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余的贵州札记丨院士叶大年 追忆大恩师

2022-05-03   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阅读量:293

    2022年,《余的贵州札记》专栏继续推出新玩法。贵州学者余未人自写自录,用文字和音频立体呈现她对文化的思考。

    1958年,叶大年考入了北京地质学院,他渴望求知、砥砺德行。可在求学之路上,颇有几分超乎想象的崎岖险峻。到野外勘探实习,他如鱼得水,跃跃欲试。可一天晚上,他随口说了句话:“再忙也不能晚上不刷牙、不洗脚呀!”这是母亲从小要求的。可1958年“大跃进”的氛围却与他冰炭不洽。就为这句不合时宜的话,被团干召开现场批判会,一连批了两天,靶心提升至他的“资产阶级思想”。他没想通,会后又脱口而出:“没想到连要求刷牙的权利都没有!”这无异于引火烧身,于是又有人揭发他的言论:“叶大年说15年赶不上英国!”“我只炼了二两铁渣,却吃下了5碗菠菜肉丝面。”一时形成了大批判的连环套。琢磨他这话,也不知他是坦陈效率低下,还是对贵阳人说的“憨吃哑胀”的自我批判?

1993年,叶大年在观察岩石的标本

    1960年初,他又因一些议政的话语惹祸,小组批、班级批,有人给他通风报信,第二天要在全年级开叶大年的专场批判会,并劝他别吃眼前亏。他凄惶地等候着那个时辰,可临阵,又突然宣布批判会取消。何以得此赦免?原来,是学院的最高层高元贵院长给否了。叶大年深深感激高院长救了自己!否则,一批而不可收,毕业时更休想报考研究生……这种事,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而他却曾深陷漩涡中,漩得晕头转向。

    环境严峻,但他对地质科学的兴趣一点儿也没消减,依旧痴迷其间。1961年形势一度宽松,大多数同学看到了他直言不讳的真诚,自发地选他为班长,他在班长的任上一直做到毕业。

1962年,叶大年大学毕业 摄于北京

    叶大年当上院士后,曾登门向高院长道谢当年不批之恩。高院长却说:“我根本不记得救过你。”经提示,他才想起。高院长仙逝后,2002年,学校为他塑了一尊花岗石半身像,叶大年名列捐款人榜首。

    在求学之路上,他仰望着一座座丰碑,铭记一个个已经飞升成仙的大恩师。

    中国地质学首位女教授池际尚先生,直接给叶大年上过课。她是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了美国学校的聘任,冲破重重阻碍,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归国的学子。叶大年得到过池先生的多方教诲。

1989年 ,叶大年在美国尼亚加拉瀑布

    1962年春,系主任池先生动员应届毕业生们报考研究生。池先生先谈又红又专,她说,红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你们都没有“白专”问题,不必顾虑,积极报考,让国家挑选。

    叶大年听后,一心想报考彭志忠教授的研究生。池先生单独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建议你报考何作霖教授的研究生。”叶大年说:“我想学矿物晶体结构分析呀。”“何作霖先生,不论岩石学和矿物学都很在行,你报考何先生的研究生吧。”“我还是想学习结晶构造分析。”这时,见叶大年毫无转圜之意,池先生不得不向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彭教授的研究生,院党委已经内定了某某。你考试不会有问题,就只怕考了也是白考。”叶大年这才明白了池先生的意思,他说道:“那我就听池先生您的,何况某某还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和他争。”

2001年,叶大年对着晶体结构模型思考理论问题

    叶大年报考了中科院地质所何作霖先生的研究生,经考试顺利录取。

    后来,每每想到报考研究生之事,叶大年都深深地感激池先生,如不是她从事业大局出发,无微不至的关照,自己就与研究生失之交臂了,也不可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池先生患重疾住院时,叶大年去医院拜望,她病榻前置放的,是英文的专业杂志和英文的抗癌书籍。他说,池先生不愿做榕树一树遮天,还有气根吸光养分,树下没有其他乔木、灌木的生长余地;她是棵尤加利树,典雅高贵,却不独霸阳光雨露,而护佑着树下的乔木、灌木茁壮成长。池先生高尚的科研道德是全国地质工作者的榜样。

