛇更是不胜其扰。由于工作关系不在当地,不能购买粮油,更别提吃上一次猪肉。

    试验田里的活儿又苦又累,却又得像外科手术一样精细:他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记录、建档……海南太阳又大又毒,每次下田回来全身必定湿透,就像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历尽辛苦培育出了秧苗,也经常被田鼠咬断。为了保住试验成果,朱英国和同事把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隔网、撒鼠药、下夹子,轮番值守试验田。等到来年4月收获种子,成千上万个组合又都得分类整理,再带回湖北赶季播种。

“三大攻关”

    在朱英国的科研版图里有“三大攻关”,“红莲”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协”和“两系”。

    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其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红莲”第一代终于诞生。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上世纪80年代,朱英国就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经过大海捞针般的筛选,他和助手余金洪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马尾粘中的一棵不育株。经过3年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2014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由全国16个单位、20多个省市、数万科技工作者经过30多年协作攻关完成的项目实至名归。朱英国是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多年后,朱英国谈起当年坚持下来的原因:我是共产党员,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是我的本分;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不挨饿而奋斗,我对梦想看得很神圣。

    在杂交水稻领域,朱英国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唯有“野败型”、“红莲型”获大面积种植推广,被誉为“东方魔稻”。

    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期间,专程前往鄂州水稻基地视察,当听说朱英国培育的杂交稻良种推广种植效果后,总书记十分高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其中,红莲型“珞优8号”最高亩产达876公斤,跨入“超级稻”行列。“红莲”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而且远播世界各地。

    2015年年底,朱英国院士已经查出患有骨髓再生方面的罕见疾病,医生再三叮嘱不能劳累工作。“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我宁可不治疗。保命对我没有意义。”朱英国院士态度坚决。他同意治疗的前提是不影响正常工作。就这样,他仍然执着地往返于海南和湖北的实验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确诊到离世的两年间,朱英国院士出差下榻宾馆的第一件事,是找冰箱存放煎好的中药;回到武汉的第一件事,是直奔医院输血小板。虽然两年间几下病危通知书,由于他工作如常,一切照旧,很少人了解他身体的真实状况。

    “由于长期打针,父亲胳膊手腕上已经无法下针了,只有在胸口装一个滞留针,直到去世也没取下来……”朱英国院士的小女儿朱金红回忆道。

    2017年8月9日,朱英国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奋斗了一生,直至最后一刻。

    今天是朱英国院士逝世六周年,让我们深切缅怀这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向朱英国院士致敬!

“稻谷飘香,禾下追梦

——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

已面向公众开放

让我们相约中国科技馆,致敬中国科学家!

    撰稿人:刘利捷(中国科技馆) 鸣谢: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