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勇于探索 勇敢追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在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23-06-15   中南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237

勇于探索 勇敢追梦

——在中南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23年6月15日)

中南大学校长 李建成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大家完成了学业、即将从中南踏上新的征程!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养育你们的父母、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关心你们成长的亲朋好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最近这些天,校园里到处都是你们穿着学位服、拍摄毕业照的身影,大家体验着收获的喜悦、畅想着美好的未来,画出六月校园最美最亮的风景线!同学们,作为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你们绝大多数出生在新世纪,研究生则出生在上世纪,可以说,在座的你们是新旧世纪更迭的一代。你们在校的这几年,有了看得见的成长。但你们有着共同又不寻常的经历,那就是人类遭遇史上罕见的新冠疫情肆虐长达三年,让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强大力量。我们深深懂得,要始终敬畏自然、敬佑生命。

    几年里,你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活跃在科研攻关的阵地、支教帮扶的一线、创新创业的课堂、各类比赛的现场……用青春的活力和创造,在中南大学的成绩单上书写了浓重一笔。我欣喜地看到,经过大学期间的读书和实践,大家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思考深度与日俱增、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走出校门,你们面临的难题更多、未知更广,要从新的起点开始、无限求索。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都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到中南大学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很多师生、走访了很多校友,一直被他们身上那种融入血脉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发自心底的勇于探索、敢于追梦的豪情所感染。这引发了我关于中南人如何更好秉持这种特质的精神,在新时代大潮中敢为人先、敢于探索、敢于突破的思考。因此,我想以“探索”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探索,既是打开未知世界的不二选择,也是丰富已知世界的最好方式。人类文明从探索中开启、在持续探索中进步。我们所在的长沙,被称为“手可摘星辰”的城市。那如果问你,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呢?从荷兰人李普希1608年制作第一台望远镜至今,探索太空的工具和形式不断丰富,从折射式到反射式再到折反式、从海尔望远镜到哈勃望远镜再到韦伯望远镜,但目前仍无法准确统计星星的数量。为什么呢?因为宇宙实在是浩瀚无垠。根据天文学家们对已知可观测部分的计算,估计宇宙直径大约为930亿光年。当然,这也仅仅是基于我们现在能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的数字。

    天空的奥秘深邃无垠,时代的步伐也一日千里。

    同学们,如果请你们回顾这20多年来身边的变化,也许大家的具体感知各有不同,但一定对迅猛发展的时代赞叹不已。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知识越多圆圈也就越大,所能触及的未知范围就更大。

    的确,我们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像一个不断扩大的圆,圆每扩大一圈,与未知接触的范围也会更大一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至今才77年,加上出现54年的互联网,但其给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变革带来的变化,却超越了人类史上近300年的前两次技术革命。特别是这几年,同学们体会到各类线上应用与服务的深入应用和普及,从2016年的AlphaGo,2018年OpenAI提出的GPT,两年后于2020年就推出了GPT第一版,再到2023年ChatGPT,人工智能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现出极强的能力和潜力,将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

    处于纠缠状态的两个量子到底存在何种关联,使其无视空间的限制产生联动?强人工智能时代,机械化工作被替代后,全新的工作方向是什么?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下,能源转型将由谁来引领?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回答好时代提出的这些问题。科学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充满未知、有很多未解之谜。未来有多少种可能,取决于你们将进行的各种探索。

    探索,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

    探索,既需要在已有基础上不断突破、用已知开拓未知,也需要大胆假设、科学论证、用未知扩大已知。探索既是回答时代之问的必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如何去探索?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你们的师兄梁稳根的故事。他带领三一集团进行的三次创业,很好地体现了不懈探索、敢于突破的开拓精神。