2009年1月14日,国务委员马凯看望叶大年

2019年丁仲礼副委员长看望叶大年

    导师何作霖先生是“中国稀土之父”。何先生早在1935年就发表研究成果,向世人宣告中国发现了稀土矿床。1958年,中苏两国科学院组成白云鄂博地质矿产资源合作研究队,何先生是中方队长。百余年前,包头仅仅是“走西口”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因为有了铁矿和占世界稀土储量80%的稀土矿床,一举扬名世界。地质学家丁道衡与何作霖都是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何作霖先生特别注重野外工作的基本功。叶大年第一次谒见导师,何先生就给了叶大年一块美丽的大晶体,要他鉴定,考察其实操能力。如果按照常规方法鉴定,是会损伤晶体的。叶大年独辟蹊径,选用了18世纪的古老仪器,鉴定出这是符山石。何先生对他的鉴定非常满意。因为他用最简单的方法,测定了别人难以检测之物。

1980年,叶大年在鉴定矿石

    何先生又问叶大年学过球面三角没有,叶大年回答没有。何先生让他做一个题,正是这个题,几十年来,他考倒了不少学生。叶大年由此突然悟到何先生治学精神的另一方面,即对理论孜孜不倦的追求。

叶大年说,“没有何作霖先生的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

1991年,叶大年在主持学术座谈会

    数十年来,叶大年的研究有两手:一手从实践中干,另一手是纯理论。在我眼里,叶大年就是干地质的料。这里必须用个“干”字,他和许多同学不太一样,许多知识他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在“干”中学习的。

1992年,叶大年等随李铁映视察三峡移民问题,船出夔门

    纯理论成就了他。他说:“理论这一手是可以完全不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沾边的。比如我当选院士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开拓结构性岩性矿物学的新领域,那是纯理论。是我在文革当中和工作之余,用26年完成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全凭头脑。”

1995年 ,叶大年在黄果树大瀑布

    叶大年带研究生时,会先问学生:你想来学什么?有人答曰:学习知识。他说不对,光储存知识,在当今就相当于一张光盘,几元钱就能买到。研究生的学习目的,是学习创造新知的方法,还要创造新知识。他认为,科学家必须有发现研究课题的能力。否则,有的人读硕士博士,做了很好的论文,评了优。但问题不是自己发现的,而是导师提供的。那样,日后独立工作就成问题,做不了有价值的科研。这点穴之言,切中研究生教学之弊端。

1998年9月,叶大年在武汉黄陂抗洪大堤上做抗洪防水新材料试验

    科学的道路很难平展顺遂。各领域的成功者大多有败走麦城的经历。有的人看起来一帆风顺,其事业与人生却未必真正成功。叶大年说,在研究单位和高校,有些同志在一个领域吭哧吭哧干了几十年,成绩平平或收获甚少。问题在哪里?就是不知道何时该撤退,何时该转移阵地。在叶大年5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自己主动改换研究方向达四五次之多。他认为,现在看来有改对的,也有改错的,对多错少。他的对策是:屡战屡败,还是要屡败屡战。

    屡败屡战这一招,是对人生的严峻考验,看着就不容易,做着更难!

1998年,叶大年在实验室做抗洪防水新材料护堤坡的演示

    他的一位学生,200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翟明国,在读了叶大年写的一本书《我的科学生涯》之后撰文道:“他强调的科学选题是对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而不是紧跟,面对国家建设急需而不是脱离……他说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原子。因此地质学家要有系统思维,而不能‘见木不见林’……叶大年多年来倡导的系统思维是超前的。”

    叶大年回顾自己的科学生涯,这也得益于各位导师所传授的秘笈——在大学本科阶段,读书要读经典,而不是只读一般的科研论文。我想,古人能够读到的书不知是当代书籍的多少个百万分之一,他们熟读背诵,并传承至今的必是经典。

2009年,叶大年在奥运公园湖畔

    叶大年引用了宋朝宰相赵普的故事,主张“半部论语治天下”。他说,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论语”,自己的“论语”是晶体化学。他熟读过有关中文、英文、俄文、日文专著(叶大年自曝,日文是懵着读的),加起来有3000至4000页厚,有的滚瓜烂熟。另一部“论语”,是硅酸盐热力学原理。对此,他也读过中文和俄文的经典著作。读外文经典自然费心费力,但一旦读通了,思维就更加深广,其乐融融。正如苏轼的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广而观之,它是先师传承,也是许多科学家的成功秘笈。

叶大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