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张寿荣院士:冶金报国使命不辍

2022-09-26   人民网   阅读量:146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的钢铁人生,是一条在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际遇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而取得辉煌成就的淬炼之旅,犹如矿石从幽深的矿井历经采掘遴选和千锤百炼,铺就了共和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前进之路。

张寿荣院士接受人民网专访。薛蒂摄

张寿荣院士接受人民网专访。薛蒂摄

    从无到有   “钢铁长子”挺脊梁

    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喷薄而出,张寿荣就是开炉现场技术总指挥。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希望中国很快能搞出工业化来,把国家搞强,不受别人的欺负。”张寿荣心怀理想。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张寿荣抛洒着青春热血,追逐着钢铁报国梦。

    1956年5月,时任鞍钢炼铁厂生产科长的张寿荣接到任务,奔赴武汉参与审查武钢炼铁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张寿荣心潮起伏,当年火热的建设场景历历在目。“我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根本就还没有动,连地都没平,还都是小山坡。”

    第二年,张寿荣被正式调入武钢,安排在炼铁车间,担任炼铁筹备组组长。

    有外国专家嘲讽,“1号高炉要1958年出铁是吹牛皮。”张寿荣顶着压力,针对苏联专家的设计方案,在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烧结、焦化、能源介质、运输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从而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建设工期。为了确保高炉顺利投产,他还组织了矿冶冶炼性能试验,选定了开炉燃料,制定了开炉方案。

    在张寿荣的主持下,武钢1号高炉于1958年9月13日顺利出铁,这也标志着武钢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是武钢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有到强 创新发展立潮头

    此后的60多年里,张寿荣矢志不渝探索钢铁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1970年,他主持制定了武钢4号高炉建设方案,这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炉,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建设高炉的先河,为后来的高炉建设积累了经验。

    1982年,为了恢复“一米七”的生产能力,张寿荣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副经理。为了适应“一米七”轧机系统对各工序生产质量亟待提升的需要,他一面针对轧前工序落后的生产技术组织大规模改造,一面针对“一米七”系统投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积极推行创新攻关。人间万事出艰辛,在他的努力下,“一米七”项目经过争分夺秒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快速达产达效,生产出一批又一批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优质钢材。

    武钢“一米七”开创了我国在大规模引进吸收世界先进装备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的先河,这一项目最终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张寿荣也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1年,张寿荣主持建成了集当时世界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五号高炉,这是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之一。基于他提出的高炉长寿系统工程和永久性炉衬理念,武钢后来建设的六号、七号高炉和大修后的五号高炉均以一代(无中修)寿命20至25年为目标。他编著的《武钢高炉长寿技术》为很多钢企借鉴使用,对延长我国高炉平均寿命、提高高炉经济利用价值作出了突出贡献。

    至今老院士仍时刻关注着钢铁前沿技术,他认为,我国高炉炼铁将朝着高炉座数减少、大型化、智能化、成本优化、安全绿色、长期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

    “作为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必须奋发图强,为建设钢铁强国努力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四面都是书的书房,张寿荣精神抖擞地对记者说。

    从强到“心”  智能转型传薪火

    2019年10月,伴随着最后一炉铁水成功出炉,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号高炉永久退出生产。61年间,武钢一号高炉累计生产生铁5000多万吨,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科技人员任重而道远。花园式工厂、智能制造……一道道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耄耋之年的张寿荣,依然心系钢铁强国梦。

    在距离武钢一号高炉不到百米远处,武钢有限炼铁操控中心已建成投用。张寿荣的在职博士生、现任武钢有限炼铁厂负责人李向伟说,“以往,高炉作业区温度有60多摄氏度,人工点测一趟走下来里外衣服全部汗透。现在现场只有少量的巡检工、调试工,在操控中心里,用手机就能把活干了。”

    作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武钢顺应党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探索长江沿岸城区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近5年来,武钢投入150多亿元实施环保治理,其中80多个污染防治项目已建成投运。在治污的同时,加速推进传统企业向绿色智能化城市钢厂转型。

    “钢铁企业和钢铁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技术、作风需要薪火相传,希望他们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发扬光大。”张寿荣寄语年轻人。

(责编:郭婷婷、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