    1986年,刚毕业三年的梁稳根带领创业团队,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从铜基焊料到人造金刚石,他们不断探索新产品,产值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过亿,实现了“做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梦想。但他没有安于现状。1994年,梁稳根经过深入调研,瞄准了工程机械这一块“硬骨头”,开始第二次创业。他带领三一加快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全球建筑机械三强,泵车5年3度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改变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形象。如今,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的超级技术窗口期,三一发放万亿市值纪念券,开始第三次创业,布局新能源产业,完成数智化转型,瞄准多领域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实现再跨越。三一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只有不安于现状、持续思考,才能把准方向、走在前列;只有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才能获得主动、赢得竞争。

    探索,不仅是对原有知识和基础的革新,还需要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英国女科学家乔瑟琳·贝尔——她的父亲是著名的建筑师,参与阿麦天文台的设计建造,时常带着年幼的贝尔来此玩耍,让年幼的贝尔深深着迷于天文世界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贝尔在读大学时选择了格拉斯哥大学物理专业,她是物理系唯一的女生。1965年,获得学士学位后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休伊什教授,与导师修建了大型射电望远镜,贝尔主要负责操作望远镜和分析数据,每天记录数据的纸长达30米。机械般的劳作仅仅一个多月,细心的贝尔就在数百英尺长的数据带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贝尔称之为“颈背”,意味着一种神秘的脉冲信号。她去问导师,导师说是人为干扰。但贝尔却没有放弃、继续观察,并得到了一系列极其规律的间隔为1.33秒的脉冲,将其称为“小绿人”。此后,贝尔的发现被确认为是一类新天体,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的发现,被列为20世纪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为之后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奠定了基础。

    同学们,你们中很多人今后可能不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但这种探索的精神、创造的能力、砥砺的品质是做任何工作同样都不可或缺的。

    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事业的探索同样也没有止境。刚刚致辞的邝中校友,上世纪90年代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广西开发难度极大的高砷、高硫微细粒金矿。他打破传统教科书的某些理论假设,通过研究和试验,为国内开发难度高、提炼难的贫乏金矿,探索出了宝贵经验。后来,靠着敏锐的眼光和果敢的勇气,他陆续在金融、生物医疗、电子、文化等行业进行探索,都取得丰硕成果。现在,他的事业又在量子计算领域布局。

    还有从研发、销售、财务等一步步做起,持续在推进企业高效管理、发挥最大优势的道路上探索,带领中国建材向着“世界一流”进发的优秀企业家、中南大学杰出的校友周育先,以及千千万万在交通强国、健康中国、实业报国等道路上奋斗和贡献着的中南大学校友。

    这充分说明:探索不停歇,事业不止步;事业越探索,前途越广阔!

    探索,既蕴含着“从哪里来”的知识密码,也标定着“往哪里去”的坚定航向。在探索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前后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促成数十年后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他三岁时染上天花,导致双手手指受创,视力受损;中年时,心爱的儿子和妻子先后因病过逝;年长后,由于宗教纷争及政治动荡,多次被迫迁居他处。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始终胸怀热爱、心向美好,坚信科学应该服务于人类利益!

    刚刚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万步炎教授,是中南大学杰出校友。第一次登上远洋科考船时,他发现船上几乎所有钻探设备都是“国外品牌”,当时他就立下壮志:“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努力的方向”。经过30余年夜以继日的探索,实现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突破,推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2021年,他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钻机系统,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站在新起点,万步炎教授正带领团队在海洋资源开发的道路上探索,在幽深的海底中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同学们,你们处在飞速发展、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处在最有活力、最具创造的青春年华。有的选择学术殿堂继续深造、有的选择企业、有的自主创业、有的选择入伍选调,不论是哪种选择、哪条道路,我希望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笃定对信仰的坚持、对世界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不畏惧失败、不怨天尤人,努力创造无愧青春、无愧时代的光荣业绩!

    亲爱的同学们!探索的人生丰富多彩、梦想的世界天高海阔!你们要将为人类探索、为祖国探索、为未来探索作为目标,勇敢前行、直达彼岸!无论你们去往哪里、身在何方,母校永远关注和牵挂你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欢迎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编辑 | 李浩鸣

审核 | 韩艳 邓皓迪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